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驗票“一晃而過”,冒名登車而去 在北京南站,記者發(fā)現(xiàn),旅客進站前都被要求拿出身份證、車票,車站工作人員在旅客排隊時逐一檢查。濟南一名姓葉的務工者告訴記者,以前經(jīng)常見到的票販子少了,票也好買多了。 然而,也有一些火車站“實名制”形同虛設。記者在濟南火車站進站口看到,檢票人員一一檢查了所有乘客的車票,但并未細查乘客是否攜帶身份證,以及車票信息與身份證信息是否相符,許多乘客在進站時甚至享受了“免檢”待遇。 貴陽市民劉潔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她乘坐了十余次火車,除了春運,平日進站、乘車、再到出站,從未遇到車票和身份證同檢的情況?!鞍衍嚻蹦迷谑种袑z票員‘晃一下’就能進站,有幾次使用朋友身份證買票乘車,也是一路‘暢通無阻’?!?/p> 正是“實名制”在執(zhí)行過程中的管理漏洞,讓“黃?!庇袡C可乘,利用他人身份證繼續(xù)違法倒票。濟南市火車站一名“黃?!痹鴮τ浾哒f:“這么多人坐車,僅靠火車站這幾個工作人員根本查不過來?!?/p> 早在火車票“實名制”出臺之初,上海鐵路公安局的顧洪瓊就指出,“實名制”要真正有效遏制“黃?!辈钡木置?,不僅在于購票環(huán)節(jié),更在于夯實查驗環(huán)節(jié)。 據(jù)多地火車站工作人員反映,春運后不再需要旅客100%實名驗證進站,主要驗證方式是抽檢。鐵路部門表示,執(zhí)行這一政策,確有很多苦衷:一年要發(fā)送超過16億人次的旅客,平均一個月就相當于民航一年的旅客發(fā)送量。具體到一輛列車,16節(jié)長編組列車滿員時超過1000人。如果人人驗票證,旅客起碼需要提前三個小時到站。 業(yè)內人士指出,如今不少鐵路線路已實現(xiàn)“電子客票”,旅客手持身份證即可進站、乘車及出站,紙質車票只是一種憑據(jù)。如果采用檢驗身份證的辦法,既可以節(jié)省時間和人力,又可以防范“黃?!钡蛊?,何樂而不為? 網(wǎng)絡及電話購票,服務水平待提高 在北京工作的白領陳小姐告訴記者,由于擔心一票難求,她吸取“春運”教訓,在鐵路部門正式放票前20分鐘,便撥打95105105“搶時間”。撥通電話后,就一直停留在系統(tǒng)內,查詢各種并不需要的信息,一直堅持到放票時間,以此保證線路通暢。 對于撥打訂票電話產(chǎn)生的費用,她坦言:“小長假買票難,只要能買到,花些‘冤枉錢’也就算了?!?/p> 一些旅客反映,客流高峰時期,除了電話購票難,網(wǎng)絡購票也是問題多多。北京市民伍新說,網(wǎng)絡訂票過程中,時常遇到登錄難、打開慢、余票無法查詢等問題,“有時按操作說明好不容易來到支付環(huán)節(jié),卻顯示失敗,不得不從頭再來。” “火車票可能會售完了,但服務人員要及時告訴購票者。”一些旅客呼吁鐵路部門提高服務水平。 一些專家建議,鐵道部在加快完善12306網(wǎng)站自身技術和服務的同時,應該對外開放火車票的網(wǎng)絡銷售資質,借助各大商業(yè)網(wǎng)站成熟的網(wǎng)購平臺和支付手段,進一步加強電話及網(wǎng)絡售票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