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用墓殼砌成的圍墻起初并沒有引起記者的注意;下圖:墓殼下嵌著完整的陶甕蓋子 對話“黃金”見證人 人死后先將整個尸體放進棺材里,叫做“兇葬”;等到尸體風化后打開棺材,將剩下的骨頭取出來放進陶甕中,再葬一次,這次才是“吉葬”,這些骨頭我們這里叫做“黃金”。 在與蟳埔社區(qū)相鄰的金崎社區(qū)東梅小學,記者找到了當年的泥瓦匠楊金榜。坐在傳達室前的小空場上,楊金榜抱著 “為什么要把尸骨放在陶甕里呢?”記者不解地問道。 “閩南的習俗是"二次葬"”,楊金榜不得不先為記者這個外鄉(xiāng)人講解“基礎知識”,“人死后先將整個尸體放進棺材里,叫做"兇葬";等到尸體風化后打開棺材,將剩下的骨頭取出來放進陶甕中,再葬一次,這次才是"吉葬",這些骨頭我們這里叫做"黃金"?!?/p> “現在還保持著"二次葬"的習俗嗎?”記者很好奇。 “早就沒有了,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火葬了?!?/p> 以記者的理解,“黃金”大概相當于火葬的骨灰,而“黃金甕”則相當于骨灰盒,當地人對祖先的“黃金甕”是非常珍視的。 “您是什么時候為蟳埔村蓋房看到"矮人墓"的?” “是1986年或1987年?!?/p> “您當時看到的"矮人墓"是什么樣的呢?” “當時我看到的墳包有幾千個,下面埋的"黃金甕"差不多40公分高,上面用糖水灰封蓋。墳包都連在一起,一個挨一個,沒有間隙。蓋房時挖出了很多"黃金甕","黃金"也見了不少——腿骨很短,也就20公分長,但頭骨跟正常人一樣大小?!?/p> “甕蓋上有字嗎?”記者終于拋出了最關心的問題。 “沒有,沒有一個甕上有字?!?/p> 看來村民們提供的信息不實,記者非常失望。 “不過在小"黃金甕"下面我還看見了大"黃金甕"”,楊金榜的話令記者重新興奮起來,“里面的"黃金"是正常人大小——這里自古就是墓地。大"黃金甕"上有字,記載著年代,好像是明朝。” 一邊的黃榮輝向記者解釋:“"黃金甕"本來都應該半露在地上的,這些大"黃金甕"可能是因為年代久遠逐漸沉入了地下。” 記者想,這應該也是一條重要的線索,按照常規(guī)的邏輯,“矮人墓”應該是在大“黃金甕”下葬之后建成的。如果能夠確定大“黃金甕”的年代,“矮人墓”的建成時間就可以限制在這個年代之后。 “那您猜"矮人墓"是什么人的墓呢?” “我也不清楚”,楊金榜不好意思地笑笑,“有一種說法是倭寇,后來寺院等慈善機構將尸骨收揀起來,統(tǒng)一進行了安葬;不過也有人說是臺灣小矮人?!?/p> 楊金榜告訴記者,他雖然挖出了不少“黃金甕”,但遷墓的事是由“土公”做的,金崎社區(qū)就住著一位當年參與過遷墓的“土公”。 告別了楊金榜,記者找到了金崎社區(qū)書記謝細韜,希望從他那里可以找到“土公”的線索。 謝細韜今年46歲,據他稱,20歲下海時還親眼見過搬遷前的“矮人墓”,一層一層像樓梯一樣排在沙灘上。再年輕一些的村民就對“矮人墓”沒有什么印象了。 在等待“土公”的時間里,記者抓住機會向謝細韜請教:“為什么要進行"二次葬"?”得到的回答是:“木頭會腐朽,尸體會腐爛,而骨頭可以保存得更長久?!庇浾呦?,這大概就是“黃金”這個稱謂的由來吧。 終于等來了曾做過“土公”的謝生。謝生今年76歲了,稍稍有些駝背,走路有些緩慢,但老人的頭腦非常清楚,眼中閃爍著令人敬畏的智慧的光芒。對記者提出的問題,老人回答得非常準確,不夸大事實,如果不知道也不妄加猜測?!拔抑话徇^不到10個"黃金甕",都搬到鷓鴣山了。另一位"土公"謝興搬得多,得有100多個,可惜他已經去世了??吹降?黃金"很多都爛掉了,大部分只剩下了腿骨和手臂,少部分還存有一點點頭皮骨——腿骨和天靈蓋鈣質比較多,所以一般保存得長久一些。