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朱靜霞剛進青島港,與女同事合影
2003年,朱靜霞與同事合影
2005年,朱靜霞與同事合影
冬之雪:
“不修邊幅的女孩,你都成了農(nóng)民工了”
青島港顯然不是避風港。工作環(huán)境、工作強度和大學校園不可同日而語。
青島港8點鐘上班,準軍事化管理,風雨無阻雷打不動。家在青島的她要準時趕到,每天必須5點半
而由于工作繁忙加班加點,她又是技術骨干,中層管理,每天晚上8-9點鐘下班很正常。
踏著青島的月色出發(fā),迎著黃島的朝陽上班。這是她的慣常作息時間。到了冬天,那就是“兩頭黑”。
奶奶對她的這種作息很是覺得奇怪:“我怎么感覺你跟在上海上班似的?”靜霞的姑姑住在無錫,在上海工作。從無錫到上海,車程兩個多小時。朱靜霞差不多也是這樣。
“在40多米高的樓頂,真擔心大風把我吹下去”
剛進青島港,第一課學到的是艱辛和付出。
“記得剛走進青島港集裝箱碼頭時,我的集裝箱知識為零。我不知道橋吊、輪胎吊、重叉是什么,能干什么,對于進出口流程和單證流轉更是像聽天書一樣。”朱靜霞走下大學講臺,成了青島港的一名“初級菜鳥生”。
“一次大風天氣無線系統(tǒng)出現(xiàn)故障,影響了現(xiàn)場作業(yè)。當我爬上冷庫40多米高樓頂維修無線基站,我被寒冷的大風吹得站都站不住,渾身哆嗦?!睆闹v臺到天臺,朱靜霞這樣講述來到青島港的工作落差,“我半蹲著在樓頂行走50多米,走到樓頂邊緣的基站,排除了故障,當時真擔心大風把我吹下去?!?/p>
2009年加班加點趕全自動閘口項目時,成天不修邊幅,有位公司老總對她說: 你都成了農(nóng)民工了。
她說,當時最擔心的是,“半路出家”來到青島港,又是外地人,是否會受到排擠和歧視,但很快發(fā)現(xiàn)擔心是多余的。青島港領導和同事的熱情友好很快打消了她的顧慮,公司為她提供了對內(nèi)和對外業(yè)務學習和培訓的機會,很快,她和全國的集裝箱碼頭建立了聯(lián)系,也有機會經(jīng)常到其他碼頭參觀和學習。
2002年在寧波碼頭參觀
2005年,青島港的信息化革命已經(jīng)初顯成效
具有120年歷史、與1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450多個港口聯(lián)通,吞吐量居世界第七的國家特大型港口——青島港,以無限恢宏的氣勢展現(xiàn)在她的面前,這兒是她嶄新的舞臺。她將在這里蝶變、起舞、騰飛,用不斷地拓展與創(chuàng)造,寫下生命中最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