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記得回家的路
回家過年,這在中國人心中已經(jīng)成為一個定式:不論身在何處,只要臨近春節(jié),全國各地都可看到背著大包小包急匆匆趕著回家的人們。你甚至只需要遠遠地往車站看看,便能從洶涌的人潮中
感受到離鄉(xiāng)背井人的思鄉(xiāng)情結(jié)。的確,漂泊在外,就盼著一年難得一次的全家團聚,它總令人在最困頓最孤獨時振奮。
但由于種種原因,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如愿:有人因路途遙遠、路費高昂放棄回家;有人因恪守崗位、責任重大不能團聚;有人因?qū)W習工作緊迫急需充電……他們或許會在異鄉(xiāng)的鑼鼓鞭炮聲中淡薄了“團聚”的滋味,但心底卻依然沉醉在濃厚的“年”氣息中。新報今起推出《過年不回家》系列報道,將帶你走近這些不回家的人群,關(guān)注他們的生活和工作,關(guān)注他們的所思所想所盼,關(guān)注他們對“年”的渴望和逃避……
遠離家鄉(xiāng),依然記得回家的路。
回家團聚過大年,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習俗。
本周開始,長沙各大高校陸續(xù)開始放寒假。記者昨日在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商學院等校園內(nèi),就看到不少學生拖著行李趕著回家,但仍有部分學生選擇留守。據(jù)悉,中南大學本部就有留校生730人,湖南大學也有留校生380人,其他學校情況相似。
他們因何不回家,怎樣度過留守時光?昨日,記者走訪了長沙的幾所高校,走近了這些校園留守族……
個案寫真
路途遙遠難回家
●受訪者:張展
●身份:湖南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學生
●家庭住址:甘肅酒泉
“我在一家公司打工,過年只能留在長沙!焙仙虒W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張展同學昨日告訴記者,自己家在甘肅酒泉農(nóng)村,回家一趟得折騰三天三夜,來回就是一個星期,路途遙遠,路費也得好幾百元,只好不回家。
除了顧及路途遙遠,張展說:“我對過年感覺也很平淡。其實,這就是一個時間點,這個點過了就行了,我只想一個人靜靜地度過!倍f起過年,他表示,湖南過年氣氛不及家鄉(xiāng),因為從現(xiàn)時開始,家鄉(xiāng)已經(jīng)敲鑼打鼓扭秧歌了,且天氣也好,一直是艷陽高照。
在與他的交談中記者發(fā)現(xiàn),其對親情顯得特別淡漠,這似乎成了他不愿回家的重要原因!捌鋵嵾^年回家也沒多大意思,無非就是走走親戚,和同學聚會。與其這樣,不如自己一個人在學校看看書,做點自己的事情,會更充實一點。難道過年就一定要回家?”
“不回家過年,父母會不會想你?”
他顯得有些厭煩:“每次回去其實跟他們也呆不了多久。爸爸要去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上班,弟弟讀高三了,總要補課,和媽媽又總處不好關(guān)系!
看得出,張展很獨立,他喜歡一個人呆著,且把日子盤整得“有滋有味”:租了很多碟,空余時間可隨心所欲地看,和書、碟為友,這差不多是他的理想生活了。
說起留下來打工的理由,他說,自己的專業(yè)是門新學科,經(jīng)驗不足,難以掌握方向,所以他想到世界知名企業(yè)實踐,了解其中的薪酬體系及培訓體系等。因公司工作環(huán)境不錯,氣氛也好,所以盡管待遇和自己的希求有差距,還是堅持了下來。
張展說,父母為他攢夠了上大學的第一筆費用后,家底就空了。雖然家里每月寄來450元生活費,但他總覺得錢不夠花。今年寒假,他決定自己掙生活費,“我要公司多排了些班,我不怕累,希望可以賺夠下學期的生活費”。
為留校生而留守
●受訪者:蘇永定
●身份:中南大學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學生,中南大學留校學生總負責人。
●家庭住址:甘肅定西
中南大學的留校生在全省最多,3個校區(qū)共有1360人,其中本部達730人。學校怎樣安排這些留守學生呢?
昨日下午1時,當記者來到中南大學時,校學工部正組織留校學生負責人開會,大家一起就如何讓留校生過個好年出謀劃策。
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的蘇永定今年大四,是中南大學留校學生總負責人。作為留校生的“管家”,他要保證每位學生每天的安全,擔子不輕也很忙。開完會后,各院系負責人還要向他反映情況,溝通假期活動安排事宜,難怪他說:“學校安排了春節(jié)晚會、吃團年飯、發(fā)壓歲錢、慰問特困學生、過穆斯林節(jié)等活動,這些都交給留校生負責人打理。年前有這么多事要做,每天忙得閑不下來,沒有一點孤單的感覺!