腿骨很短,也就一個半拳頭長”,老人邊說邊用兩個拳頭在自己的小腿前比畫著。 在記者的請求下,老人蹣跚著帶領記者奔赴鷓鴣山。鷓鴣山離村子不遠,是一個被樹木雜草覆蓋的綠色小山丘,茂密的樹叢中一個個圓形的墳墓隱約可見,大小不一。“這些是風水墓。這里一直是蟳埔村的墓地,老人都葬在山上,有錢人的墓就大一些、豪華一些”,同行的謝細韜向記者解釋,“本來鷓鴣山就在海邊,如今圍海造田,山與海之間隔出了6000畝地,據說泉州市政府及泉州新區(qū)會遷到這里?!贝藭r這片土地雜草叢生,一片荒涼,根本沒有路。踏著泥濘,記者深一腳淺一腳地向鷓鴣山腳下前進。謝生隨手從地上抄起一根木棍當做拐杖,默默地走在最后,令記者有些不忍。 終于走到山腳下,謝生告訴記者:“以前這里就是海邊了,"矮人墓"的"黃金"都是緊靠海邊安葬的,海水漲潮時甚至可以沖上來?!庇浾哒埶貞洰敃r遷墓的情景,他說道:“當時一次運幾個、十幾個陶甕過來,如果甕破了就用塑料袋包住,如果蓋子丟了就補一個蓋子,一次運來的甕基本都埋在一起?!?/p> “憑您的經驗,您認為墓主是成人還是小孩呢?” “我做了20多年的"土公",看到過各種人的尸骨,小孩的骨頭非常細,而"矮人墓"的骨頭又粗又硬,像是成年人的骨頭”,謹慎的謝生作出了唯一一次自己的判斷。 一到山腳下,謝生立刻興奮起來,走在前面披荊斬棘,想為記者找到他當年親手挖的新“矮人墓”。憑著記憶他雖然找到了確切的地方,卻絲毫看不出半點墓的影子——瘋長了一二十年的荒草就這樣將歷史不留痕跡地掩埋起來。謝生不死心,試著用他的“拐杖”將雜草撥開,但最終因為雜草過多過長且天色漸暗而沒能一睹“黃金甕”真容。 一瞥“黃金甕”真容 我們就干脆把墓蓋子掀掉,直接把樹苗插進"黃金甕"充數,我自己就掀了50個,這樣又毀掉了一些——當時看見了很多"黃金",基本都是手臂和腿骨,我記得小腿骨很短,也就是成人的一半…… 記者第三次來到蟳埔村時,偶然遇到了蟳埔村的一位民間學者黃金堆和他的兄弟們。幾位70多歲的老人圍坐在他們老房子前的小院里,為記者講述了“矮人墓”的滄桑經歷。 “我能確定的是,"矮人墓"在上面三四輩人的時候就有了。四十幾年前沙灘上有好幾千個墳包,我當時在海邊工作,經常就躺在墳包上睡覺”,一位自稱家中傳有宋代瓷碗的黃家兄弟說道,“墓群東西長300米,南北長50多米,墓都連在一起,兩個墓的長度加起來不超過80公分,走在上面差不多一步一個?!闭者@種說法,記者粗算了一下,整個墓群應該有超過6000個墳包,如果每個墳包下埋著3—6個“黃金甕”,則一共是兩三萬個,這可是相當可觀的一個數字。 這位黃老先生認為,從墳包排列的整齊程度和“黃金甕”的統(tǒng)一規(guī)格來看,這個墓群是有規(guī)劃地建造的,而且墓址的選擇非??茖W——“蟳埔村只有那個地方有一個斜坡,斜坡可以保證墓群不被海水或雨水帶來的泥沙埋掉,因此墓群才得以完好地保存這么長時間?!?/p> “不過墓群受到了三次人為的破壞”,老人惋惜地說,“第一次是"深挖洞、廣積糧"的時候,斜坡正合適挖洞,因此很多墓被毀掉了;第二次是我20多歲的時候,村里搞"造林工程",要求每人每天植樹20棵,完不成任務就沒有飯吃,于是我們就干脆把墓蓋子掀掉,直接把樹苗插進"黃金甕"充數,我自己就掀了50個,這樣又毀掉了一些——當時看見了很多"黃金",基本都是手臂和腿骨,我記得小腿骨很短,也就是成人的一半;第三次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村莊改造",這是破壞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村民在墓地大量建房,只有800—1000個"黃金甕"遷到了山上,那時山上是牧場,牛在上面肆意踩踏,將很多新墓又毀掉了?!?/p> 之后,黃金堆帶領記者再次來到鷓鴣山。