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一張床,六十年代一包糖,七十年代紅寶書,八十年代三轉一響,九十年代星級賓館講排場,二十一世紀特色婚宴個性張揚?!彪S著時代的變遷,婚禮形式也在悄悄地發(fā)生變化,婚禮的排場成為一些人炫耀、攀比的資本,也成了一些人的負擔。
一場婚禮勞心勞力
8月18日是陶小姐和男友結婚的大喜日子,婚禮過程各種繁瑣細節(jié)和作為新郎、新娘的前期準備工作讓陶小姐和男友忙得團團轉。陶小姐和男友
由于雙方工作繁忙,甚至常常加班,無奈之下,原本想自己親自籌備婚禮的陶小姐,不得不把籌辦工作交給了婚慶公司。陶小姐表示,“這場婚禮我們預計花費接近30萬元,而這個數(shù)目在青島來說也就是屬于中檔水平。單是婚宴的成本就需要花費接近20萬,收的禮金根本不夠婚宴的花費?!?/p>
同樣是即將大婚,曲小姐和男友卻將10月份的婚禮“搬”到了濰坊舉行,“就濰坊和青島兩座城市的價位對比而言,濰坊價位要便宜很多,我們的預算是15萬,婚宴、婚慶、婚車、首飾、衣服基本上已經(jīng)足夠了。我們訂的是五星級酒店,婚車也不貴,這個預算在青島想要辦一場比較像樣的婚禮元,是不可能拿得下來的。”
在已婚的尹女士看來,青島這兩年的婚宴、婚慶價格漲幅不小。2010年10月,尹女士和丈夫喜結良緣,那年正是傳說中的“寡婦年”,各大酒店接待婚宴的數(shù)量銳減,酒席的價格也較以往便宜許多,“同樣的酒席在同一家酒店,第二年每桌就漲了1000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