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到“咬秋”忙 全國各地立秋當天有不少風俗
在全國各地,立秋當天有著不少風俗。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qū)流行“貼秋膘”,青島也不例外,但在青島并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習俗。伏天人們胃口普遍較差,食欲不振,所以不少人都會瘦一些。瘦了當然就要“補”,而“補”的辦法就是到立秋這天“貼秋膘”,吃美食佳肴,當然首選吃肉,“以肉貼膘”,還有吃餃子、吃面條等諸多說法。
在天津等地還流行
江南一帶還有立秋日吃秋桃的習俗。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這樣可以補養(yǎng)夏季消耗的陰液,桃子生津還可以預(yù)防秋季的干燥,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老百姓常說“桃養(yǎng)人”,中醫(yī)認為,桃性溫,具有補氣養(yǎng)血、養(yǎng)陰生津、止咳殺蟲的功效。立秋食桃體現(xiàn)了既補虛又防燥的食療理念。
四川東、西部還流行喝 “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飲一杯,據(jù)說可消除積暑,秋來不鬧肚子。山東萊西一帶則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種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記者 原野 劉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