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手機客戶端下載 | 青島天氣 | 更多網上媒體 | 疾病查詢 維權頻道> 維權投訴新聞 > 正文

化妝品借宣傳搶市場 超級功效實則重金屬超標

來源:信息時報 2012-09-19 11:27:12

????繼顧客疑似因敷屈臣氏面膜致死的消息后,近日,使用可麗蕊兒化妝品汞中毒事件通過法院判決最終塵埃落地。事實上,在今年之內,已經有東洋之花等品牌被陸續(xù)曝出添加重金屬汞,部分產品含汞量超標甚至達17萬倍。

????“汞添加于護膚品中是最為普遍的,相當于行業(yè)內企業(yè)心照不宣的潛規(guī)則。類似情況主要存在于國內品牌,背后是出于功效的考慮。因為沒有成熟的技術來達到其對外宣傳的效果,就用違規(guī)成份添加來替代。”國內日化專家馮建軍指出。

????檢測顯示可麗蕊兒汞超標萬余倍

????據中國質量新聞網報道,消費者孫女士購買了一套價值2980元的上海艾顏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可麗蕊兒”化妝品。孫女士在按照說明書使用該產品半年后,就出現了全身乏力和下肢浮腫癥狀,經檢查,孫女士被診為亞急性生活性汞中毒、中毒性腎病。由于懷疑致病源為化妝品,孫女士將“可麗蕊兒”化妝品中的保濕美白按摩膏,和煥彩靚膚霜帶到青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汞含量檢測。送檢結果顯示,孫女士使用長達半年的煥彩靚膚霜中,汞含量高達16667mg/kg,超出《化妝品衛(wèi)生規(guī)范》中規(guī)定汞含量≤1mg/kg之限一萬多倍。于是,孫女士一紙訴狀將經銷商欒某,和生產商艾顏化妝品有限公司告上法庭。

????經過長達一年多的處理協調,案件終于以判決被告生產商和銷售商共同賠償治療費、精神撫慰金,合計近18萬元最終落幕。

????重金屬超標的多為本土小品牌

????日化業(yè)界人士指出,目前國內的一些較成熟的品牌多選擇不加重金屬等違規(guī)物質,轉而全力打造品牌、投入廣告宣傳,只有中小品牌依然如此操作。而一些國際大牌之所以沒有選擇添加,主要是擔心重金屬添加后所引發(fā)的天價索賠,因此堅持通過聘請大牌明星代言來宣傳,淡化產品實際的功效承諾。畢竟,在這一問題上,外資大牌已經“吃過苦頭”。

????2006年,寶潔旗下SKII品牌部分化妝品被檢出含有重金屬鉻及釹,一度造成下架處理和引發(fā)公眾譴責。后雖經企業(yè)多番澄清,但銷售經過很長時間才“恢復元氣”。“因為添加重金屬等違規(guī)成分,一旦遭到處罰的成本非常之高,對成熟品牌的傷害也極為深遠。而小品牌就不怕罰,罰多了就重新建立新品牌,因此,這些企業(yè)一直在加這些東西,這就是現狀?!痹撊耸刻寡浴8匾氖?,雖然化妝品本身成本較低,且價格上升相對較慢,但以達到同等功效為目的,使用重金屬的成本明顯更低。安全的美白原料則要1萬多元/公斤,而含有汞、砷、鉛的美白原料只需要數百元/公斤。

????全國工商業(yè)聯合會美容化妝品業(yè)商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楊志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國家不允許加違規(guī)成份的總共有800多種,而違規(guī)添加手法數以百計,這些情況專業(yè)人員都很清楚。除了汞這種重金屬,很多企業(yè)開始添加氫醌、維甲酸和果酸等違規(guī)物質?!?/p>

????本土小品牌借“超級功效”推廣產品

????楊志剛告訴記者,企業(yè)添加這些違規(guī)成份更多是出于功效的考慮,而非成本因素,“化妝品、護膚品本身成本并不貴”。相比國際大品牌的重金宣傳攻勢,國內小品牌沒有這個財力,只能靠承諾超過現有技術所能達到“超級功效”來競爭。

