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wǎng)首頁 > 新聞中心 > 小頭條 > 正文

2歲女孩去世捐獻器官 生命感動延續(xù)7月孤兒移植其肝臟

來源:央視《新聞1+1》-- 2012-06-16 06:58:44 字號:TT

  央視《新聞1+1》2012年6月15日播出《我們的“小希望”》,以下系節(jié)目實錄:

  節(jié)目導視:

  她的生命終止在第26個月,這是父親與女兒之間的最后一吻。

  孩子母親 王曉菲:

  咱們家的孩子保不住了,能把咱們的器官給別的孩子用,就又少一個發(fā)生悲劇的家庭。

  兩歲,中國年齡最小的器官捐獻者之一,兩個腎臟,一個肝臟,將使兩個生命重燃希望之火。

  王曉菲:

  我就覺得別讓我的痛苦,別再讓別人經(jīng)歷,能避免就避免。

  她的名字叫做“小希望”,《新聞1+1》今日關注“希望”傳遞!

  評論員 白巖松:

  你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今天中國兩個新聞是最大的,概括起來就是上天入海,上天指的就是咱們要完成神九任務的三個航天員跟所有人見面了,入海就是“蛟龍?zhí)枴币呀?jīng)深潛到了7000米,并取得了成功。您看,這一天的新聞就讓毛主席詩詞當中的那個意境實現(xiàn)了,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這上天和入海都是高科技、高難度、大挑戰(zhàn),但是今天我們說的并不是它,可是在挑戰(zhàn)與難度方面一點都不亞于它,如果說神九將要完成的是太空對接的話,今天我們關注的是生命的對接。

  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只有26個月,幾天前卻離開了這個世界,然而在她離開的那一瞬間,她的器官捐獻出去了,兩個人因此獲得了希望,來,我們一起關注這個生命的對接。

  解說:

  6月9號上午,內蒙古赤峰市醫(yī)院,一個僅僅26個月大的小姑娘靜靜地躺在重癥監(jiān)護室的病床上,她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希望”。不幸的是“小希望”在出生時就被診斷出患有缺血缺氧性腦癱,在其他孩子正好奇地探索著這個五彩的世界時,“小希望”只能面對著醫(yī)院的天花板為生命給她帶來的不公而掙扎著,近5個月來,她的情況越來越不好,6月9號晚她沒能夠挺過去。

  赤峰電視臺 張月:

  父親就是一直看著孩子,當時母親可能怕受不了這種刺激,她站在那個位置(家屬接待室),斜著看屋里的孩子,但是她其實是看不見的,但是她還是在遠遠地望著自己的孩子,可能是自己有一種寄托嗎吧。

  解說:

  這張照片是6月9號下午5點30分,“小希望”的父親馮磊在女兒彌留之際,含著淚給她的最后一吻,“爸爸這輩子沒有照顧好你”,這是一個父親面對女兒面對自己最無奈的傾訴,然而“小希望”在生命的某種意義上,并沒有就此隕落,父母決定將“小希望”的器官捐獻給有需要的人。

  小希望母親 王曉菲:

  咱家的孩子保不住了,能把咱們的器官給別的孩子用,就又少了一個發(fā)生悲劇的家庭。

  解說:

  親歷了不幸才更明白這樣的痛苦,當“小希望”永遠地睡去后,媽媽就為她辦理了器官捐獻自愿書,赤峰市醫(yī)院也立即開始準備手術。在“小希望”被推進手術室的那一刻,所有在場的醫(yī)務人員為這個名叫“希望”的小生命,也為這個堅強的家庭深深鞠躬地致敬,手術當天“小希望”的器官晚上就被送到了急需的病患那里,兩個生命為此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

  白巖松:

  原定我們《新聞1+1》今天的節(jié)目所要做的選題并不是這個,但是下午三、四點鐘的時候,我們整個欄目組的年輕的編導們,當看到了“小希望”的新聞之后,他們都有一個沖動,希望今天的節(jié)目能夠做這個內容。于是下午5點鐘的時候,我們才改變了這個選題,并且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所以現(xiàn)在這個節(jié)目成了我們今天《新聞1+1》的主題。我想我們欄目組這么多的編導和同仁之所以下意識都選擇這個主題,而且是要讓自己整個這一天的工作都算白做了,因為要做新選題,可見這個孩子給大家留下的感動。我要特別說明一下,“小希望”她的名字并不叫這個,她的原名叫希希,但是她的母親把她的名字改成了“希望”,這個時候都是她的父母和家人其實比較難受的時候,因為離6月9號到現(xiàn)在只才過去了幾天的時間,但是她的母親很堅強,接下來我們就連線“小希望”的母親王曉菲。

  曉菲你好。

  王曉菲:

  你好是白巖松嗎,你好。

  白巖松:

  我是,小希希,也是一個蠻可愛的名字,當時你為什么要把她改名叫“希望”呢?

