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2月1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將正式卸任,結束四年的國務卿生涯。對于她而言,這是算作與政壇永久的告別,還是只是稍作休憩,為2016年卷土重來蓄勢待發(fā)?無論最終如何選擇,希拉里已經擁有了她人生的輝煌時刻。一位女性,20年來能始終活躍在美國政治舞臺上,這本身已是一種傳奇。
作為美國國務院的主導,國務卿不僅在美國的外交事務上,而且在其內政事務上均扮演著舉足輕重角色。自美國獨立建國起至今出任的67任國務卿中,只有3位為女性。然而,盡管她們人數少,但她們不僅為美國的政壇上增添了一抹屬于女性獨有的亮色和魅力,在任期中的表現亦因其女性而格外備受矚目。
希拉里:曾是“第一夫人” 被譽為“勞模國務卿”
1月23日,希拉里最后一次以美國最高外交官的身份出席國會聽證,就班加西領事館遇襲案進行說明。在參眾兩院議員唇槍舌劍的輪番質詢之下,這位“鐵娘子”難得一見地哭笑怒罵,展現了其真性情的多個側面。這起聽證會也被認為是希拉里的“政治謝幕”,她那像離職演說一樣的講話再一次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直以來,希拉里·克林頓都是美國政壇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在她人生的數十年中,經歷了律師、第一夫人、國務卿等不同的身份變化,而她的表現也似乎總是游刃有余。
1947年,希拉里出生于美國芝加哥的一個富商家庭。年輕的希拉里學業(yè)優(yōu)異,于1973年獲得耶魯大學法學博士學位。此后,希拉里開始了自己的職業(yè)律師生涯,并曾兩度當選“全美100位最具影響力律師”。
隨著克林頓1993年入住白宮,希拉里也成為了美國“第一夫人”。在8年白宮生涯中,希拉里積極參與政事,負責國家醫(yī)療保健改革,還推動國會通過國家兒童健康保險項目等。輿論普遍認為,她是美國歷史上最有實權的第一夫人。
2008年,希拉里競選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落敗后,被奧巴馬任命為國務卿。就任以來,希拉里“賣命工作”,成為美國歷史上訪問國家最多的國務卿,被外界稱為“勞?!?。據統(tǒng)計,她任內訪問過112個國家,行程達到近一百萬英里。就在卸任前不久,她的受歡迎程度創(chuàng)下新高(67%),遠超副總統(tǒng)拜登(48%),而她在民主黨中的支持率甚至高達91%。
美國一家政治新聞網評論稱,希拉里4年任期堅定地推廣美國價值觀,恢復國際上對美國的信心,強有力地維護了美國利益。她的“明星力量和能力”激發(fā)全球各地人士的想象力,證明了美國外交復興和信用修復。
對于希拉里離任后的去向,外界一直猜測她是否會在2016年參選總統(tǒng)。希拉里表示,自己“一直在美國政治的最高層生活”,現在希望離開公共領域,恢復正常生活。不過,民主黨內的同事已經暗示希拉里應該出馬競選,有參議員對她說,“你不會輕輕地從世界舞臺上離開?!?/p>
希拉里用謝幕秀吸引世界 比新任國務卿更受關注
美國參議院29日高票批準克里擔任下一任國務卿,而就在同一時間,現任國務卿希拉里則在全世界的觀眾面前上演“謝幕秀”,在“全球市鎮(zhèn)采訪”活動中回答來自全球各地、“甚至南極洲”的問題。國務卿生涯進入倒計時的希拉里仍然像過去4年一樣強勢、“充滿活力”。她通過美國國務院網站公布的政績令人咋舌——4年出訪行程相當于繞地球38圈還多。支持者稱贊她有“精力旺盛、能力卓絕”,反對者則尖銳地說她是“逍遙法外的兇手”。直到最后一刻,關于她的爭論還那么火爆。
