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是山東濰坊的一個縣級市,是龍山文化、海岱文化、齊魯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俗語所言:“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表述的是只有根植于火熱生活的藝術創(chuàng)作才能有血有肉,才能夠高度凝練地反映時代、感召未來。藝術與生活的關系,以創(chuàng)作者的眼光,揭示出二者密不可分的“孿生”血脈。
????由此可見,二者的水乳交融已然打動人心。那么,如果將二者擺布為渾然天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這樣的快意,會是何等的美麗呢?
????這并不是一種憑空的想象,也絕非僅是“世外桃源”的理想。在高密民間,百姓藝術地生活和生活的藝術并無明顯分界,在當地老百姓看來,藝術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藝術。年畫在他們拍打的節(jié)奏中信手拈來;他們勞動時的隨口一喊,喊出了一曲“一聲直入青云去,多少悲歡起此時”的高密茂腔;他們也“和稀泥”,獨到之處是將“稀泥”和得如此有模有樣;人們將聶家莊泥塑或展覽或擺放,或當做禮品饋贈友人或視為珍寶進行收藏,總之是以奇思妙想讓泥巴登堂入室;在賀知章的筆下,有“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之說,而高密剪紙正可謂“不知剪紙誰裁出,自古魔剪出高密”。心靈方能手巧,在高密,紙張被賦予生命,由此,一座縣城的文化要素也充滿了生命張力。
????這就是高密的民間“四寶”,自原汁原味的勞動生產中來。這是何等的心性,才能將原本的枯燥幻化為情調?于是,生活與藝術的彼此不分性,借助智慧和才能,才變得如此交相輝映。
????在高密,將生活藝術化,將藝術生活化,不僅表現在民間“四寶”上,還以“高密三賢”為表現形式?!案呙苋t”齊相晏嬰、漢代經學大師鄭玄和清代大學士劉墉皆誕生于此。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山美、水美莫若人美。美麗高密,不僅是人的美麗心靈所締造的美麗人文,更是優(yōu)秀的思想結晶物化而成的藝術化的生活。
????一方能將勞動生產延伸為藝術種類的水土,一個于勞動生產過程中將這些藝術創(chuàng)造信手拈來的小城,他們的生活就是藝術,他們的藝術正在改變著更多人的生活。生活與藝術,早已濃得化不開,于陶冶心性、于開化民智、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于涵養(yǎng)文明而言,皆是美麗之中的大美。來到山東濰坊,白浪河水泛起的漣漪將人們的向美之心攪動得浮想聯(lián)翩,峽山生態(tài)經濟發(fā)展區(qū)大片大片的綠色和在此棲息著的鳥兒讓這個現代化國家級可持續(xù)發(fā)展實驗區(qū)成為一幅水墨丹青畫……美有千百種,像濰坊百姓這樣,生活與藝術相融、藝術與生活相通的尋美方式,或為新時期美麗山東的另一種講述。(丁琪)
上一篇:深化文化建設 堅持真恒實新
下一篇:江北水城美麗源自對民生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