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近年來遼寧省腐敗大案頻發(fā)。由中紀委查處的遼寧省副省長劉克田案最近也有了重大進展,劉克田新近交待的受賄名單又牽扯到省內的一批廳局級干部。引人注意的是,劉克田等腐敗大案就發(fā)生在轟動全國的“慕、馬”案之后,而被認為是典型的“頂風作案”。
官員們前仆后繼走上被告席的背后,暗示著前車之鑒對于后繼者并未起到應有的警醒和預防功效。應當說,我國并不缺乏反腐的決心,上至中央下至地方的各級領導在不同的場合不斷重復著對腐敗的打擊決心。實踐部門也通過逐年攀升的查處腐敗犯罪的數字昭示著他們對其法律職責的努力踐行。在承認這些成績的同時,也必須看到,一是對腐敗的打擊和預防仍未滿足民眾的預期,二是確有相當數量的腐敗犯罪仍隱藏于民間而并未得到應有的懲罰。所謂“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不過是人們的善良意愿。
筆者并不愿以此否定國家反腐的決心和信心,唯愿站在現實的基礎上去探究“前腐后繼”現象的本源。于體制層面,欠缺有效監(jiān)督(包括法律監(jiān)督在內)的權力必須催生貪婪的心魔,不解決監(jiān)督的有效性而試圖讓每一位官員保持高風亮節(jié)幾乎是不可能的。你不見那些個貪官們神采飛揚,羨煞旁人,立馬退而結網與“迷途知返”者絡繹于途,后來居上且青出于藍者層出不窮,巨案由此連連。從“59歲現象”到“39歲現象”再到“26歲現象”,官階越來越高、金額越來越大、年齡越來越小,且日益呈現出專業(yè)化、集團化、年輕化、及網絡化的趨勢!
這一現象的背后是腐敗的風險系數過于微小,而既得利益卻難以抗拒。法家先祖韓非子曾在楚國南部的麗水河邊問一位盜采金砂者:“如果把天下都給你,可是要把你殺死,你肯嗎?”采砂人回答說:“天下最蠢的人也不會答應的!
又問:“金砂比起天下來差得遠呢,同是死罪,為何要冒著被分尸的危險來盜采金砂呢?”采砂人答說,“因為采金砂不一定會被捉到呀!”
韓非感慨于此,告誡秦王說,立法應如澗谷。很少有人跌落于萬丈深淵,這是因為無論是誰,只要他走到澗谷之前就能強烈地感受到,一旦失足便絕無生還的可能,因此他們人人都會依其理性而選擇望而卻步。意大利法學家貝卡利亞說得更直白:“刑法的本質不在刑罰多么嚴厲,而在于刑罰的不可避免!
于當前的反腐形勢而言,決心的宣示和制度的創(chuàng)新固必不可少,更大程度地提高腐敗分子的風險系數則是當務之急。反腐部門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罰代刑。凡此種種,不予重視并加以解決,最終的結果只能是致使公眾對法治喪失信任,使法律失去人民的依靠歸屬,助長腐敗分子的僥幸心理,刺激其犯罪決意一而再、再而三地形成。
反腐敗也應堅持不懈。不管經濟潮起潮落,不管刑事政策如何翻來覆去,有腐敗就得打、有貪官就要抓,這是法律賦予反腐部門的神圣職責。也許是長期的“運動治國”使我們在專項行動之外的日子里放松了反腐的神經,導致了平日工作的懶散和得做且做。“反腐風暴”的高壓態(tài)勢必須轉化為反腐部門的日常工作常態(tài)。胡錦濤總書記年初特別強調,“對腐敗分子,發(fā)現一個就要堅決查處一個,絕不能姑息,絕不能手軟”。其意義,也許正在于此。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