美國國務院網站則推出“國務卿之旅”的專欄,用數字盤點希拉里的政績,稱她是“美國歷史上最能跑的國務卿”。該網站的文章稱,希拉里任內做了很多事,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希拉里打破了很多紀錄。2012年7月希拉里出訪芬蘭,打破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訪問98個國家的紀錄。到卸任前,希拉里共訪問112個國家,平均每年訪問28個國家。
美國《大西洋》月刊稱,作為美國的最高外交官,希拉里在空中飛行的時間幾乎和在地面上一樣多。這4年中,她出訪的總里程達到956733英里,相當于繞地球38.42圈。有出訪任務的天數總共有401天,超過了1年。
“過去4年,希拉里在美國的外交政策中,一直是位精力旺盛、能力卓絕的管家。她在政治生涯中一直在蛻變,即使在美國以外的國家也贏得了廣泛尊敬?!庇督鹑跁r報》對希拉里贊不絕口。俄羅斯《觀點報》卻說,希拉里在對外政策上雖然強勢,但收效不明顯,還將俄美關系搞得一塌糊涂。德國《每日鏡報》說希拉里恐怕是世界上走得最多的外交家,這次對國務卿說再見,也許只是這位集議員、第一夫人、國務卿等榮譽于一身的鐵女子的一次短暫的休息。 希拉里卸任美國務卿 欲與世隔絕思考人生
作為在《福布斯》2012年最有權力女性排行榜名列第二的女人、可能在2016年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女總統(tǒng)的人,希拉里已經表明不會在奧巴馬的第二個任期續(xù)任國務卿。
有人找希拉里參加活動,但被她拒絕,還被告知在2013年4月或5月前都不要邀請她出席活動。
希拉里的一些朋友說,她和丈夫克林頓可能會在紐約漢普頓或紐約州北部買一間房子。此外,她將恢復在過去4年沒時間做的一些個人日?;顒?,例如運動。去年夏天,她為了在忙碌的日程中找到時間運動,只能選在清晨6時游泳。
希拉里的一些前助手說,她可能會暫時到克林頓基金會工作。這么一來,她能夠為那些跟隨她的助手找到棲身之所。
希拉里也必須有固定的收入,以維持卸任后的生活及工作開銷,例如維持一個助手團隊和乘搭私人飛機出國。
加入律師行、投資銀行或私人股權投資公司,或者為其他國家提供地緣政治風險咨詢,能夠為希拉里帶來豐厚的收入。不過,這些工作對個人政治前途沒有太大的幫助。
由于希拉里仍有可能放眼2016年的美國總統(tǒng)選舉,因此她未來4年的計劃必須對個人政治前途有所貢獻。
為女性爭取權益向來是希拉里的工作重點之一,所以她可能繼續(xù)往這方面發(fā)展。此舉也有利于她的政治前途。
此外,一些著名機構也邀請她加入,包括擔任耶魯大學校長和索羅斯基金會主管。
奧巴馬罕見與希拉里聯合受訪 直言不舍其離職
據美國媒體26日報道,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與即將離任的國務卿希拉里25日罕有地聯袂接受媒體訪問,期間奧巴馬盛贊希拉里,形容對方是美國有史以來“杰出的國務卿之一”,直言不舍得希拉里離開。幕僚則表示,奧巴馬只是借機會感謝希拉里,并非為傳言中她4年后的競逐總統(tǒng)公開表示支持。
奧巴馬與希拉里當天在白宮接受節(jié)目訪問,訪談過程中,主持人問奧巴馬為何破例,奧巴馬回答說想借機會多謝希拉里,美國在外交方面的很多成績“都是她努力的結果”,國民日后回顧會發(fā)現,希拉里的歷史地位不同凡響,自己當然希望對方留任,但希拉里過去4年奔走全球,需要休息一下也無可厚非。
而希拉里在談到主掌國務院的4年經歷時說,當年她與奧巴馬在民主黨總統(tǒng)提名初選中斗得難分難解,外界或者無法想象兩人合作,不過選舉總有輸贏,兩人都愿為國家效力,因此不會計較。
由于奧巴馬對希拉里的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外界揣測這可能是奧巴馬為希拉里4年后問鼎白宮表示支持。對此有幕僚解釋說,奧巴馬這次講話,目光放在過去4年,而不是未來4年。 總統(tǒng)在前,國務卿在后
