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學生要在課堂上大大方方地學“愛情”了。
從昨天起,上海50所中學初三學生開始使用的語文實驗教材中,首次設立了“愛情單元”——“愛情如歌”。整個單元所選擇的7篇文章全部圍繞“愛情”這一青春期最為敏感的話題展開。
此舉一出,爭議便來:個別老師疑惑課堂教學如何組織,許多家長
擔心會引導學生早戀。
篇目選擇
展現(xiàn)愛情多角度
這本設置“愛情單元”的語文教材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該教材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范守綱教授告訴記者,這個單元大約需要8至10課時,包括兩篇必讀文章:蘇霍姆林斯基的《給女兒的信》和舒婷的《致橡樹》;3篇選讀文章:普希金的《致凱恩》、蘇童的《老愛情》、夏洛蒂·勃朗特的《因為我們是平等的》;另外的兩首詩歌:公劉的《只有一個人能喚醒它》和秦觀的《鵲橋仙》供學生課外閱讀。
范守綱教授說,“我們設立這個單元,就是要多角度告訴中學生愛情是什么。比如《給女兒的信》,說明了愛情的內(nèi)涵是什么;《因為我們是平等的》則說明愛情需要相互尊重。把這么多描寫愛情的名篇集中在一個單元,是為了讓教材更貼近中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幫助他們了解人類最美好的情感。”
除了這7篇,在本單元的最后部分還有一個活動內(nèi)容——“愛情,心中的玫瑰”:組織學生把自己認為最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作為剪報收集起來,并寫出自己的評論。另外,這一單元還安排了學生討論,讓學生對目前的早戀、網(wǎng)戀現(xiàn)象說出自己的看法。
編者初衷
引導孩子識愛情
范守綱教授告訴記者,編排這本設置“愛情單元”的課本,在全國應該算是個首創(chuàng)。
多年從事教育研究的他認為,中學教材的編排應該結(jié)合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按照學生的視野來編排!斑@次我們的愛情單元安排在初三的課本中,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在生活中大量接受愛情作品,包括影視、小說等等。另外,在生活中,青春期的萌動也使他們開始關(guān)注這方面。由于這些原因,學生自然就有了了解愛情的愿望,也開始對愛情有自己的思考。但是,學生并沒有和家長、老師正面討論這方面問題的習慣和機會,在愛情認識上他們確實需要正確、及時的引導。”
首次試講
學生說“愛”挺羞澀
從這學期開始,這本設置“愛情單元”的教材開始在上海的50所中學首次使用。“愛情單元”為初三語文課本的第二單元,雖然現(xiàn)在還沒有講授到這一進度,但在假期中,華東師范大學第一附屬初中就用這一單元上了一節(jié)實驗課。
“那節(jié)實驗課是我安排的,我想提前看看學生對此的反應!狈妒鼐V說,“實驗課老師是臨時安排的,學生也是臨時組織的。教材一發(fā)下來,學生都特別感興趣。上課的時候,大家都盯著老師一字不漏地聽。在發(fā)言的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都挺羞澀,叫他們公開表達對愛情的看法時,他們還有些不習慣,但對于別人的發(fā)言,大家又都特別關(guān)注,特別想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想的!
據(jù)說,上海的一位學生因為學校不使用該實驗教材,他還專門去書店買了一本。
北京學生
這樣的教材太好了
對于上海語文課本中的“愛情單元”,北京初三學生特別感興趣。一個15歲的男生告訴記者:“愛情,每個中學生都特別想知道,但確實是沒有人和我們直接地討論過,我從來都沒有和我爸爸、媽媽正面說過這些。對于愛情,網(wǎng)上、電視上有很多,我們都不知道該相信什么。這樣的教材太好了,我們什么時候能擁有呢?”
老師家長
會不會適得其反
北京一位語文老師告訴記者:“對愛情的思考,是中學生青春期的正常表現(xiàn)。與其‘堵’,不如以教學的形式正確疏導!
但西城區(qū)某中學語文老師對此教材表現(xiàn)出他的擔心:“在課堂上公開講授愛情,不知道課堂紀律會怎么樣。另外,集中講述這么敏感的話題,這給語文的教授加大了難度。如果講不好,效果很有可能適得其反!
對于課本中出現(xiàn)的“愛情將成為賦予生命的永不衰退的使人類世代相傳的紐帶”之類的話語,家長們說法不一。有些家長認為這樣的內(nèi)容說出了自己不好意思說的話。但更多的家長還是擔心這些對愛情的謳歌會不會導致自己的孩子早戀。一個初三女生的家長說,“我覺得開設愛情單元毫無必要。這些愛情的范本學生完全可以從其他方面獲得。學生還是應該以學業(yè)為主,專門在課堂上來講授愛情顯得有些不倫不類,甚至會引導一些不想這方面事情的孩子會專想‘戀愛’!
本版撰文 晨報記者 代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