新聞網(wǎng)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城市里即將消失的老手藝:剃頭匠

來源:青島新聞網(wǎng)-- 2013-03-08 10:04:55 字號:TT

    青島新聞網(wǎng)3月8日訊  一把鋒利的剃刀,一位雙鬢斑白的老人,一張斑駁老舊的椅子,伴隨著嗞嗞拉拉的聲音,胡須落地,熱毛巾從臉上撤下,老人長舒一口氣,對視鏡子自語道:“舒服啊……?!边@樣的畫面可能再過幾年,就只能從影像才能看到了。

     雖然同是剪刀與頭發(fā)的藝術,但剃頭匠與理發(fā)師有著不同的氣質。剃頭匠是是一個興起于清兵入關的古老行業(yè),目前在島城活躍的剃頭匠寥寥無幾。十年,或者二十年后,這門手藝也許會徹底從這個城市中消失。

    青島理發(fā)店價格查詢》

    賈師傅,今年59歲,從20歲跟著老師傅學徒,現(xiàn)在已經(jīng)近40年了?!拔铱?0了,估計再過個十年八年就再也沒這門手藝了?!辈稍L過程中,這是賈師傅重復最多的一句話。目前島城街頭剃頭匠寥寥無幾,平均年齡都在60歲左右,其中年長者已過七旬。沒有學徒的他們,無法將手藝傳承下去。張力偉 攝

    一輛二八自行車,一張破椅子,一個工具箱,這就是剃頭匠賈師傅的所有工具。“這個自行車從我干這行就一直陪著我,這把椅子也得有20多年了。” 張力偉 攝

    小小工具箱內的一把推子、兩把剪子、一把梳子、一把剃刀、幾項簡單的工具就湊成了賈師傅的全部家什。張力偉 攝

    簡單的工具寒酸的行頭與現(xiàn)在裝修豪華的理發(fā)店相比寒磣不少,可仍然吸引了無數(shù)老年人前來。張力偉 攝

    “剃個頭十分鐘就好,現(xiàn)在理發(fā)的人越來越少,都是六七十歲的老人?!辟Z師傅告訴記者,現(xiàn)在理發(fā)漲價了,5塊錢一個。不過這價錢也已經(jīng)有五六年了。張力偉 攝 

    清兵入關后剃頭行當才興起。當時,清朝統(tǒng)治者強迫漢人依從滿族剃發(fā)習俗,“留頭不留發(fā),留發(fā)不留頭”,剃頭匠就在這種高壓環(huán)境下產生了。最初,清代的剃頭匠叫“待招”,不是手藝人,而是政府官員。 張力偉 攝

    “這一行講究緣分,如果剃頭匠跟顧客的頭發(fā)沒有緣分,是怎么剃也剃不好的。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老主顧,別人搶不去?!?#160;張力偉 攝

    現(xiàn)在這種剃刀已經(jīng)很少有人會用了,沒個幾十年的手藝很容易傷人。張力偉 攝

分享到:
-

-

相關閱讀青島新聞

我要評論 提取評論...

網(wǎng)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島新聞網(wǎng)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