2012年11月19日,美國總統(tǒng)專機“空軍一號”在金邊機場降落。希拉里和奧巴馬并肩走出艙門,面帶微笑地向停機坪上的等候人群揮手致意。然而,當他們走下舷梯時,她稍稍收了一點腳步,有意讓總統(tǒng)先行,自己錯后一個身位。
這就是希拉里。盡管她曾經與奧巴馬是旗鼓相當的對手,但現在作為下屬,她清醒地擺正自己的位置,尤其在奧巴馬身邊時。
對于這對關系十分特殊的冤家搭檔,此次東南亞之行是他們最后一次共同出訪,算是作為政治伙伴的告別演出。四年前,他們在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提名競爭中斗得你死我活,然而,希拉里思之再三,最終決定應邀入閣。
盡管兩人也許永遠不可能成為知心朋友,但兩人卻建立了牢固有效的工作關系。奧巴馬給了希拉里一個世界級的舞臺,而希拉里則不遺余力地為昔日對手奔走四方。希拉里到金邊喘息未定,便與奧巴馬商定次日趕往中東處理更加棘手的敘利亞問題的旅程。
奧巴馬也似乎意識到這次旅途的不同尋常之處,多次在公開場合表揚希拉里。他們在泰國會合,然后一起訪問緬甸和柬埔寨。一路上,他們形影不離,一起與東道國的領導人會談,一起游覽佛塔,并一起和當地僧人聊天。
在緬甸反對黨領袖昂山素季家的門廊上,奧巴馬在發(fā)表講話時突然發(fā)現希拉里不見了。他立即停下來說:“希拉里哪里去了?她在哪里?”
“噢,在那里呢?!痹瓉?,希拉里早已經悄悄地走下臺,站到聽眾當中。
在整個東南亞之行中,希拉里始終保持低調。讓總統(tǒng)走在前面,站在前臺,自己則在很大程度上只充當幕后參謀或觀眾。
在曼谷,當奧巴馬和希拉里一同拜會因病住院的老國王普密蓬·阿杜德時,同樣是總統(tǒng)在前,國務卿在后。
“陛下?!眾W巴馬拉住國王的手說,“見到您非常榮幸?!钡@镌俅物@示出她和國王的熟識。“您好,”她說,“再次見面了,我的丈夫向您致以最好的問候?!眹跛徒o奧巴馬一個紅色匣子。奧巴馬說:“很漂亮,太感謝了。真可愛。”希拉里提醒說,這禮物是送給他妻子米歇爾·奧巴馬的。“哦,謝謝你,”奧巴馬恍然大悟?!拔移拮訒矚g的?!?/p>
在一同參觀著名的臥佛寺時,奧巴馬與希拉里和一位高僧進行了交談。據泰國《民族報》報道,這位僧人告訴奧巴馬,這尊大佛是成功的象征,如果可能的話可以保佑他連任三次總統(tǒng)。而奧巴馬則指著希拉里說,她才是未來的總統(tǒng)。但兩人的助手都對這一談話內容予以否認。
奧爾布賴特:美國首位女國務卿被稱“紅裙鐵娘子”
作為美國美國有史以來的首任女國務卿,以愛穿紅裙而著名的第64任美國國務卿馬德琳·科貝爾·奧爾布賴特(Madeleine Korbel Albright)在以男性為主導的國際政治舞臺上,格外引人注目。
1937年,馬德琳·奧爾布賴特出生于前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的一個外交官家庭。童年的奧爾布賴特經歷曲折。由于二戰(zhàn),年幼的奧爾布賴特不得不跟隨家人一起四處逃亡,躲避戰(zhàn)火。1949年,12歲的奧爾布賴特才最終在美國定居。奧爾布賴特的人生道路也由此發(fā)生了巨大變化。
年輕時的奧爾布賴特勤奮好學,曾獲得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1976年,奧爾布賴特首次涉足政壇,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她曾在多名總統(tǒng)手下任職,也曾于1993年至1997年擔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
由于其出色的表現,1997年,時任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任命奧爾布賴特為美國第64任國務卿。在任期間,奧爾布賴特以愛穿紅裙、坦率堅決的個人形象和性格特點著稱。
