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錢在眼前,1997年爆發(fā)的亞洲金融危機至今讓人記憶猶新。1997年7月,泰國宣布將固定匯率改為浮動匯率,泰銖大幅貶值,隨后印度尼西亞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等亞洲貨幣相繼大幅度貶值。中國出口形勢受到挑戰(zhàn),投資者舉棋不定,人民幣匯率面臨貶值壓力,但是中國政府承諾:人民幣匯率不變。一諾值千金。在香港,中國第
一次戰(zhàn)勝了國際熱錢,維護了國家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并為亞洲乃至世界經(jīng)濟作出了重大貢獻。七年后的今天,中國再次受到來自其他國家的壓力——中國應該對仍然是8.28比1的人民幣匯率采取某種行動,但是這次受到的壓力同1997年完全相反——這一次他們要求人民幣升值。面對國際熱錢發(fā)動的第二次金融戰(zhàn)爭,人民幣我自巍然不動。以最近熱錢敗退香港、G7聯(lián)合壓迫未成為標志,中國贏得了第二次熱錢戰(zhàn)爭的第一回合的小勝,仍然控制著中國金融開放進程的主導權(quán),而圍繞著中國金融開放控制權(quán)的較量才剛剛工始。
拒絕貶值的人民幣:第一次熱錢戰(zhàn)爭中的定海神針
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將固定匯率改為浮動匯率,泰銖大幅貶值,引發(fā)亞洲金融危機。1997年8月底到10月下旬,金融危機中的馬來西亞、印尼、泰國、菲律賓等國的貨幣對美元的匯率累計跌幅均超過30%以上,跌幅最大的印尼盾達到50%。
時任世貿(mào)組織總干事魯杰羅警告說,如果有關國家輪番讓本國貨幣貶值,那對世界經(jīng)濟將是一場災難。
拒絕升值的人民幣:第二次熱錢戰(zhàn)爭擊退車輪進攻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以密集的會晤結(jié)束了在華盛頓不到一天的行程,在與美國財政部長斯諾的會晤中,雙方談到了改善中國金融系統(tǒng)、減少不必要過分管制等問題。至于斯諾要求中國實行更靈活的匯率機制,周小川指出,這是美方一貫的看法,中國也表示要不斷完善匯率形成機制,但這件事情比較復雜,涉及一系列基礎工作。
2005年1月31日
2005年第一個月的最后一天,雷曼兄弟集合了全球6位經(jīng)濟學家,對今年全球經(jīng)濟及貨幣作出了又一次的全新預測。
雷曼兄弟預期,中國將開始轉(zhuǎn)向更為靈活的匯率機制,2005年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將升值5%。
2005年1月31日
瑞士達沃斯經(jīng)濟論壇上,人民幣匯率問題再次成為焦點。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李若谷在有關研討會上再次重申了中國的原則立場,即既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wěn)定,同時積極進行改革,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逐步實現(xiàn)更加靈活的匯率機制。
G7會議未能達成對人民幣的一致強大壓力
七大工業(yè)國(G7)財政部長會議2月5日在倫敦閉幕,會后發(fā)表聲明指出,全球經(jīng)濟增長依然強勁,與會國家愿意共同合作監(jiān)控外匯市場。這次聲明沿用2004年2月份在波卡拉頓(BocaRaton)會議聲明的用語,聲明稱:“我們堅信匯率應該反映經(jīng)濟基本面,匯率劇烈波動不利于經(jīng)濟增長。我們重申,對于那些目前尚未采取靈活匯率機制的主要國家,采取更為靈活的匯率機制是我們所樂于看到的!
分析人士指出,聲明前一部分內(nèi)容表示各國希望匯率減少波動,并提高匯率的彈性,后半段內(nèi)容則是向中國發(fā)出的暗示。
G7會議:中方擁有匯率問題上的完全主動權(quán)
專家評論G7會議:中方擁有匯率問題上的完全主動權(quán)
G7會議關于匯率問題特別是人民幣匯率問題的討論,一如人們的預期。會議2月6日在最后公報中稱,“我們重申,匯率應反映經(jīng)濟的基本面。我們強調(diào),對于缺乏匯率靈活性的國家或區(qū)域而言,從市場運作的角度來看,更具彈性的匯率是必要的,這有利于促進國際金融體系的平穩(wěn)及更大范圍的整合!
評論:七國會議富翁們的人民幣卡拉OK
同一個會議。
同樣幾個國家。
又是同一個陳腔濫調(diào):人民幣邁向彈性匯率制刻不容緩!
特約編輯:舒薇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