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最近一期《瞭望東方周刊》報道,自6月23日國家審計署審計報告發(fā)布已近一月,盡管有高層領導的明確態(tài)度,但是審計者與被審計者之間的微妙關系依然耐人尋味。《瞭望東方周刊》記者采訪有關部門以及專家學者,試圖為“審計風暴”暫時畫一個“句號”,卻感到很難畫出。
據(jù)國家審計署一位官員說:盡管有的
部委在媒體上有一些不負責任的說法,但是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申請行政復議和訴訟的。筆者的理解就是,問題部委對審計署的審計報告是認可的,也就是說他們是有問題的。
給國家審計署審計出的問題畫一個“句號”,那是“問責風暴”,這需要一個過程,因為需要紀檢監(jiān)察以及司法機關的調(diào)查認定后才能進行。但是給“審計風暴”畫一個“句號”,并不需要太長的時間!皩徲嬶L暴”已近一月,問題部委為何不愿正面應對?中央黨校辛鳴博士認為,“這些部委遲遲不表態(tài),從表達技巧上來說是有一定道理的。一般來說,第一個表態(tài)的人,他的風險比較大”,“這種沉默對有些部門、單位可能確實帶來安全,但是對我們整個政府的形象,損害是相當巨大的”。
表面看,這些問題部委遲遲不表態(tài)是為了部門利益,但我看他們也存有僥幸心理,或是做些小動作,或是積極進行整改,掩蓋問題或消滅問題。我們不反對整改,問題部委也應該積極進行整改,這也是正確應對審計的一種態(tài)度。但是問題部委也必須清楚,對審計出的問題應對表態(tài),既是對審計署的回應,又是在挽回部門影響修補政府形象,這也是不可或缺的。
6月28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對審計署的工作明確表態(tài)支持,他要求國務院各部門和直屬機構要帶頭遵守審計法,對國家審計署在審計中央財政預算和其他收支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要認真整改,堅決糾正,對違法違紀人員要追究責任,嚴肅處理。一些問題部委不愿正面應對審計問題,還有另外兩個原因:一是不以為然,反正是政府部門,花的是國家的錢又沒有裝進自己的腰包;二是故意抗上,反正是有問題早晚要被追責處理,能拖一天是一天。
作為公民,我們不僅希望看到“審計風暴”,更希望看到審計之后的“問責風暴”。但是目前,“審計風暴”都難以畫上“句號”,公民又怎么敢期待“問責風暴”呢?希望那些問題部委一要正確應對審計署的報告,二要積極進行整改。對那些已經(jīng)出了問題,但又不愿正面應對,大有“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問題部委負責人,國家應該采取一些應對措施,先讓他一邊“休息”去,以免延誤解決問題,以免給政府造成更壞的影響。(張魁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