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 考
“混文憑”不能全怪奧運冠軍
教育觀念也應變化
奧運冠軍混文憑,在學業(yè)上不思進取、擠占教育資源,這些問題不全是奧運冠軍的問題。實際上,有不少體育明星渴望到大學深造,他們并不想做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的人。中國也有貨真價實的高學歷奧運冠軍,鄧亞萍就是劍橋大學經(jīng)濟學博士。顯然,劍橋大學的博士不可能混到手。奧運跳水冠軍胡佳退役后,思考了一年時間,決定先到大學深造,他在
王立彬認為,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還有社會觀念對大學教育的誤讀,“我認為這不能全怪我們運動員。盡管現(xiàn)在我們大學也是學分制,但社會上找工作還有著所謂應屆畢業(yè)生的舊觀念。如果你用5年、6年時間修完本科,外面會認為你大學學習不好,難以找到工作。于是,普通大學生四年讀完大學本科,運動員也是如此的話,只能混文憑。而在國外,進大學不難,拿到學位很難,一些運動員可能終生都要進行大學教育,并不奇怪,你可以一邊從事競技,一邊修學分,在時間上沒有多少限制。還是說到NBA的奧尼爾,他上世紀90年代初參加選秀被相中,2000年,他完成了圣路易斯大學本科,拿到學士學位,又通過一年多的學習,通過了菲尼克斯大學的碩士答辯,順利地拿到了MBA證書(工商管理碩士),今年又通過馬里大學的博士論文答辯。奧尼爾拿文憑的時間,比他在NBA打球時間還要長,在我們高校,很難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p>
專 訪
盧元鎮(zhèn):“混文憑”的本質(zhì)是
體育沒有回歸教育
我國著名體育社會學學者、博士生導師盧元鎮(zhèn)曾在倫敦奧運會前炮轟精英競技體制而引起業(yè)界和社會廣泛關注,對于奧運明星混文憑的現(xiàn)象,他認為這不是人的問題,還是體育沒有回歸教育造成的。
華商報:剛結束的大運會,許多奧運冠軍以大學生身份參賽,很多都來自名校,外界認為這些競技選手平常沒有時間完成學業(yè),根本就是混文憑,并認為這是中國教育的“拜金主義”,您怎么看?
盧元鎮(zhèn):不能簡單說是教育的問題,還是體育的問題。體育本來就是教育的一部分,我們卻將體育從教育中脫離出來,長此以往,我們忘記了體育本來就是教育,將體育與教育對立起來。華商報:具體怎么看體育與教育對立的問題?
盧元鎮(zhèn):教育是育人的,從本質(zhì)上講,體育作為教育的一部分,也應該有育人的功能。但我們的體育,尤其是競技體育是讓運動員奪獎牌的,這讓我們運動員從小就沒有受到像普通孩子一樣全面的教育。
華商報:您的意思是指,教育與體育的對立,還造成我們的運動員進入大學后,并不是作為一個受教育者,而是繼續(xù)擔當為校爭光的運動員。
盧元鎮(zhèn):兩年前,我就說過,運動員尤其是明星運動員的學習和他們訓練應該是同樣艱苦的一個過程,不要以為像扔包袱一樣把運動員塞進大學里面,就是對他們負責,這不是對他們真正的關愛。短期內(nèi)我們可以通過給他們一些優(yōu)惠政策來獎勵他們,但想解決根本問題,還是要把體育納入到教育范疇當中,讓全社會承擔培養(yǎng)運動員的責任,說到最后這應該是一個體教結合的過程,讓運動員從大學里面產(chǎn)生。(記者 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