  王曉菲:

  我當時其實想的就是在孩子身上,從出生到現(xiàn)在她寄托了我們太多的希望,我們每天都希望她能夠好起來,能夠健康起來,直到今天就是這個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了,我也想希望她在這個器官,能夠去救助其他人,能夠讓其他人重新獲得生命,這一直都是我們希望。

  白巖松:

  曉菲,做這個決定其實不容易,當初是誰提出來的?難度大嗎?

  王曉菲:

  當初就是我自己想的,只有我一個人同意,我跟我對象說的時候他們都不同意,然后我用了大概四天的時間,給我的家人做工作。

  白巖松:

  受什么觸動嗎?或者想到了什么做出這個決定的?

  王曉菲:

  因為在那段時間我看了一部連續(xù)劇吧,叫《心術》,在那里面我就看那個患有腎病的小楠楠,我就覺得特別可憐,因為自己也是做媽媽的,我就覺得能夠在那個生病的時候,有人能夠捐出器官他就得救了,他是多么幸福,我當時就是這么想的。

  白巖松:

  幾天之后過去了你了解之后移植之后,其他兩個人受救的情況嗎?

  王曉菲:

  不是特別了解,只是電視上看到過。

  白巖松:

  但是你本身和家人有什么樣的期待?

  王曉菲:

  我現(xiàn)在最大的希望就是他倆能夠盡快地康復起來,能夠重新回到原來的正常的生活當中,能夠重新珍惜生命就行了。

  白巖松:

  在作出這個決定又整個實施完幾天時間過去了,回頭去看,有過一絲后悔嗎?周圍的人,包括家里的人這兩天有不理解的時候嗎?

  王曉菲:

  沒有后悔,從來沒有后悔,從我決定那天起一直到現(xiàn)在,我不但不后悔而且我覺得我做的值得了,特別值得。

  白巖松:

  家里人都跟你站在了一起對吧?

  王曉菲:

  對,我們所有家里人都特別支持我。

  白巖松:

  可能好多外地的朋友不了解,你說的是你對象,其實用咱們東北那邊的話來說,就是你愛人了。

  王曉菲:

  對。

  白巖松:

  他也站在你的身邊。

  王曉菲:

  對,他也是特別支持。

  白巖松:

  這兩天有沒有覺得“小希望”其實沒有走?

  王曉菲:

  我一直都這樣想,而且我最初的初衷也是這樣想,我就覺得我現(xiàn)在雖然看不見她了,我永遠看不見她了,但是她就是活在距我遙遠的地方,只不過不在我身邊而已。

  白巖松:

  我要再次跟你表達敬意,謝謝您。

  王曉菲:

  謝謝,我也謝謝大家能對這件事這么關心。

  白巖松:

  但是一會兒還有會有一些問題跟您溝通好嗎,我們先來一起關注一下,其實“小希望”更重要是還給其他的兩個人和家庭帶來了希望。

  解說:

  “小希望”的媽媽說,孩子以前曾是自己的希望,而現(xiàn)在她成為了更多人的希望,10號凌晨兩點,小希望”的腎臟送抵天津第一中心醫(yī)院,配型成功是一位身患尿毒癥中末期的33歲女患者。

  天津第一中心醫(yī)院器官移植中心 宋文利:

  經(jīng)過器官修整,同時經(jīng)過復檢,為了保證器官的活力,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開始了手術,中間的過程大概兩個小時。

  解說:

  昨天接受腎臟移植手術已經(jīng)三天的女患者,平穩(wěn)度過了術后高峰風險期,醫(yī)生告訴記者,如果接下來恢復順利的話“小希望”的兩顆腎臟會在這名患者的體內生長起來,并逐漸發(fā)揮功能,滿足正常的身體需求,這名患者也能像正常人一樣健康地生活。

