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發(fā)布中國新型城市化報告 四大一線城市上班耗時居前四 在堵車的情況下—— 北京上班平均花52分鐘
本報訊(記者李洪鵬)中國科學院《中國新型城市化報告2012》上午發(fā)布,報告對中國50個城市上班路上的平均時間進行了排名,北京以52分鐘居榜首,廣州、上海以48、47分鐘緊隨其后。
此報告由中國科學院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組主持,多位專家歷時一年完成,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報告表明,上班路上平均耗時,北京以52分鐘居首,廣州、上海以48分鐘、47分鐘緊隨其后。
與去年對比,今年北京市民上班路上多耗費了14分鐘,接近最為“暢通”的中山市上班時間的三倍。
此外,記者根據(jù)榜單還發(fā)現(xiàn),四大一線城市的耗時占據(jù)了榜單的前四名,且時間均超過了40分鐘。
“這個數(shù)據(jù)是一個平均數(shù)據(jù)。”報告副主編劉怡君表示,可能有的人會感覺實際上班時間比調查結果要長很多。劉怡君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班時間由兩部分組成,比如,北京上班平均耗時52分鐘是這樣算出來的:理想的上班時間(不堵車的情況下)38分鐘就夠了,但是城市道路擁堵,擁堵耗時平均為14分鐘。這兩部分加起來就是52分鐘。
報告主編牛文元教授說,“我們研究了中國有百萬人口以上的50個主要城市,這些城市的居民平均單行上班時間要花39分鐘?!?/p>
牛文元算了算,按照人口來算,中國15個城市居民每天上班單行比歐洲多消耗288億分鐘,折合4.8億小時,“上海每小時創(chuàng)造財富2億元,據(jù)此算,15個城市每天損失近10億元人民幣”。
分析
公共交通滯后比例不足10%
10年前,中國的二線城市,交通擁堵很少見,但是近5年來,交通擁堵已經成為二線甚至三線城市的常態(tài)。全國百萬人口以上城市有80%的路段和90%的路口的通行能力已經接近極限。
牛文元稱,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建設雖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城市公共交通滯后于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公共交通在城市出行中的比例不足10%,與歐美大城市40%-60%的出行比例相比,差距很大。
但是另一方面,私人機動化交通出行的比重進一步提高,城市交通結構向個體小汽車方向轉化的趨勢日趨明顯。
交通擁堵使交通延誤、車速降低、時間損失、燃料費用上升、排污量增加,同時誘發(fā)交通事故,影響人們的工作效率和身體健康。
如何計算上班時間
平均上班速度取決于不同人群上班所使用的交通工具,報告把城鎮(zhèn)交通工具分為軌道交通、小汽車、公交車、自行車和步行5種方式,其中小汽車包括所有的機動車(如出租車、私家車、公務車等)。
從事不同產業(yè)、擁有不同經濟狀況的人群,有不同的比例選擇不同的交通工具,報告把這5種上班速度取加權平均值,就能得到平均出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