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梁曉聲同名小說改編的年代大戲《知青》正在央視熱播,四十多年前那段糾結著青春與創(chuàng)傷、理想與摧殘、信仰與幻滅的歲月再次震撼呈現(xiàn),迅速在老知青中攪起一股撫今追昔、集體懷舊的熱潮。今天,在大劇院音樂廳,青島知青藝術團、青海建設兵團戰(zhàn)友藝術團舉行“青春如歌”演出,并邀請梁曉聲與青島地區(qū)的知青見面。
梁曉聲已于昨日來到青島,并在青島出版集團舉行媒體見面會。解讀小說創(chuàng)作初衷與背后故事時,梁曉聲的語氣比電視劇呈現(xiàn)的革命浪漫主義調子要沉重許多,他表示,在十多年之后再次拾起知青題材的寫作,既不是要重述苦情,也不是要懷舊青春,而是重拾“反思文學”,把文學界中一度繁榮、后來卻中斷夭折的對文革的反思進行到底。梁曉聲認為,不讓歷史的記憶就此湮沒,既是作家的責任,也應該成為全社會共同追記、反思的命題。
“那根本就不是什么理想的時代,根本就是幸福指數(shù)最低的時代,就是我們國家的一段最痛苦的記憶?!?/strong>
梁曉聲是知青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創(chuàng)作了《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風雪》、《雪城》、《年輪》等多部知青題材文學,作品中個體的悲劇力量打動無數(shù)讀者,對歷史的反省亦引發(fā)強烈共鳴。不過之后的很多年,梁曉聲筆觸轉向當代題材。為何十多年之后再次拾起知青題材,梁曉聲開門見山,說近些年他感受到一種思潮,他把它稱做“文革回潮”。
梁曉聲回憶,在文革結束的時候,舉國歡慶,從不喝酒的梁曉聲,碰到一名知青戰(zhàn)友,兩個從不喝酒的人,那天因為高興喝得酩酊大醉,躺在馬路上。但是近些年,他經(jīng)常聽到一些聲音,懷念、美化那個年代,這種聲音多起來的時候,梁曉聲想到了再次寫知青,因為知青十年與文革十年是重疊的。他認為,知青題材可以把那個年代的荒唐呈現(xiàn)出來,“讓我們知道那根本就不是什么理想的時代,根本就是幸福指數(shù)最低的時代,就是我們國家的一段最痛苦的記憶。”
“我們的青年,我們對清朝的那點事如數(shù)家珍,對明朝的那點事如數(shù)家珍,我們也會穿梭,我們對國外也如數(shù)家珍,就這一段不知道?!?/strong>
梁曉聲說,二十多年前的《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風雪》等舊作,其中也有關于歷史的反思,但主要還是描寫一幫特殊年代中的年輕人在磨難中成長的經(jīng)歷,其中的反省也多是個體的自我拷問,而如今的《知青》則有著更深刻的歷史反思。
梁曉聲回憶,自己剛返城時,看到當時的媒體登出一篇文章,標題是《狼孩回來了》,當時城市里的人們對知青印象還停留在紅衛(wèi)兵時代,把他們稱做“狼孩”。梁曉聲身為知青群體的一分子,感到知青在十年的歷練中已經(jīng)跟紅衛(wèi)兵時的青年不同了,文革沒有結束的時候一些有思想的青年已經(jīng)開始反思自己做了什么,為什么會那樣做,那樣做對還是不對。梁曉聲當時寫作知青題材的小說,是要描寫他們的成長,成熟,把不同于紅衛(wèi)兵的知青告訴城里的人們?!爸劣跁r代本身,沒有刻意描寫,因為當時的反思文學已經(jīng)很多?!?/p>