“鷓鴣山其實原名"圣姑山",這從山下的圣姑廟就可以得到證實”,老人指著圣姑廟對記者說,“后來名字被訛傳了?!?/p> 跟隨著黃金堆,記者這次得以走進鷓鴣山,幾米高的灌木擋住了去路,每一步都走得十分艱辛。老人完全憑借記憶,走到一棵樹下,對記者說:“這下面應該有一個墓?!彼囍每輼渲η謇砹艘幌码s草,很快就有一塊碎陶片露了出來。“本來整理得好好的”,老人有些氣憤地搖著頭說道。 山里的蚊子實在太厲害,幾分鐘的工夫,記者一行人所有暴露的皮膚都被咬了一遍。不得已,只得撤下山去。 從鷓鴣山回來,記者再次來到了黃榮輝的家。村民對記者不再像第一次到來時那么生分了。幾位村民將記者引到一個小花園邊,低下腰扒開了一叢雜草。記者定睛一看,雜草叢中赫然藏著一個陶甕,甕口露出了四分之一。經過幾天的尋找,記者終于見到了傳說中的“矮人墓黃金甕”,興奮之情難以言表。誰知驚喜還在后面,村民繼續(xù)扒開雜草,搬開石塊,又有四個“黃金甕”進入記者的視野,其中兩個保存得相當完整。 盡早展開考古發(fā)掘 林少川告訴記者,“矮人墓”其實早在1998年鷓鴣山上發(fā)現“舊石器”時就進入了文物部門的視野,但多年來始終沒有系統(tǒng)研究。 聽說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將參與“矮人墓”的發(fā)掘工作,記者一直試圖聯(lián)系館長丁毓玲,無奈她剛好出訪臺灣,記者終于在幾天以后的德國諾伊施塔特市攝影及油畫展上找到了她。丁毓玲身材瘦弱,一臉書卷氣,雖是活動主辦方負責人,卻一直悄無聲息地藏在人群中,很難將她同博物館館長聯(lián)系起來。 “十幾年前就聽說"矮人墓"的事了”,丁毓玲證實了林少川的說法,“一直都在猜測是外來人種還是小孩子。各種傳說都有,因此我們想查明真相。大概下個月就可以正式開始發(fā)掘,屆時我們將邀請廈門、北京、臺灣等地人類學、考古學的世界級權威共同對此課題展開科學研究?!?/p> 記者隨即就此問題采訪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劉武研究員和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李法軍博士。 劉武對記者表示,在什么地點、有什么發(fā)現,需經科學儀器測出是什么年代的。發(fā)現的是人還是動物,和現代人有什么不同,以及身高、體重、有無疾病、周圍環(huán)境如何等等,要對上述多方面信息全面研究后才能得出結論?,F在作出判斷為時尚早。 李法軍表示,對于上述“矮人墓”,因為沒有看到實物標本,目前是什么還不能確定。另外,墓葬的排列方式,還有人骨、姿勢等,這些都還不知道。 “那您從體質人類學的角度將如何看待這次發(fā)掘呢?”記者問。 李法軍對記者說:“首先,要從骨頭上看是不是人類的。如果是人類的話,體格為什么那么???因而要看這是不是成年人的。第二,如果是人類并且是成年人的。接著就要看是不是健康的、無疾病的。如果發(fā)現帶有侏儒癥的骨骼疾病,也會產生很多小的個體。根據骨骼可以測年,也可以通過墓葬判斷出相對年代。如果用比較先進的物理測試,可以準確地作出判斷。當骨頭出土后,要做性別、年齡檢測。還有其他相關檢測,比如和人類進化水平相關的研究,包括種族、遺傳學進化水平等,要綜合考察。如果這個墓葬真是我們所期盼的那樣,那么也許就可以證明人類進化的多元性了?!?/p> “福建地區(qū)是人類考古比較重要的地區(qū)。福建閩侯地區(qū)出過新時期時代的盤石山遺址。而且它與東南亞、中國臺灣地區(qū)、兩廣地區(qū)都有聯(lián)系,在南島語系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大家都很關注?!崩罘ㄜ娺€表示。 “鑒定骨齡后就會真相大白”——訪蟳埔民間學者黃金堆 在蟳埔的探訪接近尾聲時,本報記者意外地聯(lián)系到一位村中的民間學者——今年70歲的黃金堆。他是村中公認最有學問的人,對蟳埔的歷史和文化都進行過研究,有一套自己獨到的見解。在自己老房子前的小院里,這位不太喜歡與外人打交道的老先生破例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 記者:關于“矮人墓”墓主身份眾說紛紜,您有什么看法? 黃金堆:十幾年前“矮人墓”的事就傳開了,因為有“倭寇說”,連韓國和日本的學者都紛紛趕來研究。我認為在“矮人墓”的問題上存在很多誤解。 泉州以前有個傳統(tǒng),因為很多家庭經常生十幾個孩子,不易養(yǎng)大,5歲以下的孩子夭折了是不埋的,直接用草席一包就扔到江里、海里去了。我們這里有個說法,叫“后山兜的臭新尸”,“后山兜”就是“矮人墓”所在的沙灘,這句話說的是晉江到我們這里突然向東急轉彎,從上游扔進江里的孩子尸體被大量沖到海灣里,漂浮在海灘周圍。我小的時候在那邊見過的小孩尸骨可不是一個兩個。 所以我的猜測是,因為地震、洪水、瘟疫等災害有大量孩子死亡,被扔進水里,漂到了我們這里的海灘上,又被村民撿拾上來存放著——我們這里在海上看到尸骨都要撿回來供著,蟳埔更是泉州最迷信的地方,無論什么靈鬼人們都燒香。后來可能是某個特別迷信的人將這些尸骨統(tǒng)一整理,入甕安葬——這從“黃金甕”大小一致、墳包排列整齊就可以看得出來。 目前的各種說法大多缺少依據,其實沒有什么小矮人,鑒定骨齡后就會真相大白。 記者:無論是“簪花”還是“蚵殼厝”都非常有特色,您能談談蟳埔的歷史和文化嗎? 黃金堆:蟳埔唐代建村,宋朝時最為興旺。以前蟳埔歸晉江管轄,是一個小海島,“大躍進”時期填海才與大陸連接起來。目前蟳埔有16個姓氏,統(tǒng)稱“蟳埔十六姓”,村里人口最多的黃姓其實是最晚遷來的。以前還有更多的姓氏,來歷各不相同。比如有記載說宋末元初時泉州舶司、阿拉伯后裔蒲壽庚在海邊一夜殺死宋朝幼主部將3000多人。后來蒲姓族人犯了事,后人不愿受牽連,就改姓“卜”了。 蟳埔確實曾是一個多元文化的交融之地,但說“蚵殼厝”和“簪花”一定是阿拉伯人傳過來的,似乎缺少根據。比如“蚵殼厝”,同孩子尸體一樣,大量貝殼包括海蠣殼堆積在海灘上,隨處可以挖出來,多得不得了,哪里需要從阿拉伯運過來,不過是就地取材罷了?!棒⒒ā钡膫鹘y(tǒng)至少在宋末就有了,簪子本來是骨頭做的,所以我們這里管簪子叫“骨架”,現在都變成金的、銀的了。福建本有“三女”——惠安女、蟳埔女和湄州女。惠安女很出名,湄州因為是媽祖的故鄉(xiāng)也很出名,只有蟳埔女一直默默無聞。其實蟳埔極有特色,只是缺少宣傳,實在應該好好開發(fā)我們的文化資源。 老人接受采訪之后,還親自陪同記者再次來到鷓鴣山尋找新“矮人墓”。在山上才得知,老人已被診斷為胃癌晚期,非常希望能夠在有生之年將畢生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世。(出處:中國社會科學報 本報記者劉瀟瀟 ) “矮人墓”主人究竟是誰?——訪“矮人墓”研究者林少川 聞悉“矮人墓”發(fā)掘指日可待,更引得各家猜測紛紛?!鞍四埂敝魅司烤故钦l?曾經對泉州“矮人墓”進行過研究的福建省政協(xié)委員、泉州學研究所所長林少川在采訪現場向本報記者列舉了幾種可能性。 臺灣小黑人說 在臺灣,有“小黑人”出沒的傳說。新竹縣和苗栗縣的賽夏族原住民至今舉行“矮靈祭”,非常出名。傳說矮人教導賽夏人耕作等技術,但因矮人好色,激怒族人,為賽夏人所殺。后來賽夏人為了紀念矮人的教導,就舉行兩年一次的“矮靈祭”。 臺灣與泉州只相隔一個海峽,歷史上“小黑人”是否曾經登陸泉州?林少川說:“清代文獻對臺灣小黑人的記錄相當多,最后據說也是在清代神秘消失?!?