與奧爾布賴特共事的人曾經評價道:“我欽佩并欣賞她的思維方式,她是個非常誠實的女性,遇到問題迎刃而上,不避不閃?!鼻叭温摵蠂貢L安南也曾經明確表示,欣賞奧爾布賴特那種不拐彎抹角的直率。
奧爾布賴特十分看重與中國的關系,她曾先后5次訪華。她在回憶錄中說,“美國在亞洲的最復雜關系,是和中國的關系,這個關系需要長年不斷地進行照料?!?/p>
奧爾布賴特表示,在處理對華關系問題上,美國需要有一個非常長遠的思考,美國不應視中國為敵人,而應當期待中國的經濟改革成功。奧爾布賴特意味深長地說,150年前,法國政治學家托克威爾曾預言,美國和俄國的關系將塑造未來世界之命運,但如果托克威爾在21世紀能夠重臨世界的話,他也許不會忽視俄羅斯,但他肯定會先寫到中國。
奧爾布賴特胸針藏外交玄機
馬德琳·奧爾布賴特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國務卿,被美國媒體稱為“與克林頓總統(tǒng)珠聯璧合,創(chuàng)造了一個時代”。作為叱咤世界政壇的外交官,奧爾布賴特有使用胸針表達自己情緒和談判意圖的習慣,這一獨特習慣被媒體稱為“胸針外交”。近日,奧爾布賴特的200多枚胸針在紐約展出,讓人們見識到這位女外交官強硬、幽默而感性的一面。
胸針傳遞外交意圖
紐約藝術與設計博物館近日正在舉行一個主題為《解讀我的胸針:馬德琳·奧爾布賴特的珍藏》的展覽,展覽內容是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使用過的200多枚胸針。
奧爾布賴特喜歡在出席外交活動時在上衣靠近左肩處別上一枚胸針,精美的胸針除了把奧爾布賴特襯托得更加高貴威嚴外,更是奧爾布賴特向對方傳達自己情緒和外交意圖的“工具”。
比如,奧爾布賴特在與前巴勒斯坦領導人阿拉法特會面時佩戴了一個黃蜂形狀的胸針,她希望借此傳達自己的強硬立場。而在與韓國時任總統(tǒng)金大中會面時,她則特意佩戴太陽形狀的胸針以示歡迎。
胸針行使外交使命
奧爾布賴特在《解讀我的胸針》一書中寫道,她的形狀各異的胸針“的確行使了重要的外交使命”,作為她的標志性飾品,如果使用得當,它們可以“增加親切感或者必要的鋒芒”。
奧爾布賴特在書中提到這樣一個細節(jié):普京曾告訴克林頓,他經常會試圖解讀奧爾布賴特胸針的含義。而有一次,在與時任俄羅斯外長伊萬諾夫會談時,奧爾布賴特戴了一枚箭形的胸針?!斑@就是貴國的攔截導彈嗎?”伊萬諾夫指著胸針問奧爾布賴特。
“是的,而且您也看到了,我們懂得如何把它們做得很小。所以你最好做好談判的準備。”奧爾布賴特針鋒相對地答道。
奧爾布賴特經常戴一枚以色列前總理伊扎克·拉賓遺孀贈送的“鴿子胸針”。拉賓遺孀后來還送給她一條“鴿子項鏈”配那枚“鴿子胸針”。
奧爾布賴特:與中國相處之道
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在她剛出版的新書《給總統(tǒng)當選人的備忘錄》中指出,現在“崛起”幾乎已經變成“中國”的同義詞。即將于年底產生的美國新領導人必須先做好功課,準備好如何與中國這個世界新強國打交道。
這位在克林頓總統(tǒng)第二任期中的國務卿,在她這本長達320多頁的新書中,以她個人的經驗和觀察,對即將于本年底選出的新任美國總統(tǒng)提供建言。其中約有10頁談到與中國相處之道,其中有關臺灣問題的占了5頁。
這位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國務卿在新書中指出,中國崛起的效應己在世界各地浮現。中國現在已經可以召開區(qū)域性會議,將美國排除在外,非洲高峰會議、東亞會議和上海合作組織都是明顯的例子。
奧爾布賴特告訴未來美國新領導人,在某些地方,中國的確還在發(fā)展中,但在一些地方,無論從什么角度來看,它都是強國。