????“使用‘氯化氨基汞’這類汞化合物能夠提高祛斑美白產品的效果表現,強調皮膚表面的物理變化,這也迎合了很多消費者對于護膚品希望盡快見效的心理。此外,每種護膚品的受眾皮膚情況各不同,因此,要達到產品使用后‘千人一面’的快速效果,很多廠商也會采取‘非常規(guī)’的手段”。馮建軍指出,“可以說,市場上眾多宣傳多少天之內立即變白功效的產品,極可能都是添加了這樣的成份?!?/p>

????一位國內日化企業(yè)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涉及祛斑美白的配方達上百種,在違規(guī)的監(jiān)管上可以說是“防不勝防”。“比如,氫醌就主要是添加在美白祛斑的產品中,其添加出的效果與汞的化合物差不多,雖安全性比汞要略好。但是長期使用,亦可能導致皮膚肌素脫失,甚至引起外源性白斑病等病癥。此前,東洋之花的美白面膜產品就是因被查出氫醌而曝光。另外,還有維甲酸和果酸這類成分的添加,其中果酸主要用于抗衰老產品?!贝送?,有業(yè)內人士表示,國內的一些小日化企業(yè)甚至在產品中添加白芷等禁用物質,并在產品成份列表中明確標識。

????相關新聞

????23%美白化妝品汞超標

????事實上,汞、鉛等重金屬超標已經不是什么稀罕事兒,特別是在具有祛斑和美白功效的化妝品中。今年5月份,一份由10家民間環(huán)保組織發(fā)布的美白、祛斑化妝品重金屬含量調查報告顯示,在北京等10個城市抽檢的化妝品產品中,有112個汞含量超過了國家標準,占所有抽檢產品數量的23%。

????2011年末國家食藥監(jiān)部門對美白、祛斑類化妝品抽檢結果也顯示:18項不合格產品中16項為汞超標。而實際上,早在2006年,當時國內知名品牌“白大夫”旗下的產品就曾因重金屬被檢超標而聲名狼藉,企業(yè)發(fā)展嚴重受損。時隔六年,日化化妝品中禁用或限用的重金屬鉛、汞、砷依然屢禁未止。

????業(yè)界分析

????洋品牌

????為擠壓競爭對手力促國標制定

????以幫助美白功效的有效添加物成本為例,目前禁用的氯化氨基汞的市場價約為400元/千克,替代物α-熊果苷的價格則在1100元/千克左右。由于成分功效的差別,要達到同等美白功效,合規(guī)成分α-熊果苷的投入將高出數倍。成本的巨大差異和“一用就白”的承諾,讓美白化妝品成為質量問題高發(fā)區(qū)。但是,楊志剛同時指出,化妝品添加品的去留問題“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簡單”,背后另有故事。

????根據第15屆中國美妝產業(yè)創(chuàng)富論壇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化妝品(護膚品)市場2011年銷售額突破2000億元大關,市場規(guī)模躋身全球第且每年保持15%的銷售額增速,成為全球化妝及護膚品核心市場之一。其中歐萊雅、寶潔、雅詩蘭黛、資生堂等跨國集團占據了利潤豐厚的中高端市場。

????在銷售額不斷穩(wěn)步增長的情況下,外資品牌也在不斷向中西部以及三四線城市下潛。而中國持有效期生產許可證的化妝品企業(yè)約3300家,以民營企業(yè)為主,除上海家化規(guī)模和業(yè)績表現還可以之外,其他企業(yè)總體處于勢弱的格局,甚至很多曾經風光的企業(yè)也今不如昔。以上市企業(yè)索芙特為例,其2012年上半年的虧損額已達到去年同期的五倍。

????楊志剛表示,跨國集團尤其是部分市場壟斷企業(yè)想要干掉競爭對手,拼命推動國家標準的制定,以在一定范圍內限制某種成分的使用。因此,除了對人體有明顯傷害的重金屬等物質外,一些現被禁用的成分也許并非不能使用?!斑@種情況往往出現在一些小廠家添加了某些特殊成分的產品取得好的效果,大廠若跟進添加可能承擔巨大風險,不添加又在功效上難以與之競爭,就推動了對這個成分的限制?!睏钪緞傊赋?,“比如維甲酸和果酸等物質,原則上在醫(yī)學專業(yè)人員指導下是可以加的,效果也不錯,但日化廠家私自添加就不行。”(記者 王曉梅)

-

投訴電話:0532-82870000

-
相關鏈接

上一篇:海天醬油長出幾十條蛆蟲 經理稱夏天很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