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wǎng)首頁 > 新聞中心 > 新聞專題> 時政類 > 正文

余曉蘭:造林綠化的路越走越對

來源:新華網(wǎng)2012-11-13 14:36:06字號:TT

????新華網(wǎng)太原電 深秋十月,碧空如洗。河灘上鉆天楊玉立挺拔,金黃的落葉鋪灑一地,枝頭上飛鳥爭鳴,林草間成群野雞時而出沒。近處坡地上果樹錯落有致,大片的青松將遠山點綴得生機盎然。如不是身臨其境,很難想象這一幅風景畫竟出現(xiàn)在素以荒涼著稱的邊塞之地。

????“現(xiàn)在還不是最好看的。夏天的時候,滿山滿坡都是綠樹,和我老家云南一個樣?!边@幅風景畫的“作者”余曉蘭站在自家院門口說。

????余

曉蘭是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楊千河鄉(xiāng)南崔家窯村農(nóng)民,也是一名黨的十八大代表。這個來自云南的女子,身高不足1.6米,身材纖弱,卻以其堅強的意志,扎根異鄉(xiāng)20年,植樹造林1萬多畝。她說:“栽樹對自己、對國家、對社會都有很大好處。這些年國家對生態(tài)建設(shè)愈發(fā)重視,我也感覺到造林綠化這條路越走越對?!?/p>

1989年秋天,23歲的余曉蘭隨從部隊復(fù)員的丈夫來到右玉。一進村,這個自小在綠樹成蔭的南方縣城里長大的姑娘就被當?shù)氐膼毫迎h(huán)境和貧困狀況驚呆了。

右玉縣地處晉西北毛烏素沙漠邊緣,長期被稱為“不毛之地”?!伴T口的山都是光禿禿的,風大得很,還夾著沙塵,丈夫家連個溫飽也解決不了,心里落差很大?!碧崞甬斈甑那榫埃鄷蕴m至今記憶猶新。

為改變貧困狀況,余曉蘭和丈夫一起賣豬肉、種蘑菇。1992年,右玉縣鼓勵農(nóng)民開發(fā)“四荒”。她就和丈夫盤算:承包下荒灘,種上果樹三五年就能見效益;承包荒山種樹,幾十年以后養(yǎng)老就不用愁了,還能給孩子們留下一片綠色。于是夫妻倆就承包了門前的30畝亂石河灘和村莊前面的4000畝荒山荒坡。

雖然看似前景光明,但右玉種樹的難度還是超出余曉蘭的認知與想象。右玉高寒冷涼,山上石多土薄,每年適宜種樹的日子只有四五十天,能夠在當?shù)卮婊畹臉浞N也很少。

然而,余曉蘭很犟,認準的事情誰也攔不住。此后10年間,她和丈夫起早貪黑,取石、挖坑,圍堰、墊土,擔水、育苗,栽樹、修剪,一年四季忙個不停。山上沒有水,她就走一兩里路去擔,每天要擔50來次。不會技術(shù),她就自己琢磨試驗,現(xiàn)在嫁接成活率已達80%多。

為種樹,余曉蘭把自家的積蓄全部投上,還欠下外債。為省錢,她吃了10年土豆稀飯。有一次,她心跳變慢,躺下后站不起來了。到醫(yī)院檢查,才知道是勞累過度和營養(yǎng)不良造成了嚴重的低血糖?!爱敃r為了種樹,自己吃了不少苦,孩子也跟著一起受罪?!?/p>

不過,正是有了余曉蘭這樣堅持不懈植樹造林的干部群眾,右玉縣乃至山西省這些過去以黃色和黑色為主色調(diào)的地方,綠色的比重逐年增加。余曉蘭說:“雖然辛苦,但看著周邊的荒山荒溝都綠了起來,心里很充實?!?/p>

2002年以來,黨和國家將生態(tài)文明建設(shè)提到了更高的高度,山西各級黨委政府推進造林綠化的力度也逐年加大。余曉蘭的干勁和信心就更足了,她把村莊周邊剩余的6000多畝荒山全部承包下來。

隨著造林規(guī)模的擴大,余曉蘭請了30多個鄉(xiāng)親來幫忙。“農(nóng)忙時種地,農(nóng)閑時來幫忙,一年能多收入4000多元,夠他們平常油鹽醬醋的生活開銷了?!彼f。

幾年來,余曉蘭還為鄉(xiāng)親們免費提供優(yōu)質(zhì)苗木,為群眾義務(wù)修剪果樹,越來越多的人在她的帶動下走上了造林綠化的道路。

20年間,當年秀美的南國女子被風沙吹得皮膚粗糙,滿頭青絲中現(xiàn)出縷縷白發(fā),體重也只有八九十斤,但余曉蘭卻在塞外的荒山上種植了60多萬株綠樹。記者看到,她當年種下的楊樹,最大的已有小孩懷抱粗細,山上的油松、樟子松等松樹最高的已有一米多高,近幾年新種的松樹苗也已全部成活。

余曉蘭堅持不懈的造林精神也感動了社會,獲得了多個榮譽。她說:“能憑借自己的力量為家鄉(xiāng)增加綠色,我感到很踏實。大家這么支持我,我也有責任把造林綠化這條路繼續(xù)堅定地走下去。”

如今,右玉縣的森林覆蓋率已達到53%,昔日的“不毛之地”已變成“塞上綠洲”,水土流失、風沙肆虐得到極大改觀,生態(tài)旅游業(yè)迅速崛起。余曉蘭也準備依托已綠化的荒山荒溝開辦一家生態(tài)莊園。她說:“不僅山要綠起來,人也要富起來。生態(tài)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結(jié)合起來,才是造林綠化的最終目標?!保ㄓ浾?晏國政 劉懷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