美國與中國的國際地位差距已顯著拉近。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的幾十年間,大部份亞洲國家都以美國馬首是瞻,但今天中國已被越來越多的移民視為機會之地。
美國一向自認為是全世界如何治理國家的范本,但現在越來越多國家的人民,對中國比對美國更有好感。
奧爾布賴特說,有人擔心中國會把新取得的財富,拿來擴充軍備。但可以確定的是,中國必須把其中一部份拿來應付中國面對的新情況。那就是人口進入零成長期,新生兒越來越少,老人壽命越來越長。10年到20年后,勞動人口一個人必須同時養(yǎng)小孩、父母和祖父母。
因此她說,與中國打交道,真是一門學問。
第二位女國務卿賴斯:26歲成斯坦福大學講師 至今仍單身
第66任美國國務卿康多莉扎·賴斯 (Condoleezza Rice) 1954年出生于美國亞拉巴馬州的伯明翰。賴斯的父親曾任丹佛大學副校長,母親是小學音樂教師,姑姑是維多利亞文學博士。
優(yōu)越的家庭環(huán)境使賴斯從小就受到了良好教育,她15歲時便成為丹佛大學的學生,學習英國文學和美國政治學,并將東歐和蘇聯作為主要研究領域。1975年和1981年,賴斯分獲圣母大學政治學碩士學位和丹佛大學國際研究生院政治學博士學位。1981年,年僅26歲的賴斯成為斯坦福大學的講師。此后,賴斯還曾陸續(xù)擔任胡佛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斯坦福大學教務長等職位。
2000年美國大選時,賴斯曾作為共和黨總統(tǒng)候選人布什的首席對外政策顧問,為布什出謀劃策。2005年1月,布什任命賴斯為國務卿,賴斯也成為繼奧爾布賴特之后美國歷史上第二位女國務卿,她同樣是有史以來美國政府中職位最高的黑人婦女。
像奧爾布賴特一樣,賴斯在任前后也都十分重視與中國的關系,一共7次訪問中國。
2008年6月,賴斯訪華并走訪了剛遭受地震襲擊的四川災區(qū),她也是訪問中國地震災區(qū)的美國最高官員。賴斯在參觀了災后重建工作和災區(qū)人民生活后說,中國政府的工作很出色,她“看到了災區(qū)人民的偉大精神”。
然而,這位在政界呼風喚雨的女子至今卻仍然未婚。賴斯在她的回憶錄中寫道,她曾經歷過幾段感情,但仍然“沒有遇到一個我希望在一起并能過上婚姻生活的人”。有不少人認為,賴斯過于成功的事業(yè)已經成了她組建家庭的阻力。
《楊瀾訪談錄》專訪美國前國務卿賴斯
憶往昔,賴斯的童年是在種族隔離異常嚴重的伯明翰度過的,作為二等公民的黑人們不可以進餐館、不可以去電影院,甚至沒有機會去做任何重要的事情。但是小康多利扎的父母堅信“教育是把握自己未來的途徑”,因此,他們竭盡全力地為賴斯提供最好的教育,讓她覺得自己有能力掌控自己的未來。賴斯十分感激父母允許她嘗試許多不同的事情,其中包括學鋼琴、滑冰、長笛、芭蕾和法語等等。她至今深深記得父母的忠告——你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將你能學會的東西牢牢記住。
在賴斯成為斯坦福大學教授的時候,她的母親去世了;在她成為布什政府內閣成員之后的不久,又失去了她的父親。作為關系緊密的家庭中唯一的女兒,賴斯對父母很是想念,因為信教的緣故,她總是相信他們就在自己身邊。2001年,小布什總統(tǒng)的就職儀式如期舉行,賴斯也即將成為國家安全顧問,這是她最希望父母能夠親眼目睹的場合。
“兩倍”才能平等 “三倍”才可超越
賴斯家族的人相信這樣一條嚴峻的真理——只有當孩子們做得比白人孩子優(yōu)秀兩倍,他們才能平等;優(yōu)秀三倍,才能超過對方。賴斯的祖父和父親都是牧師,母親則是一名優(yōu)秀的鋼琴教師,整個家族擁有著相當不錯的社會地位。為了出人頭地,賴斯工作非常勤奮,雖然她并不是班上最優(yōu)秀的學生,甚至還有些許拖沓的習慣,但她卻能遵循父母嚴厲的要求,只在完成全部作業(yè)之后才出門玩耍。
