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區(qū) | 聊天 | 郵箱 | 建站 | 房產(chǎn) | 影視 | 求職 | 游戲 | 教育 | 短信 | 直播 | 廣告
首頁 > 教育頻道 > 教育新聞 > 正文  
滾動新聞
廣州一所小學安排五年級學生洗廁所引爭議
青島新聞網(wǎng)  2004-09-30 16:37:20 信息時報

頁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關閉

 

    白云區(qū)某小學因安排五年級學生洗廁所引發(fā)觀點碰撞 專家認為此舉對與不對關鍵要看出發(fā)點

    劉女士的女兒所在學校的五年級小學生要輪流清洗學校的廁所,學校稱此舉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意識,但家長們卻對此頗有看法,他們向記者抱怨,認為該項勞動不僅超出學生
的能力范圍,更影響身體健康。近日,記者采訪了解到,該校的做法在社會各界引起了一輪關于“應不應該讓小學生洗廁所”的大討論。教育專家認為,如果讓小學生洗廁所目的是培養(yǎng)他們的勞動意識和良好的道德觀念,由老師帶隊去做值得提倡。

  家長反映 孩子洗完廁所晚上吃不下飯

  一天下午放學回家,小芳說她和同學在學校清洗廁所了,廁所里很臭,她覺得很惡心,沒胃口吃晚飯。母親劉女士很緊張地問女兒,是不是因為犯了啥錯誤,要被老師罰洗廁所?女兒說,是學校不請清潔工了,所以清洗廁所的工作就由五年級各班輪流做,一天洗三次;六年級的同學則負責疏通學校的溝渠。

  劉女士聽后很氣憤,她認為,五年級的孩子只有11、12歲,抵抗疾病的能力都不強,廁所滋生著那么多的細菌,由學生掃廁所太不衛(wèi)生,弄不好還容易染上傳染病,嚴重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劉女士認為,學生清掃教室、操場等地,都是應該的,但清潔廁所的工作超過了學生力所能及的范圍,故不能讓學生來做。

  據(jù)了解,五年級部分家長都反映孩子回家出現(xiàn)反胃等情況,他們都不能接受讓小學生洗廁所的做法。家長們表示,他們希望每人交幾元錢,湊起來請個清潔工洗廁所,這個要求學校沒答應。

  記者調(diào)查 有人無所謂有人不愿干

  接到家長反映的情況后,記者來到位于白云區(qū)新市的某小學。在操場上,記者隨便問了幾個低年級的同學,大家都聽說了高年級的同學要輪流洗廁所。一名六年級的女同學表示,下午放學見過五年級同學清潔廁所,而學校的溝渠是他們的包干區(qū),他們都要輪流清潔。

  記者問如果換六年級去洗廁所,是否愿意去?該女生表示無所謂,因為是自己的學校,自己也在里面讀書。而幾個五年級的同學毫不猶豫地表示,不愿意清洗廁所。

  校方說法 意在培養(yǎng)學生勞動意識

  該校王副校長向記者坦陳,之所以安排高年級的學生清潔廁所,一來因為暑假里,在該校工作了三年的清潔工因個人原因提出辭職,加上學校經(jīng)費有限,新學期開學后便沒有再請清潔工了。二來,學校希望借此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意識,對于五年級學生來說,這個工作已經(jīng)是力所能及了。三年前,學校的廁所全部都由學生自己清潔的。

  王副校長告訴記者,學校的廁所都有自動沖水系統(tǒng),平時一般不會滯留糞便。學生掃廁所時都是用長長的塑料掃把,手腳根本不會直接接觸糞便;灑洗衣粉清掃廁槽內(nèi)壁的污漬,學生也不會接觸潔廁凈等含鹽酸的腐蝕性化學清潔劑。學生每天清掃一次,而每周由學校老師用鹽酸洗一次廁所。

  王副校長表示,決定讓學生洗廁所之前,學校是經(jīng)過慎重考慮、商量的。對于家長提議自愿捐錢請清潔工掃廁所,該校王副校長表示,學校嚴格執(zhí)行一費制,不能也不敢收家長其他項目的錢,還有些家長居然提出每天來學校代替孩子完成洗廁所的工作。

  主管部門 無硬性規(guī)定可與家長溝通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小學校的廁所到底應該由誰負責沖洗,各區(qū)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均沒有硬性規(guī)定。由小學生輪流清洗學校的廁所的情況在廣州小學比較少見。白云區(qū)教育局有關人士表示,學校應該召開家長會,跟家長做好溝通、解釋工作,把學校之所以組織高年級學生清掃廁所的目的、要求講清楚,希望這種教育理念能取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觀點對碰

  贊成

  小學生力所能及應提倡

  家住人民北路的羅小姐表示,學校的做法可行,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勞動和衛(wèi)生觀念,而且不存在勞動強度和危險問題。教室既然可以讓學生自己打掃,為什么廁所就不可以呢?更何況是有自動沖水系統(tǒng)的廁所?是學生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應該提倡,畢竟現(xiàn)在大部分的學生在家里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越長越嬌貴,根本不知道臟與苦兩字為何意。

