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5年間,一方為逃避法律的懲罰,費盡心機、顛沛流離,隱姓埋名“人間蒸發(fā)”;另一方為維護法律的尊嚴,苦心孤詣、堅毅不拔,不緝頑兇誓不罷休。在追與逃之間,公安民警和網(wǎng)上逃犯演繹了一幕幕體力的較量、智慧的角逐。近日,李滄公安分局決戰(zhàn)“清網(wǎng)行動”再度實現(xiàn)重大突破,成功抓獲一名潛逃15年之久的搶劫犯罪嫌疑人,為“清網(wǎng)行動”再添戰(zhàn)果。而犯罪嫌疑人劉某因15年前的一念之差,留下了一輩子的 路邊搶劫作案后潛逃 1996年11月30日深夜,凜冽的寒風中,李娟(化名)站在四流中路附近焦急地等候出租車。兩名男子行經(jīng)此處,謊稱問路,好心的李娟帶兩男子來到不遠處的一處平房,在此,兩人對李娟拳腳相加致其無力反抗后,將其財物洗劫一空。案發(fā)后,李滄公安將其中一名嫌疑人于某抓獲歸案,另一名嫌疑人劉某負案在逃。 15年狼狽逃亡路 ●1996年12月甘肅蘭州被老婦收留 倉皇出逃的劉某猶如驚弓之鳥,坐上了青島開往蘭州的火車。在車站他發(fā)現(xiàn)一擺攤老婦搬貨出攤很費勁,就主動搭訕稱給其幫忙,一來二去,老婦就收留了劉某。 ●1997年4月四川成都市場卸貨工 隨著時間推移,寄人籬下的滋味與一地不能久留的心理,劉某乘上了蘭州到四川成都的火車。在一農(nóng)貿(mào)市場里,看到海鮮攤位時,劉某決定在此落腳。他以每月200元的租金,在海鮮市場附近租賃了一木板房,在市場幫人裝貨卸貨躲藏起來。 ●1997年8月云南昆明貼非法小廣告 1997年8月,劉某逃竄至云南昆明,在當?shù)匾慌l(fā)市場,憑借逃竄途中撿到一張身份證,在中介所找到了一份張貼非法小廣告的工作,與中介老板三七分成,手頭漸漸寬裕起來。中介老板是新疆人,兩人聊天時,劉某獲知新疆地處邊境,比較偏僻,決定逃竄至新疆。 ●1999年12月新疆阿克蘇開荒種棉花 劉某逃竄至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找到了久違的“安全感”。5年間,他在這里開墾荒地、種植棉花,從未敢踏出這片沙土地。但每當結束了日間繁重的體力勞動,與熟睡的工友擠在地窯內(nèi)的床上,劉某心中總是不可抑制地思念起遠在青島的親人。劉某心力交瘁,離開了這片胡楊林,再次踏上了逃亡之路,又竄回昆明藏匿。 ●2006年1月青島化名娶妻生子 2006年1月,劉某在新疆辦了一張假身份證,懷揣著在新疆期間掙下的5萬元工錢,以紀輝(化名)的身份潛回青島。期間,在青島娶妻生子,以經(jīng)營煙酒批發(fā)部和房屋中介為生,然而改換了身份,卻未能洗去其心中的彷徨和戒懼,對生活中所有與警察、警燈、警車有關的場所一律“敬而遠之”。 15年后噩夢終結 對劉某的抓捕,公安機關并未因時過境遷而有所放松。 15年來,關于劉某的所有信息資料已成為該所歷任所長案頭的必備材料。追逃民警輾轉(zhuǎn)湖南、湖北、河南等數(shù)省。15年來,劉某父母4次搬遷,無論遷至何處,每年過節(jié)他家總是追逃民警走訪的第一家。通過多次接觸,追逃民警敏銳地覺察出其父母的異常表現(xiàn),判斷劉某有偽造身份潛逃回青島的可能。經(jīng)歷三個多月的抽絲剝繭,紀輝的身份浮出水面。經(jīng)過一周的強力攻堅,最終鎖定其活動范圍,并部署警力守候抓捕。 10月27日早7時許,守候兩天兩夜的民警將化名紀輝的劉某抓獲。面對冰涼的手銬,劉某一語未發(fā)、束手就擒。 劉某的犯罪行為,理應在15年前就承擔法律責任,但他選擇了逃亡,15年噩夢一場,劉某不僅沒有悔悟自新,又欠下了一筆新的道德賬,給他的家庭造成了新的痛苦,也給他的孩子造成了無可挽回的心理傷害,等待他的必將是法律的嚴懲和良心的譴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