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wǎng)首頁 > 新聞中心 > 小頭條 > 正文

中級人民法院花4000余萬將辦公樓裝修成危房(組圖)

來源:中國青年報2012-06-26 07:40:28字號:TT

  一棟“意外”的問題大樓

  按照招標公告的要求,三亞中院辦公樓改造、裝飾工程的工期為150天,但據(jù)知情人稱,由于三亞中院方面多次對施工圖紙做出設計變更,工程量也隨之增多,工期不得不一再延長。

  不過,工期的一再延長并沒有帶來“好事多磨”的效果,一個“意外”的發(fā)生將三亞中院辦公樓和相關各方拖入尷尬的境地。

  知情人稱,大約在2011年3月,施工單位海南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的技術人員通過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三亞中院辦公樓樓體出現(xiàn)一定幅度的傾斜,這一信息被迅速傳遞給三亞中院,三亞中院又隨即報告給了三亞市有關部門。2011年4月,三亞市有關部門委托專業(yè)機構對三亞中院辦公樓進行了檢測,最終拿出的結果讓相關各方都很吃驚:辦公樓樓體已經(jīng)嚴重超負荷。

  這一切,并未公開,“危樓”的結論也僅在一個內(nèi)部會議上傳達過。有知情人士稱,檢測機構分析,“大樓樓體嚴重超負荷”的原因是,辦公樓在改造、裝飾過程中,加裝了過重的鋼結構和使用了過多的大理石等裝飾材料,使得大樓原有的地基無法承受新增的壓力。

  在三亞建筑質量工程質量檢測中心,副主任潘仕海向中國青年報記者確認,檢測中心確實在去年年初應三亞中級法院的申請,對正在裝修的辦公大樓進行過檢測,但檢測中心只負責提供一系列檢測數(shù)據(jù),并未作出任何檢測判斷。不便提供相關檢測數(shù)據(jù)。據(jù)悉,三亞中級法院仍然拖欠著檢測中心的檢測費。

  近日,中國青年報記者來到已經(jīng)停工一年多的三亞中院辦公樓裝修工地。辦公大樓的主、副樓雖然被支架和安全網(wǎng)全面覆蓋,外墻大部分已鋪好了大理石,但仍然可以很方便地進入,原因是仍在副樓辦公的立案大廳并未搬走,即使施工方已書面告誡存在安全隱患。

  一塊燙手的“山芋”

  “如果繼續(xù)裝修可能導致樓房倒塌,但如果中斷裝修又無法對有關部門作出‘交代’?!庇兄槿苏f,三亞中院辦公樓的改造、裝飾工程由此成了一塊燙手的“山芋”,以至于仍停留在一年前停工時的原狀。

  據(jù)悉,三亞中院辦公樓被檢測部門發(fā)現(xiàn)危險之后,2011年6月,施工單位海南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向監(jiān)理單位河南宏業(yè)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發(fā)出《關于三亞市中級人民法院辦公樓停工確認函》稱,“由于建設單位對本項目工程設計變更及工程量增加的費用不予確認,造成我公司從2011年6月起已無法施工”。

  這份確認函同時顯示,“由于項目的特殊性,項目的設計變更、工程量增加,造成工程造價超出合同造價近人民幣貳仟萬元”。

  知情人稱,在停工之后,海南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多次向三亞中院催要工程款。但除了在2011年年底支付了部分農(nóng)民工工資外,三亞中院沒有支付其他款項。

  今年年初,三亞中院向三亞市有關部門提出,由三亞市有關部門將該辦公樓收回,重新批地給該院建設新的辦公樓。三亞市有關部門盡管批準了三亞中院的用地申請,但對于如何處置這座問題大樓至今未作任何表態(tài)。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三亞中院法官說,自辦公樓開始改造后,法官們就不得不搬出原本寬敞的辦公室,幾個人擠一間辦公室,在狹小的審判庭里審理案件,已經(jīng)長達兩年。不知什么時候才能結束這種“租房”的生活。

  中國青年報記者就辦公樓裝修問題電話聯(lián)系負責宣傳工作的三亞中院研究室,相關負責人稱需當面采訪,并需經(jīng)省高院同意。該名負責人同時稱,他請示了院長,院長說到三亞中院時間短,情況了解不多,但已收到三亞市文件,三亞市規(guī)劃委員會同意三亞中院擇址另建新樓。現(xiàn)在的辦公樓用地、樓體已移交市政府,市里正在研究處理此事。

分享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