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區(qū) | 聊天 | 郵箱 | 建站 | 房產(chǎn) | 影視 | 求職 | 游戲 | 教育 | 短信 | 直播 | 廣告
首頁 > 健康頻道 > 熱點專題 > 正文  
滾動新聞
飯碗里的變化折射國民營養(yǎng)
青島新聞網(wǎng)  2004-09-26 21:17:58 

頁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關閉

 

    國民營養(yǎng):飯碗里的變化

    仔細想想,無論是哪個時代,社會的安定、人民的富足,最初的變化一定始于一只碗里的東西——吃的,它決定了百姓能否安居樂業(yè),它直接影響人民體質的好壞。

    國家發(fā)展的千里之行,就始于這么質樸的
國民營養(yǎng)“足”下。

    新中國建立以后,一共歷經(jīng)了四次大的營養(yǎng)調查。巧得很,這四次調查,都正踩在歷史發(fā)展的節(jié)點上,所以因此得來的數(shù)據(jù),不但科學,而且具有代表性,有濃重的時代特點。

    第一次營養(yǎng)調查是1959年,此前的營養(yǎng)史是不完整的空白頁——沒有全國意義上的全面營養(yǎng)調查,也就無從了解那時全國人民碗中內容如何。但史無前例的第一次調查卻讓今天的我們看到了三年困難時期饑饉的陰影:細米精面定量供給,五谷雜糧為主,植物性食物為主。而當時的營養(yǎng)病都有著當時食物不足且流通不暢的特色:以吃玉米為主的地區(qū)出現(xiàn)賴皮病,吃米的地區(qū)多缺乏維生素B1等,北方的孩子有佝僂病,而從東北到西南,不論地域出現(xiàn)了硒缺乏癥——克山病。

    2060千卡的平均每人每天攝入熱量,證明那是個食物中“沒油水”的時代,農村居民很少吃,城市居民每月每人或2兩或半斤——100克或250克,拿個瓶子就可以把全家的油買回家去。

    1982年,改革開放之初。第二次營養(yǎng)調查告訴我們,全國人民可以吃飽了。當時全國平均每人每天的能量供給近2500千卡,這是個在四次調查中處于峰值的數(shù)字,一方面可以證明人民已經(jīng)不太愁果腹之物,另一方面,隱在后面的內容是,那時的體力勞動量很大,而工業(yè)機械化程度低,人民都很能吃。

    1992年我國營養(yǎng)調查數(shù)據(jù)表明,全國城鄉(xiāng)間膳食結構變化總體趨勢一致但差別仍然較大:全國平均每人每天攝入熱能2328千卡,城市居民高于農村居民約100千卡;平均每人每天消費蛋白質68克,城市比農村多消費11克;城市人口消費的糧食較少,而動物性食物遠多于農村人口。

    進入21世紀,全國平均每人每天攝入熱能繼續(xù)微量下降。這個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劃起,熱量呈拋物線型的曲線可以證明一些新情況,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中國人的水果蔬菜攝入量大起來,體力活動減輕,人們不需要每天吃進那么多熱量了。

    碗里的內容與時俱進,但也不全是喜訊。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雖有“瓜菜代”,但吃雜糧頗為符合營養(yǎng)原則,現(xiàn)在中國人的碗里過于精細了:雜糧和薯類的攝入至少下降一半以上。而且,廣大農村的營養(yǎng)雖有改進但并不如意。農村中至少還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孩子因為營養(yǎng)問題而導致生長發(fā)育遲緩。

    2003年,我國平均期望壽命已從新中國成立前的35歲上升到71.4歲。首都北京居民人均期望壽命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52.8歲,達到2004年的79.62歲,主要健康指標已躋身發(fā)達國家的平均水平,處于國內前列。

    各方面條件的改善都是壽命延長的原因。國人健康水平的提高,自然與各家各戶品種豐富的飯碗密不可分。(新華社北京記者 朱玉)

特約編輯:STREAM 

 

[天天健康]   [保健養(yǎng)生]    [心理人生]    [美容健身]   [性福同行]    [李博士信箱]


頁面功能   】【 小字】【 】【打印】【關閉

報業(yè)集團服務熱線為您提供飛機訂票、送票上門,電話:2871111】
  發(fā)表評論
 
內容
 熱點資訊
·西安交大MBA青島招生開始啦!
·NIIT國際軟件工程師職業(yè)認證
·現(xiàn)代MBA聯(lián)考名師輔導班島城面授
·中嘉學校小學生英語周末班熱招中
·十一黃金周盛宴,將旅游進行到底
·百年活力激情涌動 青島嶗山礦泉水
·高級商務英語班/英語聽說強化班
·留學韓國名牌•適合工薪階層-華威
·瑪嘉烈牽手肯德基熱推正宗葡式蛋撻
 

 相關鏈接:


 站 內 檢 索

新聞網(wǎng)簡介 會員注冊 廣告服務 幫助信息 版權聲明 魯ICP證 000149

青島新聞網(wǎng)讀者留言板 值班電話:86-532-2933059,8673059 傳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