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歐式老建筑作為青島人生活的組成部分,使現代青島具有了和其他城市不同的風貌。 一個加拿大人筆下的青島(七):文化遺產和今日青島 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中國經歷了文化大革命,許多傳統(tǒng)的東西被拋棄。中國的名勝古跡,例如擁有千年歷史的嶗山古廟,遭到一定破壞。這些被認為是封建舊中國的余孽,和宗教有關的物品等成為攻擊的目標。不過,青島的西方教堂雖然稍有損壞,大部分都完好地保留了下來,其他一些外國風格的建筑也保留了下來。 許多外國教堂為何能夠保留下來,這一點值得探討一下。一些人說這些建筑是他們生活的組成部分,因而不想毀掉它。也許事情的發(fā)展就是如此。不管怎么說,在現代青島,這些建筑確實使青島與其他城市具有了不同風格。 最終,中國的對外開放成了基本國策。由于青島歷史上就是一個港口城市,有著貿易經商的悠久歷史,因而它是中國最早致力于經濟開發(fā)區(qū)建設,也是最早獲準進行對外貿易的城市之一。當然,對外貿易是要遵循一定的政策法規(guī)的。在新政策實施后青島出現的最有趣的事情是德國人又回到了青島。海爾集團的前身是在改革開放之前就建立的,但是在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不久,這家公司就與德國公司利勃海爾聯手,用德國的先進技術來生產冰箱。目前這家公司已成為中國最大的集團公司之一,產品遠銷世界各地。 在20世紀90年代,青島建立了自由貿易區(qū),青島的出口和港口吞吐量大為增加。在過去的30年中,各地來青島尋求發(fā)展的人大批涌入,青島人口急劇增加。歐陸風格的建筑和美麗的海濱也吸引了大批來此度假的人。 |
上一篇:回顧德日侵占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