  受捐患者:

  一切都挺順利的,真是太感謝那位母親和她的孩子,真是,要不然的話,不會有第二次生命的。

  解說:

  今天下午記者來到北京武警總醫(yī)院,在這里一個七月大的女嬰萌咪移植了“小希望”的肝臟,延續(xù)了生的希望。

  武警總醫(yī)院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 陳新國:

  當天的晚上,就實施了手術,當天晚上飛機晚點了,供體到我們醫(yī)院已經(jīng)是一點多將近兩點了,手術做到第二天上午的十點多。

  解說:

  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的萌咪,看起來比同月齡的孩子要小很多,但經(jīng)過了這一場愛心竭力之后,希望和生命將在萌咪身上延續(xù),萌咪是幸運的,相對于其他企盼受捐的人來說,三個月的等待從未如此漫長,但也從未如此的快。

  陳新國:

  因為她是先天性小兒膽道閉鎖的患兒,術前膽紅素比較高,500多,現(xiàn)在已經(jīng)降到了200多,恢復還是比較順利。

  記者:

  是不是就意味著,萌咪現(xiàn)在有生存活下去的希望了?

  陳新國:

  對,有很大的希望,現(xiàn)在一切都在恢復過程中。

  白巖松:

  有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必須要趕緊告訴大家,在武警總醫(yī)院做了肝臟移植手術的小萌咪她才7個月大,她是一個孤兒,現(xiàn)在是社會的福利機構幫著她實現(xiàn)這個愿望,要知道對于很多患來說,尤其像七個月的小萌咪來說,想等到一個合適的器官捐贈者簡直是太難了,像天方夜譚一樣去談論這樣一個夢想,周圍的人。但是沒有想到在很遠很遠之外的內蒙古赤峰,26個月大的“小希望”卻真的把希望給她帶來了。當時“小希望”已經(jīng)是腦死亡了,一切呼吸都是靠儀器里進行的,當最后作出了決定,拔掉這些儀器的時候,就要迅速完成整個器官移植的過程,當時的確時間就是生命,用醫(yī)生的話來說跑也要跑到北京和天津去,在七八個小時之間,就是在規(guī)定時間之內,沒想到飛機還晚點,因為天公不作美,等了將近一個小時,還好最后老天爺可能了解了這個事情的前后來路,于是飛機可以起飛了,完成了在天津和北京的武警總醫(yī)院這樣兩個奇跡般的手術。我相信剛才的這番話,“小希望”的母親曉菲女士也在聽,接下來我們繼續(xù)連線“小希望”的母親王曉菲。曉菲你好。

  王曉菲:

  你好。

  白巖松:

  你聽了剛才我們的介紹了嗎?這兩個手術都很成功,你的感受怎么樣?

  王曉菲:

  我聽到了,我也覺得挺欣慰的,覺得挺高興的,沒有任何遺憾。

  白巖松:

  曉菲特別特別不容易的,你知道嗎,就是在北京做了這個肝臟移植手術的小萌咪七個月大,她還是一個孤兒。

  王曉菲:

  對,我剛才聽到這個消息也感覺特別驚訝,也特別感動,我覺得我這個決定現(xiàn)在想想真的是太正確了,我能救她一命,對于“小希望”來說,對于她來說,真的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白巖松:

  這樣的結果對于你的難過,對于你家人的難過,是否也是一個撫慰呢?

  王曉菲:

  對,我現(xiàn)在也想真的是特別的欣慰。

  白巖松:

  我猜想,可能你也很想見到這兩個患者,但是從器官捐獻和移植的相關規(guī)定來說,你們不能見面,你理解嗎?

  王曉菲:

  我能理解。

  白巖松:

  曉菲,還要問你兩個和家庭和自己的生活有關系的,過去這兩年多,你們一直守護在孩子身邊,幾乎掙得錢恐怕都已經(jīng)花光了,日子是怎么過的?

  王曉菲:

  因為她爺爺、奶奶在農村種地,孩子的爸爸在赤峰市是做鋼筋工,假如說孩子生病這個錢沒有的時候,是她爺爺在家借,或者外公在家借,往這邊匯,秋天收了糧食以后再慢慢去還,就是還不上的也是好多親戚朋友幫忙。

  白巖松:

  因為我們現(xiàn)在的器官都是無償?shù)?,接下來可能生活還會有很多挑戰(zhàn)擺放在你們的面前,有什么打算嗎?跟你愛人有沒商量過?

