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天氣 | 百寶箱
新聞網(wǎng)首頁 > 新聞中心 > 青島頭條 > 正文

青島訂婚彩禮世紀(jì)演變:從三根油條到萬紫千紅

來源:大眾網(wǎng)-- 2012-10-30 13:51:50 字號:TT

    上世紀(jì)60年代 三根油條成就一生姻緣

    今年70歲的郝嫦娥大娘已是金婚,老太太非常滿足現(xiàn)在的生活,“我就是相中了俺對象的孝順,俺兩個兒子也都跟他似的,都很孝順,我跟老伴身體也都還不錯,對現(xiàn)在的生活很滿意?!?0月17日下午,記者來到老人家中時,老兩口正在跟幾個鄰居一起打撲克,笑聲不斷傳出,說起當(dāng)年結(jié)婚的事情,郝大娘感慨,“就好像昨天剛剛發(fā)生一樣,記得那么清楚?!?/p>

  

  老人告訴記者,她 19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是青島晶華玻璃廠的工人,那時候,比她大三歲的王大爺還是個學(xué)生,“他在濟南上中專,是青島人?!碑?dāng)時的王大爺利用周末來玻璃廠實習(xí),中午跟郝大娘等工人一起吃飯。

    那時候什么都靠供應(yīng),工人們一頓飯就是四根油條、一碗玉米稀飯,來實習(xí)的王大爺當(dāng)時把自己的四根油條全都包好,只在那里喝稀飯。熱心的郝大娘問他怎么不吃,王大爺說了一句,“俺娘在家里撈不著吃?!甭犕赀@句話,她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說不出是啥滋味,“我就因為這個跟了他,當(dāng)時就覺得這個孩子真是孝順?!庇谑?,郝大娘二話沒說,把自己的三根油條一股腦給了王大爺,當(dāng)時,其他工人也每人省出一根油條給了孝順的王大爺。

    三根油條成就一生姻緣,回到濟南繼續(xù)學(xué)業(yè)的王大爺記著這些人的心意,就給郝大娘寫了一封信。雖然信封上寫著寄給郝大娘,信里的內(nèi)容可是感謝大家的,大家傳著看信并一致覺得,人家既然來信感謝,應(yīng)該給人回一封,于是,眾人建議郝大娘,“你給他回信吧”。責(zé)無旁貸的郝大娘給王大爺回了一封信,大爺又寄來一封,就這樣,也沒啥介紹人,兩人慢慢成了戀人。

    等王大爺一畢業(yè)回到青島分配了工作,兩人的婚事就提上了日程。王大爺是家里的獨子,父母身體不好,經(jīng)濟狀況也比較困難,沒有訂婚的錢。到結(jié)婚的時候,也是什么都沒有,大爺騎著自行車去郝大娘的宿舍接她,去把結(jié)婚證領(lǐng)了回來,“當(dāng)時領(lǐng)證還給兩個暖瓶,走到小村莊時打碎了一個,把俺心疼得不行了。”郝大娘到了婆家后,婆婆就安排公公買了7塊錢的菠菜,一家人吃了一頓用菠菜湯下的面條,這婚就算結(jié)了。

    兩人婚后每個人每月工資都是 31塊錢,第二年漲到36塊錢,到了1976年,單位分了房子,兩個人靠這些工資照顧生病的老人,兩個兒子,直到上世紀(jì)80年代,日子才一天一天好起來,房子也越來越大。等到1988年,郝大娘的大兒子結(jié)婚的時候,老兩口給了兒媳婦1000多塊錢的彩禮錢,到了1994年,小兒子訂婚的時候,彩禮錢給了4000多塊錢,還有了金貨??紤]到大兒子結(jié)婚的時候,媳婦沒有金首飾,郝大娘就給她補買了一些,還補上了3000多塊錢。郝大娘感慨地說,現(xiàn)在日子過得好了,每家都有兩套房,“慶祝金婚是在大酒店里辦的酒席,比結(jié)婚的時候熱鬧多了,俺倆一輩子沒紅過臉,用老伴的話說,他來世還娶我?!?/p>