  “家長溺愛,生怕孩子受一點點苦,居然提出替孩子到學校洗廁所,這是對子女不勞動的縱容!睂Π自茀^(qū)新市某小學的做法,海珠區(qū)鶴鳴五巷小學舒老師表示贊同。由于生活環(huán)境的不斷改善,現(xiàn)在子女的勞動觀念十分薄弱,家長認為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忽視了對子女勞動習慣的培養(yǎng)。舒老師建議,學校應準備洗手液,教育孩子打掃完廁所衛(wèi)生要洗手、洗臉。最好每天由班主任帶著學生去打掃廁所,并教會學生如何清掃廁所,樹立不怕臟、不怕累的思想。

  讓孩子學會尊重勞動成果

  工業(yè)大道中小學的一位數(shù)學老師表示,有些學生上完廁所,從來不會主動沖水,使得下一個來上廁所的感到十分不舒服,F(xiàn)在讓學生適當打掃一下自己使用的廁所,體會如果廁所不干凈帶給自己不愉快的心情,通過親身勞動的體驗,學生才會懂得尊重自己的勞動成果,繼而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并培養(yǎng)對所處環(huán)境的保潔意識。

  反對

  洗廁所有難度應請專人做

  海珠區(qū)萬松園小學徐副校長表示,他們讀小學的時候也要輪流洗廁所,然而,此一時非彼一時,掃廁所的技能對于學生日后的生存、發(fā)展以及工作都不是一定很必要的,畢竟不是每個人走上社會都找掃廁所的工作。所以,小學校不應要求每個學生清潔廁所,除非像以前上完一節(jié)《掏糞工人》的思想品德課,學生自愿的前提下,由老師帶領著大家掃一次廁所,體會課文內(nèi)容。

  東山區(qū)文德路小學鄭校長表示,學生應該進行一定的勞動鍛煉,但從衛(wèi)生的角度來說,讓學生清潔廁所比較令人擔憂。畢竟糞便也能攜帶傳染病細菌,而學生天性好動,尤其是男生,如果幾個男生在清洗廁所的時候,把沾滿糞便的掃把當武器,舉起來四處揮舞、追逐打鬧,糞便等臟東西極可能飛濺到學生的身上或臉上,不僅不衛(wèi)生,萬一得了什么傳染病,學校負不起責任。所以,清潔廁所還是找專業(yè)人士完成比較好,實在要鍛煉學生,則應每次由老師帶領、指導為好。

  易引起學生反感逃避勞動

  住在流花路一位即將做母親的江女士認為,家長把孩子送去學校是學習文化知識、培養(yǎng)良好人格及發(fā)展個性的。教育及鍛煉的手段多種多樣,如果學校采取的教育手段引起了學生的不愉快情緒,教育的目的不僅無法達到,學生可能會因此慢慢產(chǎn)生逆反心理,最終為了逃避參加某項工作或活動(如洗廁所)而不上學。白云區(qū)某校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意識,然而,學生及家長都已經(jīng)表示反感情緒,學校就應該考慮換個方式了,以免產(chǎn)生新的問題。

  專家意見 由老師帶隊指導洗廁所值得提倡

  廣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長陳冀京認為,廁所這個被遺忘的角落其實是一面鏡子,可以照射出很多人的真實臉孔。如果學校讓學生清潔廁所不是簡單的走形式,而真要鍛煉他們的勞動意識和觀念的話,就應該由老師帶領學生一起清潔廁所,同時針對種種不文明的入廁現(xiàn)象進行分析,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

  在廁所這種特定環(huán)境進行有針對性的說教,效果更好。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學會尊重,采取掃廁所的方式值得提倡。

  陳冀京表示,如果學校僅僅是因為教育經(jīng)費吃緊,給上級部門打報告申請經(jīng)費沒被批準,而不請清潔工,就應該由校領導及各位老師去掃廁所,而不是以讓高年級學生來做廁所衛(wèi)生的方式來消極應對。如果真如此,這個舉措的出發(fā)點是不對的,在管理上不應把勞動轉(zhuǎn)嫁到學生身上。

  他認為,其實很多學生在家不是不想做家務,而是家長不讓他們做。如果學校讓學生清潔廁所的出發(fā)點沒錯,還可以引導家長不要受“溫室觀念”的左右,在家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觀念。比如,每周讓孩子在家洗一次廁所等等。

  此外,陳冀京建議,各個學?梢試@“如果學校的清潔工生病了,要請一段時間的假,那廁所衛(wèi)生及校園綠化的工作該如何進行”等內(nèi)容,開展全校范圍的師生大討論,讓大家各抒己見提出應對措施。 (信息時報記者 湯南 實習生 廖秋桃)

特約編輯:張慶德

頁面功能   】【 小字】【 】【打印】【關閉

報業(yè)集團服務熱線為您提供飛機訂票、送票上門,電話:2871111】
  發(fā)表評論
 
內(nèi)容
 熱點資訊
·高尚住宅海韻華都熱銷中!!
·西安交大MBA青島招生開始啦!
·NIIT國際軟件工程師職業(yè)認證
·現(xiàn)代MBA聯(lián)考名師輔導班島城面授
·中嘉學校小學生英語周末班熱招中
·十一黃金周盛宴,將旅游進行到底
·百年活力激情涌動 青島嶗山礦泉水
·高級商務英語班/英語聽說強化班
·留學韓國名牌•適合工薪階層-華威
 

 相關鏈接:


 站 內(nèi) 檢 索

新聞網(wǎng)簡介 會員注冊 廣告服務 幫助信息 版權聲明 魯ICP證 000149

青島新聞網(wǎng)讀者留言板 值班電話:86-532-2933059,8673059 傳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