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代表團運動員李劍飛18日在雅典殘奧會男子射擊P1-10米氣手槍SH1決賽中,以663.8環(huán)的成績奪得金牌。這是中國代表團在本屆殘奧會上奪得的第一枚金牌。
同樣是在2004年雅典運動會,同樣是奪得運動會的首枚金牌,同樣是一槍打出的“開門紅”,然而李劍飛卻沒有獲得杜麗奪得首枚金牌后的榮耀與掌聲!放眼
本屆殘奧會的前段情況,我們不能不得承認:與剛剛結(jié)束的雅典奧運會相比,我們冷落了正在雅典舉行的殘奧會!沒有了24小時在線的全程轉(zhuǎn)播,沒有了大幅的專版報道,沒有了凝聚人氣的短信抽獎活動……,連運動員組隊出征、參加開幕式的情況也只是作次要而簡短的報道;充斥于版面的仍是劉翔準備出國訓練、足協(xié)掌門換人等消息。如此狀況,怎能說我們努力創(chuàng)造了殘疾人無障礙生活環(huán)境?這種心理上的冷落,怎不是另一種“障礙”?
一位殘疾人運動員面對記者的話筒,動情地說:不要給我們特殊的待遇,請給予正常運動員的鼓勵和掌聲,我們就心滿意足了。面對這并不過分的底線要求,我們都該臉紅懷愧!
每個站在國際競技場上的運動員,他們都有一顆滾燙的報國心,他們都想為祖國和人民爭得榮譽。雖然是坐在輪椅上,可舉重運動員張海東進場時拼命把國旗高高舉起,好讓全場的人都能看見五星紅旗;雖然在異國他鄉(xiāng),可在雅典殘奧會開幕式前,等待入場的中國殘奧代表團230人集體唱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歌唱祖國》和《團結(jié)就是力量》,感染了其他國家的運動員……。這一個個身懷殘疾的赤子,他們卻擁一顆顆并不殘疾的中國心,我們有什么理由冷落他們,不給予他們以足夠的鼓勵和獎勵?
誠然,殘疾人只占全部人口的一小部分。但,作為政府、政府的媒體,應該給予殘奧會以應有的重視,多辟些宣傳的窗口,多給些鼓勵和獎勵,以此來引導全體民眾關愛殘疾人,從看得見的設施,至看不見的心理,都對殘疾人來個一路綠燈——無障礙!以此向世界宣告:2008年的北京向世界人民敞開胸懷——包括殘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