  王曉菲:

  對,我們倆也商量好了,就是接下來穩(wěn)定一下情緒,重新振作起來,能夠找份工作替家里分擔一些負擔,去償還一下債務,因為畢竟生活嘛,上面還有老人需要我們贍養(yǎng),該生活還得繼續(xù)生活下去,我就覺得是這樣。

  白巖松:

  最后一個問題,曉菲,其實可能在這個時候特別不適合問,但是可能也是因為關心吧,有沒有想過等慢慢這種悲傷平復了之后生活還要繼續(xù),跟愛人好好商量條理一下身體,將來再要個孩子?

  王曉菲:

  這個問題也考慮了,就像您說的那樣,平靜了之后調理一下身體,將來然后再說再要一個孩子的問題,現(xiàn)在還沒有想的那么遠。

  白巖松:

  好的,我們一起祝福您,祝福您和家人將來一生都平安。

  王曉菲:

  謝謝,謝謝大家關心。

  白巖松:

  好,謝謝曉菲,再次問候家人。

  其實我們剛才一再用幸運這樣的詞,曉菲把她自己的孩子由希希改名為希望,也特別的準確,現(xiàn)在有太多人其實是在等待,但是太多的人根本等待不到一個好的結果,因為從我們國家現(xiàn)在的器官移植和捐獻的角度來說,現(xiàn)狀非常的不容樂觀,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解說:

  中國的器官移植緊張局面,每一個人都應該有所感受。來自衛(wèi)生部門的統(tǒng)計說,我國每年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會超過150萬人,其中大約只有一萬人能夠做上手術,99%以上的患者都需要在絕望與希望之間焦急地等待器官源。

  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副院長 何曉順:

  我們比一般的醫(yī)院更嚴重,因為我們是比較大的移植中心,我們肝、腎一起等待的病人至少是一千例以上,大部分是很急的手術,如果他等不到器官,特別是肝移植,那就面臨著死亡,沒有任何僥幸,能等待的時間非常有限。

  解說:

  3月22日,在全國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總結會上,中國紅十字會公布的數(shù)字顯示,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啟動兩年來,全國共完成器官捐獻207例,共捐獻大器官546個,挽救540余名垂危的生命,雖然目前身體器官捐獻試點范圍已擴大到16個省市區(qū),但兩年來546個捐獻器官與每年150萬的需求量相比,顯然是杯水車薪。

  衛(wèi)生部副部長 黃潔夫:

  現(xiàn)在我們國家一年大概一萬到一萬一千例(器官移植手術),是第二大國。

  解說:

  來自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統(tǒng)計,中國已經(jīng)是世界上第二個器官移植國,僅次于美國,然而我國器官需求數(shù)量與供給數(shù)量的比例是150:1,而美國器官移植的等待者與捐獻者之間的比例是5:1,差距不小。

  黃潔夫:

  如果說中國沒有公民自己的捐獻,那這個器官移植事業(yè)不就是走到了沒有器官移植,就死路一條,所以我們必須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也是為我們傳統(tǒng)文化所接受的一條器官捐獻的道路。

  解說:

  在國務院2012年的立法計劃中,鼓勵公民逝世后捐獻器官,已被列入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的修訂內容,衛(wèi)生部副部長黃潔夫3月22日在杭州表示,我國將盡快建立器官捐獻體系,并承諾在三到五年內徹底改變過去主要依靠死囚來獲得器官移植的畸形方式。

  白巖松:

  其實今天我們關注“小希望”讓另外兩個家庭獲得巨大的希望,它還有背后強大的新聞的屬性。為什么呢?因為之前我們知道中國最小的人體器官捐獻者是一個一歲多一點,在深圳,當他告別了這個世界之后捐獻了眼角膜。但是“小希望”是我們在新聞當中所看到的,到目前為止,年歲最小的,因為她只有26個月,捐獻了腎臟和肝臟,并且成功地進行了移植手術的案例。她把整個身體器官捐獻年齡又向下拉了,之前我們見過是三歲多的。