可是多年之后,梁曉聲發(fā)現(xiàn),原來的反思沒有進行到底,夭折了,那一段過去時間并不久遠的歷史已經(jīng)被淡忘了,“我們的青年,我們對清朝的那點事如數(shù)家珍,對明朝的那點事如數(shù)家珍,我們也會穿梭,對國外也如數(shù)家珍,就這一段不知道?!?/p>
梁曉聲提及,曾有人提議建立文革博物館,但沒有實現(xiàn),“我現(xiàn)在覺得建是對的,那個年代是不可以忘記的?!?/p>
“如果像別的劇,只寫青春、理想、奉獻,那我不參與這個創(chuàng)作,否則我覺得我羞愧,甚至可以說是羞恥?!?/strong>
近年來,許多反映知青題材的影視劇,往往有著“血色浪漫”“青春無悔”的關鍵詞,山東電視臺最初找到梁曉聲請他擔綱電視劇《知青》編劇創(chuàng)作的時候,他是有一些顧慮的,一方面他覺得這是一個實現(xiàn)自己文化責任的機會,另一方面,他又擔心給他的創(chuàng)作空間里只有青春、浪漫這些主題,他對劇組說,“如果像別的劇,只寫青春、理想、奉獻,那我不參與這個創(chuàng)作,否則我覺得我羞愧,甚至可以說是羞恥?!?/p>
劇組給了梁曉聲最大的空間,他反過來也體諒劇組,自己刻意地把握了“尺度”,使劇本不至于拍出來后遭遇禁播。不過據(jù)悉,《知青》在拍攝過程中仍然對原著改動頗多,最后的劇集長度也幾經(jīng)刪減,《知青》的主題歌中,依然有“無怨無悔”的字眼。電視劇播出后,很多人打電話給梁曉聲,追問他是不是無怨無悔?梁曉聲的回答直接得有些硬,他說,知青們“有權利而且有充分的理由有怨”。
梁曉聲說,以“無怨無悔”這個詞來概括知青在語文上是說不通的,“‘無悔’只有指你自覺選擇才有無悔可言,大多數(shù)人不是自覺選擇,是被運動,被上山下鄉(xiāng),談不上無悔。有一部分人可以說自己無怨,但相當?shù)囊徊糠秩?,有權利而且有充分的理由有怨?!闭劶爱斈暌恍┤舜_實是抱著理想自覺選擇上山下鄉(xiāng),至今仍說自己是 “無怨也無悔”,梁曉聲表示,自己對這些人心有敬意,但是他也希望這些人說這四個字的時候適當考慮一下大多數(shù)知青的感受,想想那些比例不低的非正常死亡,千萬個青年歷經(jīng)一個時代的心靈空虛,一些女青年的身心受傷以及可能波及一生的陰影,“青春無悔的人考慮到這些的時候應該低調,不說其實也罷。”
“誰對我不好,誰曾經(jīng)傷害過我,40年這么長的時間應該足夠原諒。就不寬恕就不原諒,寫到網(wǎng)上,破口大罵一頓之后還是要忘記。我們需要一點寬恕的教育?!?/strong>
梁曉聲在《知青》的創(chuàng)作及拍攝過程中反復與劇組的主創(chuàng)人員強調,書與電視劇雖然題目是《知青》,主角卻并不是某個知青,甚至不是知青這個群體。梁曉聲說,他希望作品所呈現(xiàn)給讀者和觀眾的內(nèi)容,能使大家看到一幕幕苦情戲背后真正的推手與主角——“時代”,“所有人都是在這個時代背景下遭遇各自的命運,演繹各自不同的人生。”面對這個話題,梁曉聲連連設問,“那個時期只有知青在接受苦難嗎?農(nóng)民不同樣在經(jīng)受嗎?一天做10個工分才幾毛錢不是嗎?”“知青說受了很多苦,今天的農(nóng)民不還在那嗎?”梁曉聲以為,如果“苦難”不放在時代背景下來談,呈現(xiàn)它便沒有意義,“這是創(chuàng)作《知青》最根本的一點?!?/p>
????一邊是為“有怨有悔”者發(fā)言的角色,對時代的暴力與扭曲念念不忘,另一邊,對那個時期里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傷害,梁曉聲發(fā)聲建議“可以選擇原諒”?!罢l對我不好,誰曾經(jīng)傷害過我,40年這么長的時間應該足夠原諒。不寬恕不原諒,寫到網(wǎng)上,破口大罵一頓之后還是要忘記。我們需要一點寬恕的教育。為什么不回過頭來想一想,在那個時期,有沒有什么人其實對我好一點呢?我覺得人最應該記住的恰恰應該是這些,學會記住這些,我們在人性上才會有一點進步。我們的文化中,缺少這一點,對于人間的溫暖麻木,而對于生活中別人侵犯了我耿耿于懷,40年不忘,很糟糕?!?/p>
