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男子將批發(fā)來的餐盒賣給黃埔南安商業(yè)街的小飯館。 惠州 熒光粉增白 除了東莞,中山也是生產一次性塑料餐具企業(yè)比較集中的地區(qū)。記者探訪的是小欖鎮(zhèn)西區(qū)工業(yè)園德祥路標強塑料廠旁邊的中山新力塑料制品廠。記者到達時發(fā)現“鐵將軍把門”,里面?zhèn)鞒鰴C器的轟鳴聲。露天的倉庫中,堆積了一卷卷壓好的半成品,數量難以計算。 記者從大門縫隙往內看,堆放著十幾包原料。此時一位中年男子突然從 “那你們生產什么?”趁著說話的空隙,報料人突然鉆進門進到廠里,錄了一段錄像。記者從該錄像看見,兩個工人正在加料,靠里的廠房中,同樣有約10袋原料,最里面的生產線已經啟動。可惜沒拍到用料的材質。 報料人還給記者提供了使用熒光增白劑生產的錄像。報料人4月19日在惠州另一家工廠拍攝的錄像上,記者看到,從進料兜上用手指就能抹出熒白色粉末,報料人說,這就是熒光增白劑。 專家: 11年前就該“淘汰” 國際食品包裝協(xié)會秘書長董金獅表示,一次性發(fā)泡塑料餐盒早在11年前就被國家列為淘汰的產業(yè)之列。在最新發(fā)布的6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產業(yè)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中,“一次性發(fā)泡塑料餐盒”依然屬于淘汰類的落后產品。 “本來就不應該生產,一些廠家還使用廢塑料、熒光增白劑生產餐盒,這就是罪加一等。”董金獅說,這些廢塑料可能源自包裝盒、光盤等,甚至是工業(yè)廢塑料,容易含有鉛、鎘等重金屬。一些廢塑料并非食品級,苯乙烯單體、苯乙烯二聚體等低分子物質比較多,也很容易釋出,造成中毒。 高溫加熱易致人中毒 董金獅指出,國家嚴禁在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加工中使用熒光增白劑,因為熒光增白劑一旦被吸收到人體,可以破壞細胞蛋白質,是潛在致癌因素之一。同時,熒光增白劑含有的苯環(huán)類有機物,會削弱傷口的愈合能力。 即使是新料生產的一次性塑料餐具也存在安全隱患,董金獅說,超過100攝氏度,一次性發(fā)泡餐盒會變形,尤其是盛裝含油食品,或使用微波爐加熱時,未聚合的苯乙烯單體就會進入人體,導致中毒。不光如此,塑料本身也會被熔化吃進人體,無法分解,累積下去就會危及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