蘇永定告訴記者,自己來自甘肅定西一個貧窮山村,父母都是農(nóng)民,有一個弟弟正讀高中,經(jīng)濟壓力挺大。從去年開始,他每年寒假都留校參加勤工儉學。雖然很想家,但想到勤工儉學既能掙錢,還能鍛煉自己,他說,即使不能回家探望父母,心里也覺得安慰不少。除了打工,平時他還看看書、上上網(wǎng)。
蘇永定說,每年寒假,學校都會為過年期間留在學校的同學準備豐盛的年夜飯。來自全校各個年級和院系的本科生、研究生與校領(lǐng)導,各院系、部處領(lǐng)導濟濟一堂,吃上一頓團圓飯。?倓仗幾鳛榛I辦方,正在積極準備。目前,年夜飯菜單已經(jīng)擬定出來,即將組織采購,準備原材料,屆時將把年夜飯的會場布置得喜慶熱烈!皩W校為我們這些不回家的學生作了很多安排,和同學們一起過除夕、吃年夜飯也挺不錯”。
蘇永定頗有些興奮地說:“由于中南大學招收少數(shù)民族,學校里的少數(shù)民族留校生也不少,各民族的過年風俗都不一樣。對我們來說,留校還可以感受一下異鄉(xiāng)春節(jié)的氣氛。這樣子過年,父母也很放心!
獨在異國充電忙
●受訪者:伊斯米亞
●身份:湖南大學留學生
●家庭住址:烏干達
外省的一些學生不回家,遠涉重洋的留學生又會如何度過這個中國人的大節(jié)日呢?
記者昨日來到湖南大學留學生公寓,在那呆了十多分鐘,沒看到一個人影,整個公寓顯得格外安靜。據(jù)公寓管理員介紹,這里的近50名留學生大多選擇出外旅游。因為他們并沒有春節(jié)回家團聚的習俗。由于對中國的名勝古跡早已心馳神往,一放寒假,大部分留學生就迫不及待地出外旅游了。不過,這里也有部分留守族。
昨日上午11時,伊斯米亞正準備去老師那里開小灶,記者攔住了他。伊斯米亞來自烏干達,去年由國家公派到湖南大學學習計算機。
雖然到中國已一年多,但他的中文仍然欠佳。當記者問他準備如何過寒假時,他淡淡地說“呆在學!薄!盀楹尾缓蛣e的留學生一樣出門旅游?”記者疑惑地問,而他已舉著手中厚厚的專業(yè)書籍,聳了聳肩膀,似乎表示學習壓頭,得趕著找老師開小灶呢。
四年時間轉(zhuǎn)瞬即逝,伊斯米亞希望好好利用假期充充電,學學漢語:“這里的冬天太冷了,而且出門也不熟。學校外事辦的老師邀請我去家里做客,到時我會和中國朋友們一起唱歌、跳舞、看電視,感受中國的過年氣氛!
各方態(tài)度
學校:讓留守族過好年
一份調(diào)查報告顯示,盡管寒假包含了中國人最為看重的春節(jié),但近年來,寒假不回家的大學生越來越多。據(jù)湖南大學學工部崔老師介紹,寒假留守學生主要為:家遠,回家花費大的,如新疆、西藏、內(nèi)蒙古等地來的學生;家庭經(jīng)濟貧困及利用寒假實習鍛煉、打工的學生,他們多通過勤工儉學方式解決自身困難,堅持學業(yè)。為此,大部分高校都安排專人值班,為這部分留守族提供后勤保障,讓他們在異鄉(xiāng)過上一個平安祥和的新年。
家長:期盼孩子回家過年
對于高校出現(xiàn)的“春節(jié)漂一族”,一些父母表示擔憂:“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親情觀念淡漠,我們對孩子也沒有其他要求,只希望他們逢年過節(jié)回家看看。不過,孩子大了,我們也不好管他。”
專家:尋找獨立別棄家庭
湖南師大社會學系的陳老師說,以前的學生寒假不回家大多是因為家庭困難,回去的花費較大;現(xiàn)在的學生不回家還有一個原因是家庭觀念太淡薄。他認為,獨立固然重要,但不能因此放棄家庭。
新報記者 林艷芳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