/p> 印尼弗洛勒斯人說 2003年在印度尼西亞的弗洛勒斯島發(fā)現了一具1.8萬年前身高只有1米的女性遺骸,這證實了矮人族的存在。但由于時間太過久遠,沒有任何文字記載。林少川表示,“人類起源有一元論也有多元論的觀點,如果通過科學鑒定證明"矮人墓"主人是原始人,這將對人類起源的理論作出非常大的貢獻。” 菲律賓毗舍耶人說 這是林少川最為關注的一種可能性。不少歷史文獻都對菲律賓毗舍耶人侵犯晉江沿海進行了記錄。林少川為記者舉了兩個例子。南宋《諸番志》載:“泉有海島曰彭湖,隸晉江縣,與其國(毗舍耶國——記者注)密彌,煙火相望,時至寇掠,其來不測,多罹生蟳之害,居民苦之?!庇钟兴巍豆嵓ね舸箝嘈袪睢份d:“乾道七年四月,起知泉州,到郡??崬l海,中有沙洲數萬畝,號"平湖"。忽為島夷毗舍耶者奄至,盡刈所種。他日又登岸殺略。擒四百余人,殲其渠魁,余分配諸郡?!薄鞍四埂敝魅藭袷桥嵋四兀?/p> 小孩說 “當然也不能排除"矮人"是小孩的可能性,”林少川補充道,“如果骨齡鑒定是孩子,那么我們就要考查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件導致這么多小孩死亡,這對于泉州歷史也是一個重要的補充?!?/p> 科學研究需要問題意識與時效性——泉州蟳埔“小矮人墓群”引人思考 近日從諸多網絡和其他媒體的報道中得知,福建省泉州市蟳埔存在著大量的所謂“小矮人墓群”,有關這些“小矮人”的討論也日漸增多。因我本人從事體質人類學研究工作,在得知此消息后便與相關學者進行了初步交流,大家對這批未經科學研究的遺存均抱以濃厚的興趣和密切的關注。正如泉州市有關研究者所言,無論從哪個方面講,這批遺存都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 從目前的媒體報道來看,泉州地方學者對這個所謂“小矮人墓群”的關注已逾十年,當地百姓對“墓群”的存在也習以為常了??蓪τ诖蠖鄶抵拔绰勂涿娜藖碚f,它們的“正式出現”還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僅“小矮人”這三個字就足以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想了。對我而言,在備感興奮之余,也對它們的存在進行了一些思考。 這批“小矮人”不禁讓人想起了另一批“小矮人”。2004年,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古人類學家布朗(Brown)和印度尼西亞的考古學家在印度尼西亞弗洛勒斯島發(fā)現了人類化石,距今約1.8萬年。他們認為這是一個人屬的新成員,與以往發(fā)現的任何人屬成員都不相同,是人屬的一個新種。研究者將其定名為“弗洛勒斯人”(Homo floresiensis)。 發(fā)現的化石材料包括頭骨、盆骨、椎骨以及肢骨等。弗洛勒斯人的身高只有1米左右,腦容量僅為380毫升左右,與南方古猿相近。但是古人類學家卻認為他很可能已經具有了比較高級的進化特征,甚至能夠打獵、取火和使用石頭工具。雖然有英國學者質疑這是一個患有小頭癥的成年人個體,但隨后對其頭蓋骨進行的研究表明,其腦部具有許多高級的特征,表明弗洛勒斯人能夠完成一些認知水平較高的行為。在這個島上共計發(fā)現了8例體質特征相近的個體,他們可能僅僅是過去已經絕滅了的數種人屬成員的一支,也暗示著人類的適應性可能要比我們原來想象的更加強大。 正是因為弗洛勒斯人的存在,讓我不禁疑問:泉州發(fā)現的所謂“小矮人”究竟是什么?他們對揭示現代人的演化之謎具有怎樣的科學意義?他們如今在被曝光的情境下依然能夠安然無恙嗎? 眾所周知,科學研究需要問題意識。就從事與人類宏觀進化和微觀演化的研究者而言,這批“小矮人墓群”已經讓他們渴望去揭開諸多的科學之謎。