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甘蔗成熟的季節(jié),相關(guān)檢測人員會用錘度計來測量甘蔗上部、中部和下部不同節(jié)間的汁液密度,以此換算成含糖量。
如果上部比下部的糖分少很多,則甘蔗還未完全成熟,需要再等待一些時日;如果上部和下部差異不大時,則甘蔗已經(jīng)完成了糖分積累,完全成熟了,可以用于制糖了。
所以通常來說,甘蔗的底部比頂部更甜。這是因為在甘蔗生長過程中,糖分是通過光合作用生成的,并從頂部向下運輸和儲存。因此,靠近根部的底部甘蔗積累了更多的糖分,吃起來會更甜。
此外,甘蔗如果在成熟后不能及時收獲,或收獲后未及時處理,甘蔗也會發(fā)生“退糖”,即甘蔗糖分降低的現(xiàn)象。
這是由于甘蔗的節(jié)上長有芽,每個芽都能長成新的甘蔗苗,這也是甘蔗無性繁殖的主要方式,如不及時處理,甘蔗莖中儲存的糖分又用于甘蔗芽的生長了,甘蔗莖自然就不如之前那么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