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間是我家的房子,以后我們就是鄰居了”、“沒想到我活到91歲,還能住上新房”……昨天上午,蒼南縣礬山鎮(zhèn)甘歧村貢頭山自然村內(nèi)鞭炮噼里啪啦響起來,村民們相約來看自家新房。 青色的瓷磚、黃色的門框、藍色的琉璃……一排排新樓呈現(xiàn)在村民面前,這些新房是村民曾程義出資350萬元新建的,今年五六月份的時候,新房就要全部完工了,40戶村民將全部免費住進新房。 “我是在這里出生的,不能忘本。”提起為什么要造新房送給村民住,曾程義簡單地解釋道。 山區(qū)太窮,不少人不得不離開家 貢頭山自然村四周群山環(huán)抱,是蒼南縣礬山鎮(zhèn)比較偏僻的一個小村莊,村里總共有40戶人家200多名村民。 “村民祖輩都很勤勞,可這里的土地太貧脊了,種啥不能得啥,再加上交通不便,所以經(jīng)濟落后,成為貧困山村?!备势绱羼v村干部曾呈銜說,現(xiàn)在村里人都走了,只留下幾十位老人留在村中。 “離開了家,沒了地,我們只能靠打點小工維持生活。”對于46歲的老曾來說,已經(jīng)沒法靠體力賺錢,年紀(jì)大了,回家種地是他最大的夢想,可是家里的房子已經(jīng)很破舊,根本無法住人。而且前兩年自然村沒有通路,種出的莊稼賣不出去,他也只能躺在床上想想。 和老曾一樣,多數(shù)村民的房子基本上是清朝年間造的,年久失修,而且遭受多次臺風(fēng)襲擊,破漏不堪,有的已成危房。為了生活,大家只能出門打工。 “回家”,成了村民們一個實現(xiàn)不了的夢想。 能賺點錢了,就想為家鄉(xiāng)做點事 曾程義今年47歲了,1983年就離家出門當(dāng)?shù)V工。 “我和很多溫州人一樣,喝過礦井里的水,睡過馬路,吃過窩窩頭,今天能賺點錢了,也是一步步苦過來的?!笔畮啄昵?,曾程義隨老鄉(xiāng)施工隊到新疆哈密打工。剛到哈密時生活非常艱苦,但溫州人人人想當(dāng)老板敢拼才能贏的思想,深深影響著這個漢子。 在哈密艱辛工作兩年后,1998年曾程義在同鄉(xiāng)的幫助下,承包了井巷掘進工程。當(dāng)時曾程義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渴望從此能在工程界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命運總是捉弄人,同年,由于現(xiàn)場管理隊長的疏忽,工程出了傷亡事故,曾程義剛剛起步的事業(yè)遭到打擊。 “我沒有回頭路,家里有5兄妹,家里還指望我呢。”在家排行老三的曾程義又到朋友承包的工地打工。有心的他下決心要學(xué)出點名堂。 經(jīng)過幾年的奮斗,曾程義成功了。 每年除夕,曾程義總要回家看看,村里的人家一次比一次少了,房子一年比一年破舊了,他心里不好受?!按謇锶俗〉每?,吃得差,我都記在心里,我總在想,如果有一天,我有能力了,就一定要讓村民過上好日子?!?/p> 曾程義的口袋漸漸鼓了,他沒想著造別墅買豪車,而是想著給村民改善生活。 修路、造房一樣都不能少 要富裕,首先要通路。 前年,曾程義首先出了10萬元修建了2公里水泥路,讓汽車開到了村民家門口。 有了公路,交通方便,不少村民就想著回村來。“夏天,這里涼風(fēng)習(xí)習(xí),環(huán)境非常好,如果能種點地,搞個農(nóng)家樂,也不錯?!笨墒谴迕駴]有更多的錢去造房子,沒地方住,回村,也不太可能。 “既然他們沒有房子住,那我造房子給他們住不就可以了?”電話里,聽老母親跟自己念叨這事,曾程義決心改造全村古老民房。 “造房子送給我們住,怎么可能?”一開始村民聽說這件事,并不相信,大家都覺得曾程義出資造路已經(jīng)夠可以了,要讓一向節(jié)約的他花這么多錢去造房子,實在不太可能。 “我出資350萬元,你監(jiān)工?!痹塘x說干就干,不僅拿出了錢,還讓弟弟來幫忙。 去年開春,曾程義就讓施工隊拆舊房建新房,平整地基,建10米高石墻墈,填平坑洼地……經(jīng)過一年施工,40間樓房拔地而起。 花壇、自來水、有線電視、網(wǎng)線等,村里一樣不能少。 昨天,在外打工的村民都跑回了村,大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都說住這么好的樓房做夢也不敢想,今天實現(xiàn)了,多虧曾程義鼎力資助。 駐村干部曾呈銜說,曾程義不僅在家鄉(xiāng)做好事,在新疆哈密,作為溫州商會會長他總是帶頭慷慨捐助社會。 提起做好事,曾程義很低調(diào),他說,做這點事情不值得一提,有錢了就應(yīng)該懂得回報。通訊員 邱新福 本報駐溫州記者 苗麗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