    上世紀(jì)70年代 男方家給200元買衣服錢

    “俺訂婚那會兒,算是條件好的了,男方家很舍得花錢,訂婚的時候,男方買了糖和點心,還給了我200塊錢,讓我去上海買衣裳。”今年63歲的劉秀云告訴記者,在那個年代,大家伙就都知道上海的衣服時髦,料子好,很多人都托人從上海捎布料,自己拿著男方家給的訂婚錢,親自到了上海,買回來一些好布料。當(dāng)時男方家出手闊綽,還給置辦了一對紅箱子,還買了寫字臺和櫥。“當(dāng)時的糖和點心,不是很好買,這些年一直流行的六色禮,我估摸著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興起來的”。

    “我那會兒住在四方區(qū)人民路上,算是青島市的中等地段,當(dāng)時,中山路最好,臺東第二,四方區(qū)第三,彩禮都差不了太多?!眲⑿阍普f,到他們結(jié)婚的時候,家里請了個老廚師,“當(dāng)時擺了五六桌?!彼f,等到自己的閨女結(jié)婚的時候,男方給了一萬零一元,“還買了鉆戒,就算訂婚了,結(jié)婚的時候在酒店擺了十幾桌”。

    上世紀(jì)80年代 男方家給了300元和布料

    位于撫順路批發(fā)市場附近的金耀喜鋪每天人來人往生意興隆,喜鋪的經(jīng)理史慧芝對訂婚有著自己的見解?!艾F(xiàn)在訂婚都講究六色禮,從我1987年賣糖開始,就是這么做的,一般婆家準(zhǔn)備六斤糖、六包點心、六包粉絲、六瓶酒、六條魚(魚一定要帶鱗),另外還有一刀肉,肉一般是六斤或者稍多點,條件好的用好糖、好酒,一般的就選稍微便宜點的東西,這些東西花不了太多錢?!敝劣诓识Y錢,也是吉利數(shù)字,只是如今高了很多。

    史慧芝說起了自己那會兒的情況,“我是 1980年在李滄區(qū)結(jié)的婚,訂婚時,男方家出了300塊錢,還給買了做棉襖的布料,棉襖做得跟旗袍似的,當(dāng)時覺得可漂亮了?,F(xiàn)在我婆婆還經(jīng)常說我們訂婚那會兒,她覺得對不起我,就給了300塊錢太少了,其實,那會兒一點兒也沒覺得少,因為老人當(dāng)時的月工資才幾十塊錢。那會兒每家訂婚都是幾百塊錢,給很多錢的人挺少。”

    “我父母和公婆都是工人,從我記事的時候起,就知道我爸爸的月工資是 65.6元,這個數(shù)一直沒漲,一直拿到1981年退休還是那些錢。當(dāng)時彩禮錢好像給我媽了,那會兒對這些事情并不是很在意。”

    “等到結(jié)婚那天,因為我們兩家都住單位分的房子,是鄰居,我們家在前一排,他們家在第二排,我對象就從他家走過來,到我家接我,俺倆又從另一邊喊著‘一二一、一二一’走到了婆家,想想就覺得很好玩,他領(lǐng)我回家后,我們就坐在床上了?!?/p>

    “因為兩家離得近,很多事情我都不在意,人家說正月初三媳婦不能回娘家,可是我一溜煙兒就回去了,沒一會兒就回來了。俺婆婆非常好,對這些沒有什么意見。俺和老伴過得很好,閨女也有孩子了,婆婆現(xiàn)在也80歲了,身體非常健康?!?/p>

    “我覺得那會兒訂婚就是沒多少錢,父輩沒多少本事,都是老老實實的工人,但一家人也都過得很好。分的房子只有19.6平方米,我沒結(jié)婚的時候,兄妹七個,加上父母,一共九口人,就這樣擠在一塊兒,也都過來了。等到結(jié)婚以后,我住在只有4平方米的小屋里,到后來也都慢慢有了自己的房子,日子越過越好了。”

分享到:
-

-

相關(guān)閱讀青島新聞

我要評論 提取評論...

網(wǎng)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島新聞網(wǎng)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