親歷爆炸事件 在逆境中捍衛(wèi)自己的尊嚴
二十世紀60年代的伯明翰存在著令人發(fā)指的種族暴力傳統(tǒng),就在1963年9月的一天,小康多利扎親身經歷了一場血腥的爆炸事件,而真正令她倍感傷害和絕望的是得知自己的同班同學Nenise McNair在此次爆炸中喪生。昔日的好友已成為種族主義的犧牲品,賴斯?jié)u漸意識到自己必須站起來,捍衛(wèi)一個年輕女孩的尊嚴。在一次大學的課堂中,她公然駁斥了教授的“黑人低智商論”,那一刻她終于相信自己是有能力捍衛(wèi)尊嚴的。
放棄音樂 毅然投身國際政治研究領域
4歲,舉行第一個獨奏會;15歲,成為丹佛大學鋼琴演奏專業(yè)的學生,一位女鋼琴家的誕生似乎指日可待,但此刻的賴斯,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轉專業(yè)。一個偶然的機會,在賴斯傾聽了一堂考貝爾教授的課之后便突然發(fā)現了自己的興趣所在,于是她便毅然從鋼琴演奏專業(yè)轉到了國際政治專業(yè),當然,這也讓賴斯的父母大吃了一驚。1990年的一天,當賴斯與戈爾巴喬夫并肩坐在停在白宮草坪上的一架直升機里準備前往加利福尼亞的時候,她深信自己當初的決策是正確的。多年以后,作為蘇聯和東歐問題顧問的賴斯,在白宮勇敢挑戰(zhàn)了前來與斯考克羅夫特將軍會晤的鮑里斯·葉利欽。這就是典型的賴斯作風,果斷、勇敢,堅定不移。
美前國務卿賴斯發(fā)行回憶錄 講述成長歷程
????美國前國務卿康多莉扎·賴斯回憶錄《非凡、普通人:我的家庭回憶錄》12日面市,向讀者講述自己在美國南部種族隔離背景下成長并最終成為首名非洲裔女國務卿的人生歷程。這是賴斯計劃撰寫兩本回憶錄中的第一本,另一本將講述她在前總統(tǒng)喬治·W·布什政府擔任國務卿的經歷,定于2011年出版。
????憶童年
????賴斯1954年出生于亞拉巴馬州伯明翰。當時,伯明翰是“美國種族隔離最嚴重的大城市”。
????賴斯在回憶錄中寫道,她的家庭被視為“二等公民”對待,“白人和黑人居住在彼此平行的兩個世界,除了公共場所,很少有交集”。
????1963年,黑人民權運動浪潮下,種族沖突頻頻發(fā)生。賴斯家附近接連遭遇多起爆炸,4名黑人女孩喪生,其中一人是賴斯的好友。同年,時任總統(tǒng)約翰·F·肯尼迪遇刺身亡。
????這一切讓童年時期的賴斯感到恐懼。“對于伯明翰的黑人居民而言,肯尼迪遇刺無疑是一種人身威脅,”她寫道。
????1967年,賴斯隨父母遷至科羅拉多州丹佛市,進入當地一所私立女子學校學習。16歲時,她成為丹佛大學學生,師從約瑟夫·克貝爾,后者是前總統(tǒng)比爾·克林頓執(zhí)政時期國務卿馬德琳·奧爾布賴特之父。
????美前國務卿賴斯成為電視節(jié)目撰稿人
????據美國合眾國際社1月20日報道,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高管近日宣布,前美國國務卿康多莉扎?賴斯加入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成為《周日新聞》電視節(jié)目的撰稿人。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主席、《60分鐘》節(jié)目監(jiān)制法格爾(Jeff Fager)及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總裁羅茲(David Rhodes)在新聞公告中稱,賴斯將運用所有經驗挖掘美國國內外所面臨的問題并提供深度解讀。
????賴斯曾在美國前總統(tǒng)小布什的第二任期內擔任國務卿。如今,賴斯在斯坦福大學內擔任教授,還是加利福利亞胡佛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