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手機客戶端下載 | 青島天氣 | 更多網上媒體 | 疾病查詢 新聞中心> 山東 > 正文

優(yōu)秀女學生不堪父母壓力 抑郁三次自殺想跳樓

來源:水母網 2011-09-09 13:03:51

  9月10日是世界預防自殺日。昨天,記者從山東煙臺心理康復中心和毓璜頂醫(yī)院心理門診了解到,八成以上的心理疾病患者有自殺傾向,抑郁癥等心理疾病已經成為自殺的頭號殺手,為了挽救生命,關注心理健康已經刻不容緩!

  家長簡單粗暴,抑郁女孩想跳樓

  專家提醒:及時干預,積極治療

  今年春天,一位16歲初四女孩在媽媽的陪同下,來到煙臺心理康復治療中心,向高峰醫(yī)生訴說了自己的煩惱:父母對她期望很大

,要求很高。她也很爭氣,學習一直很好,每次考試都是班里前三名,可是前段時間成績不穩(wěn)定,有兩三次落到十名以后。她是個性格內向而又要強的孩子,本來心理壓力就很大,可母親不停地嘮叨她,心急的父親除了指責她,甚至動手打她。這更增加了她的心理壓力,突然有一天,她感到這樣的生活很沒意思,隨后就陷入這種壞情緒不能自拔,開始自暴自棄,成績更是一落千丈。眼看臨近中考,父母更加焦慮,經常為了學習的事,雙方發(fā)生爭吵。說著說著,女孩失聲痛哭了起來,高峰示意家長先出去,他耐心傾聽完了女孩的心里話。女孩說,曾經有三次,她站在高樓上試圖跳下去,因為她對自己的生活已經絕望,她說自己真的不想再活下去了。

  高峰分析,女孩正處在青春期,情緒很容易激動,家長簡單粗暴的作法又火上澆油,致使孩子患上抑郁癥,如果不加以積極的心理疏導和必要的藥物治療,孩子極易出事。隨后,他又多次做家長的思想工作,讓家長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在醫(yī)生、家長的共同努力下,這個女孩經過兩個多月的治療,最終成功擺脫心理疾病,并考上了市區(qū)重點高中。

  自殺人群大多患有精神障礙

  專家提醒:一句貼心話能救人一命

  毓璜頂醫(yī)院心理專家蘇路俠說,患有抑郁癥和焦慮癥的人最容易產生自殺念頭。據有關部門統(tǒng)計,自殺人群中大多數患有精神障礙,抑郁障礙是導致自殺的首位原因,可使自殺的危險性增加20倍。焦慮障礙使自殺的危險增加6-10倍,他們都是自殺的高危人群。

  在毓璜頂醫(yī)院心理門診外面,記者看到就診的人坐滿了侯診區(qū)。心理專家蘇路俠仔細傾聽每一位患者的心聲,并耐心地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必要的給予相應的藥物治療。

  蘇路俠說,其實,患者心理上的疾病比身體的病痛更折磨人,絕大多數患者曾經不自覺地說出“活夠了”、“活著沒意思”、“死了算了”等絕望的話。在親戚朋友同事,甚至家人眼里,他們看上去是正常人,他們深埋在心里的痛苦幾乎讓人無法查覺,其實他們已經病得很重,心理非常脆弱,在他們痛苦絕望試圖自殺的時候,一句貼心話也許能救人一命,他們最渴望家人的理解與關愛。一般來說,最直接的預防方式是平時來自父母、妻兒、親友的關愛。

  有了壞情緒,市民不習慣看心理醫(yī)生

  專家提醒:心病也是病,別忘看醫(yī)生

  平時患了感冒頭痛,大家都知道去找醫(yī)生開點藥吃,可是如果你一段時間心情沮喪,心煩意亂,壞情緒自己無法調整時,是否會去看心理醫(yī)生,讓心理醫(yī)生給你開點藥吃呢?昨天,記者在QQ上詢問了26位朋友,他們的回答驚人的一致:“不會”,有的甚至開玩笑地說:“我又沒得神經病,去找心理醫(yī)生開精神病藥吃,那我才真是腦子有毛病呢?!?/p>

  蘇路俠認為,其實許多人曾經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或多或少地存在過一些心理疾病或者精神方面的障礙,只是沒引起大家的重視而已。心理疾病和精神障障與通常說的神經錯亂的神經病,是不同的概念。

  現代生活節(jié)奏快、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社會關系復雜等等,使得心理疾病逐年增多,患了心理疾病并不可怕,關鍵是要進行積極的治療,不能任其發(fā)展。幾乎所有的精神病、神經癥、心理缺陷和不良心理習慣都可以通過心理和藥物治療得到明顯改善,或者成功治愈。

  據蘇路俠介紹,80%的自殺者在行動前沒有尋求過心理幫助。如果心理疾病患者在家人和朋友的幫助下,仍然無法走出來,就必須去看醫(yī)生。家人和朋友最好帶患者到正規(guī)醫(yī)院接受專業(yè)的系統(tǒng)治療,千萬不要忌病諱醫(yī),耽誤了病情,釀成自殺的悲劇。她希望社會能建立起自殺的干預機制,對那些“痛不欲生”的人群要高度重視,及時干預,伸出援手。特別是在從有自殺念頭到實施行為的這一段“高危險期”,更要讓他感到社會的支援。

  新聞鏈接:全世界每兩分鐘就有一人自殺身亡

  9月10日是第九個世界預防自殺日,今年的主題是“多元文化社會之自殺預防”。

  據統(tǒng)計,中國平均每年有28.7萬人死于自殺,200萬人自殺未遂,相當于每兩分鐘就有一人自殺身亡。

  自殺已成為15--34歲青少年人群的首位死因。

  據中國疾控中心數據,在過去50年里,自殺率上升了60%,中國相對高的自殺率表現出了一種迥異的特征:農村自殺率是城市的3倍,即75%的自殺發(fā)生在農村。

-

相關鏈接

上一篇:山東一法院同一案件作兩份判決 讓受害人選擇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