????而且梁曉聲相信在暴力的背面終究有救贖的力量?!白鰤娜似鋵嵑懿挥淇?,可能一時愉快,青春暴力時期一時過勇,但是不能得到真正的愉快。恰恰相反,做一件好事,善良一下,然后得到別人同樣的反應,會給你帶來愉快?!?單蓓蓓 韓星)
????【梁曉聲語錄】
????梁曉聲自稱,無論是朋友聚會還是開會,他一開口,馬上把氣氛搞得沉重。昨天,在回答媒體問題的過程中,梁曉聲果然不虛現(xiàn)實主義作家之名,時時吐槽批判,評判歷史不留情面,透視世道人心的尖銳也令人驚詫,盡顯“老憤青”本色——
????●知識青年,其實并沒有多少知識。他們沒看過什么書,也沒有給過他們關于人道的教育,受到的都是相反的教育。
????你說我在那十年吃了多少苦,更多的是我身體上吃了多少苦,我個人覺得說到底那十年還是對我們?nèi)诵缘膫?。就是說它阻撓愛情自然發(fā)生,離間友情,破壞親情,粉碎了我們想做好人的愿望,做好人已經(jīng)變成是不明智的。你想做好人都很難。還有比這種傷害更大的嗎?
????●上世紀80年代初,有文學作品對文革進行思考,我們叫反思,這種反思沒有進行得非常徹底。
????在影視作品當中,還能看到對文革十年的體現(xiàn)嗎?看不到?;蛘呤莿?chuàng)作者有意規(guī)避,或者是在審查的時候會被屏蔽掉或者是篩掉,最后就變成一段空白。長期的規(guī)避形成一種狀況,最后規(guī)避變成一種很自然的事情。
????●我們知道現(xiàn)在的社會問題多多,但是拿一個使我們不滿意的時代去比一個更糟的時代,然后我們說那個更糟的時代才是我們原來好的時代,這全民族都二百五。
????還是當年好,當年怎么怎么樣,這種聲音多起來的時候,把那個空白了的時代在漂白的同時泛紅了。如果這樣下去的話,至少在我看來太糟糕,太不可敬了,文化人不可敬,知識分子也不可敬,老百姓還不可敬。
????●這個民族需要在許多方面來教育。我想到魯迅先生的《藥》,我們原來都把鄭老拴看作一個看客,他其實是可以理解的,他是純粹為救兒子的命。可怕的是一個黑頭二哥,劊子手,在監(jiān)獄里面,(革命者)夏瑜說了他幾句,黑頭二哥給他兩耳光,血都出來了。黑頭二哥對人眉飛色舞地講,說那小子還說我可憐,我打他他還說我可憐。
????我不知道我們還有多少這樣的黑頭二哥,也不知道有多少阿Q依然存在,甚至不知道有多少知識化的新阿Q。
????●我在云南插隊時,在小飯館吃飯的時候在桌子底下看到半本書,當時穿著新衣服,飯也不吃了,爬到桌子底下把書拿出來,晚上在油燈下看。全中國把青年都變得沒書可讀。看見一本書眼睛都發(fā)綠。對那個時代自己心里想一想都覺得有怨,怨得厲害,我們?nèi)绾文馨涯莻€年代漂白甚至泛紅呢?
????(現(xiàn)在爛書多)也比那個年代正常一些。如果想讀好書的話,耐心去選擇一本好書,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是不用別人教的,拿起來翻幾頁就知道這本書值不值得讀。
????●我有時候被迫到大學里面去講,有的時候心想也很悲哀。在大學里不斷地有同學遞紙條:說點有意思的。我問他們想聽什么有意思的?愛情,緋聞,很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