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五條”公布后,針對二手房交易征收差價20%個稅的政策,網(wǎng)上傳出了多個版本的避稅攻略,并被瘋狂傳閱。那么,網(wǎng)上盛傳的所謂買二手房避稅的五大奇招,也可以稱作“避稅五招”是否可行,存在什么樣的法律風險?昨天本報記者采訪了北京兩位資深法官。兩位法官表示,“避稅五招”不僅不靠譜,而且都存在極大的法律風險。
網(wǎng)友總結(jié)出的買賣二手房避稅第一招,是父母先將房子過戶給兒女,再以兒女名義賣房避稅。
第二招是簽陰陽合同,做低交易價格;第三招是虛假訴訟,借司法判決過戶;第四招是假離婚假結(jié)婚;第五招是過戶給公司。
法官對這幾招作出點評表示,這些招數(shù)均存在極大的風險。
比如父母將房子過戶給兒女,房山法院的盧濤法官稱這一招存在四個方面的法律風險。如果子女將房子賣掉后不給老人賣房款,老人可能面臨無房可住的困境。其次,如果遇到子女離婚等家庭變故,房子有可能作為子女的夫妻共同財產(chǎn)進行分割。第三,如果遇到子女在外面有債務糾紛,房產(chǎn)可能會被法院查封甚至強制執(zhí)行。最后,如果父母將房屋過戶到子女名下而子女不能及時處置,遇到子女購房就會因為名下有房而受到限購政策的影響。
就簽訂陰陽合同這一招,法官表示,從法律上說,陰陽合同目的是逃避國家稅收,其本身就是非法的,一旦買賣雙方出現(xiàn)糾紛起訴到法院,法院不會保護假合同約定的內(nèi)容。此外,按照目前所有稅費都由買房人承擔的市場“潛規(guī)則”,買房人用陰陽合同在這一次買房時少交了稅,但是如果買房人再將所購房屋出售時,會因為第一次交易合同價格畸低而面臨再次交易的差價更大,需要交納的稅費更多。
再有,目前稅務部門對交易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價格成交的二手房要進行價格評估,交易雙方必須按照評估價格進行稅費征繳。因此,陰陽合同規(guī)避個稅的目的很難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