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住在小壩村的蒙古族后裔 閩最大蒙古族聚居村 藏身泉州泉港深山里 在324國道泉港涂嶺段的路旁,有一塊通往蒙古族聚居村的指示牌。由于沒有專門去小壩村的巴士,只得雇上一輛摩托車,從指示牌旁邊的水泥小道駛進,在蜿蜒盤旋的村道上前行5.3公里后,終于來到了小壩村。 這次要拜訪的老人叫出其英,今年六十八歲,居住在小壩村甘蔗林自然村。這個寧靜的村子坐落在半山腰上,屋舍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在綠樹的環(huán)抱下,生機盎然。 “這里是省最大的蒙古族聚居村?!背銎溆⒄f,小壩村的蒙古族村民占福建省蒙古族總?cè)丝跀?shù)的90%以上。 他們的祖先木華黎 曾是元朝開國元勛 “我們的祖先是元朝的名將木華黎?!背銎溆⒗先苏f道。 據(jù)了解,木華黎出生于公元1170年,原為成吉思汗的堂兄撒察別乞的奴隸,在撒察別乞被處死后歸順成吉思汗。后輔佐成吉思汗征服蒙古各部,因?qū)医☉?zhàn)功被封為左軍萬戶長,后加封為征金大元帥、太師國王。經(jīng)6年征戰(zhàn),木華黎征服了金朝大部分國土,于公元1223年4月班師歸途中,病逝于山西聞喜縣。 隨后,出其英從自己的屋里拿出了一本《燕山出氏族譜》,族譜用舊報紙和紅色塑料袋層層包裹著,族譜的內(nèi)頁泛黃,有的甚至已經(jīng)缺失。 根據(jù)《燕山出氏族譜》記載,出氏一族的始祖是元朝太尉納哈出。而在《元史》和《明史》中記載,納哈出是木華黎的第九代后人,元朝滅亡后,納哈出降明后又反明,反了又降,幾經(jīng)反復。明太祖看他是元朝名將的后代,便讓他回蒙古去。 后世隱居山林避難 為紀念始祖改姓“出” 納哈出回蒙古后,又在金山聚兵反明,幾次進兵遼東。明朝大將馮勝率領大軍圍攻納哈出,納哈出又投降了。明太祖再次寬恕了他,還封他為海西侯,讓他跟著傅友德征戰(zhàn)云南,結(jié)果死于途中。 元末明初,納哈出的長子察罕隨明太子朱標的妻舅藍玉造反被殺,次子佛家奴是姜鄧氏所生,當時在福州中街屯田御倭。佛家奴怕受哥哥牽連誅九族,便去掉父名“納哈”二字,單取“出”字為姓氏,并棄官隱居泉州,其后代一直隱姓埋名,低調(diào)行事。 據(jù)出其英老人介紹,家族脈絡的傳承只是通過口耳轉(zhuǎn)述,不敢修族譜,直到明朝被清朝取代,隱居深山的出姓族人才逐漸出來。兩代后,他們又由象獅遷居涂嶺新厝鄉(xiāng)。出氏在新厝又傳了兩代后,感到難以發(fā)展,由出光育(出姓涂嶺小壩始祖)再從新厝遷居惠安縣十都樟市鋪(今福建泉港區(qū)涂嶺小壩洪厝坑)。從此,出氏在此默默地繁衍生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