  其實關注這樣一個事情,是太多的人在等待,我們有的只有會把注意力放在了捐獻者,因為他具有這種新聞性,也讓我們足夠地感動。但是經(jīng)常忽略的是那些絕望的等待,并且在等待無果之后又絕望地離開了這個世界。這個數(shù)字是觸目驚心的,我們來看這樣的一個現(xiàn)狀,目前我國每年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是150萬人,頂上的這些數(shù)字正好是150個,每一個小黃色的人代表一萬人,是如此龐大一個陣容。有多少人可以夢想實現(xiàn)?只有這一個,也就是一萬人能夠做上手術,供需比是1:150。國外一些發(fā)達國家這個比例是很小很小的,不像咱們懸殊達到這么大的地步。還有一句話是來源于公民逝世之后捐獻的器官不到30例,我們再來看中國紅十字會通告,在啟動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兩年以來,全國完成的器官捐獻只有207例,其中成功捐獻者90%的家庭都涉及申請困難救助的問題,其實剛才我們連線的“小希望”的家庭同樣如此,大家可能已經(jīng)聽到了,她的爸爸在赤峰市打工,而他幾乎就在照顧小希望,爺爺在家里借錢,估計能借的都已經(jīng)借了,不能借的都要四處去求人,將來還要靠糧食的收成慢慢還帳,我也希望赤峰的當?shù)匕ㄆ渌恍┤耸磕軌蛉椭蛇^這樣的難關。其實在整個器官捐獻的過程中,富人并不是很多,這個背后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是因素導致的?還很難說情。但是的確成功捐獻者90%以上的家庭都涉及申請困難補助,他并不富裕。針對現(xiàn)在的現(xiàn)狀,接下來我們要連線武警總醫(yī)院移植科的副主任醫(yī)師李威,他最了解情況,并且他參與到了這次“小希望”她的肝臟捐贈成功完成這個手術。您好李大夫。

  武警總醫(yī)院器官移植研究所副主任醫(yī)師 李威:

  你好白巖松。

  白巖松:

  您做您的工作其實每天都會看到,你的很多患者在等待,這樣的一種狀況到底是什么樣,你能不能給觀眾講述一下?

  李威:

  剛才你也提到了,就是在咱們國家供給的短缺是非常非常嚴重的,尤其在小孩,你要知道在膽道閉鎖,在全國的每年患膽道閉鎖的小孩大概有2000人到3000人左右,但是能夠得到肝移植的非常少,小萌咪我覺得她也是非常的幸運的,從“小希望”那里得到一個肝臟,這個機率是非常小的。在小萌咪之前,在我所管的幾個病號當中,已經(jīng)有4個像小萌咪這樣的小孩在等待肝臟期間都不幸去世了,就是因為缺少合適的肝臟。

  白巖松:

  對于醫(yī)生來說這應該是一個非常痛苦的,就是看到的這樣的一種局面,因為從我們我國的器官移植手術的水準帶說,達到世界最高水準之一了,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好的醫(yī)生面對這樣的情況也沒有辦法,我不知道您作為醫(yī)生的心情又是什么樣?

  李威:

  就在小萌咪做完手術之后,這是禮拜一,我又有一個病人,小孩,是從外地過來的,因為等不到肝臟在這里去世的,我當時心情非常的難受,甚至我也流下了眼淚。

  白巖松:

  是不是對于醫(yī)生來說,見到了像“小希望”和她這樣的家庭作出這樣的決定的時候,你們的那種感謝都是我們很難形容的?

  李威:

  那是,當我聽到有人給我的小孩捐獻肝臟的時候,我第一反應心里太高興了,甚至高興地就可以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

  白巖松:

  最后一個問題,大家都在關心小萌咪成功做完了這個手術之后,她將來健康的希望,生存的希望有多大?

  李威:

  這個應該是沒有問題,因為肝臟治療這種膽道閉鎖小孩目前來說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果手術成功以后,她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樣上學,將來結婚生子都沒有問題的。

  白巖松:

  太感謝您了大夫,同時希望你們都能夠照顧好小萌咪,同時也希望您的這番話,可能也能潛移默化感召很多人,讓以后的大夫免陷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樣的境地,謝謝您。

  最后讓我們用一張照片來做結束吧,“小希望”告別這個世界的時候,也同時是她給別人帶來希望的時候,而旁邊的醫(yī)生都用鞠躬的方式對她表示了感謝,我想我們也該對她鞠躬。

分享到:
-

-

相關閱讀青島新聞

我要評論 提取評論...

網(wǎng)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島新聞網(wǎng)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