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唯一水下考古博物館落戶青島藍谷,建成后將填補水下遺產展示平臺空白
全國唯一水下考古博物館今年開建
博物館落戶藍谷 建成后將填補水下遺產展示平臺空白
5月30日,記者從青島藍谷管理局獲悉,國家海洋考古博物館(青島)工程項目經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批準,取得了《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目前,建設單位已根據選址意見書相關要求,完成了規(guī)劃建筑設計方案,計劃今年開工建設。根據國家文物局意見,國家海洋考古博物館正式落戶青島藍谷,是全國首家在北京以外落戶、由國家文物局直接管理的“國字號”博物館,也是全國乃至全球唯一的國家級海洋考古博物館,集收藏、研究、保護、展示、教育、交流于一體,建成后將填補國家級水下遺產展示平臺空白。
首家水下考古博物館落戶藍谷
5月29日,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對國家海洋考古博物館(青島)工程項目進行了規(guī)劃公示,項目位置在青島藍谷觀山路以南、問海路以北、銀海一路以東區(qū)域。
國家海洋考古博物館(青島)工程項目效果圖。
記者從青島藍谷管理局了解到,2022年8月,青島市人民政府與國家文物局簽訂協(xié)議,選址在藍谷鳳凰山組團建設國家海洋考古博物館(青島)項目。這個項目是全國唯一的水下考古博物館,也是全省第一家“國字號”央地共建博物館,建成后可以填補國家級水下遺產展示平臺空白,增強國家海洋文化展示底蘊,有效集聚、展出全國海洋考古資源,擴大城市文化旅游吸引力。
國家海洋考古博物館作為首家“國字號”的專業(yè)水下考古博物館,其功能定位是集中展示我國海洋考古歷史、考古成果和悠久海洋文明史,體現(xiàn)國際性、專業(yè)性、互動性的國家級綜合性海洋考古博物館。在具體使用上,將以展覽展示、公眾教育為主,科研為輔,展現(xiàn)中國水下考古和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的工作歷程和豐碩成果,向公眾傳播和普及水下考古、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知識。
珍稀出水文物將永久展出
2024年1月30日,國家海洋考古博物館(青島)項目取得了青島市發(fā)改委工程項目建議書的批復。根據青島市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公示的《“十四五”時期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入庫項目清單》顯示,位于青島藍谷的國家海洋考古博物館入選其中。目前,建設單位已根據選址意見書相關要求,完成了規(guī)劃建筑設計方案。
記者了解到,這是全國首家在北京以外落戶、由國家文物局直接管理的“國字號”博物館,也是全國唯一的國家級海洋考古博物館。項目建成后將有效集聚全國海洋考古資源,全國大量的珍稀出水文物將在該館內永久展出。與此同時,依托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將設置國家考古研究中心展區(qū)、水下考古修復展區(qū)、水下考古巡展展區(qū)、青島海洋考古展區(qū)四大展區(qū)。對于深入挖掘海洋文化內涵,豐富海上絲綢之路節(jié)點城市文化載體,助力海上絲綢之路聯(lián)合申遺,以及重要海洋遺址考古工作,打造海洋文化交流傳播橋頭堡等也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鏈接 /
藍谷擁有3家頂級博物館
作為“博物館之城”,青島擁有100多家博物館。在青島藍谷轄區(qū),就擁有3家頂級博物館,分別是山東大學博物館(青島)和即將開建的國家海洋考古博物館(青島)項目,以及中國(國際)礦晶科技博物館。
山東大學博物館(青島)是國家一級博物館,也是全國高校單體建筑面積最大的博物館。作為全國唯一位于高校里的考古文博類國家一級博物館,館內現(xiàn)有藏品主要包括文物、現(xiàn)代書畫和動植物標本,其中以考古出土文物最具特色。2021年5月,山東大學博物館(青島)正式對外開放。
中國(國際)礦晶科技博物館位于藍谷核心區(qū),共收藏有世界各地礦物標本5萬多件,來源遍及南北美洲、非洲、亞太地區(qū)等礦區(qū)。通過聲、光、電、氣以及動感軌道火車等技術的綜合運用,再現(xiàn)地下礦山的真實場景,讓參觀者零距離體驗礦物寶石的開采、切割、打磨、鑲嵌過程。(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康曉歡 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