在與相關學者討論之后,我們對于這些遺存,提出了如下的科學疑問。 一、這些骨骼是否為人類骨骼? 二、若是人類骨骼,屬于人類宏觀進化的哪個階段? 三、“小矮人”真的小嗎? 四、若屬于晚期智人的進化水平,其遺傳學構成如何? 五、他們是否屬于成年人? 六、若是成年人個體,其個體發(fā)育是否屬于正常? 七、若不正常,是否存在骨骼發(fā)育和代謝疾病(如小頭癥或者侏儒癥)? 八、若正常,其體質發(fā)育的個體變異如何? 九、這些個體變異是否屬于現代人的正常變異水平? 十、這些骨骼之間的形態(tài)學和遺傳學聯(lián)系如何? 十一、這些骨骼所代表的人群的源流是怎樣的? 十二、骨化學所反映的飲食結構如何? 科學研究同樣需要時效性。 首先是基于保證被研究對象的完整性。在確立了基本的科學問題之后,應當開始著手對這些問題進行科學的解釋。如果不能對科學現象進行及時的、持續(xù)性的研究,那么未來的科學解釋就會面臨諸多困境,因為科學現象的消失或者不完整會對科學研究造成“硬傷”。 其次,時效性研究往往與國際和國內的學術熱點問題相關。及時地對已發(fā)現的科學現象進行研究,有利于吸引更多的相關學者參與分析和討論,有利于對這些熱點問題進行更全面的解釋。 最后,科學研究的階段性成果應當及時發(fā)布,這對許多公眾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許多對此保持興趣的人們渴望從最新的研究中獲得令他們滿意的解釋。過于冗長的等待會漸漸淡化他們的科學熱情。 當然,做上述工作是有前提的。就個人而言,我希望在解答上述疑問以及系統(tǒng)分析之前,各級行政部門能夠協(xié)同工作,組織相關人員對“小矮人墓群”進行前期科學考察,初步解答這些遺存是否屬于人類以及其進化階段等問題,在評估其研究的價值和可行性的基礎上,組織一個多學科參與的研究小組,力求科學而全面地解釋這些“小矮人”的真實身份。 世外蟳埔:多元文明的世界 為探尋“矮人墓”之謎,記者千里迢迢從北京趕往泉州,來到了位于泉州市郊的蟳埔村,在這里,記者意外發(fā)現了一個特別的世界。 文化交融的古老漁村 蟳埔村已有400年的歷史,村里人口最多的黃姓據說是五代時期惠安一位皇后的后裔,于明朝遷至此地。 按照福建省政協(xié)委員、泉州學研究所所長林少川的說法,1700多年前,晉朝人南遷至此地生活,“晉江”也因此得名。而蟳埔村已有400年的歷史,村里人口最多的黃姓據說是五代時期惠安一位皇后的后裔,于明朝遷至此地。 泉州曾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位于泉州灣晉江出??谔幍南y埔自然擔當了極其重要的角色。蟳埔村外晉江邊上的法石碼頭曾是重要的港口,來自阿拉伯和東南亞的商船均??坑诖?。如今這里一片荒涼,只有孤零零佇立在江邊的那一座佛龕石像仿佛向人們訴說著碼頭昔日的輝煌——佛龕上既刻著佛像又刻著西域神像,各種文化曾在這里交融并和諧地共存著。 海上花園頭上插 蟳埔一共有16個姓,其中有阿拉伯人的后裔,也有東南亞人的后裔,有人說“簪花”的習俗就是琉球過來的女人帶來的。 村子其實已經改叫社區(qū),但面貌并沒有太多改變,因此記者寧愿隨著村民的口依舊叫它“蟳埔村”。村政府前的小廣場上,一群頭上插著鮮花的婦女在練習腰鼓。頭上鮮花、腰間紅鼓,身體隨著節(jié)奏婀娜搖擺,令記者看得目不暇接。 不久記者就發(fā)現,蟳埔40歲以上的婦女頭上一律插著色彩極艷麗的鮮花。在純樸的小村莊里漫步,不時掠過眼前的幾抹亮色顯得分外妖嬈。仔細看去,一根長長的簪子穿過發(fā)髻,圍繞發(fā)髻一圈則插著數目不等的五顏六色的鮮花。林少川向記者介紹:“蟳埔女愛美是出了名的,"海上花園頭上插"說的就是她們。據村子保存的一本賬簿記載,計劃經濟時期,村子買鮮花的錢甚至超過了買煤、買米的錢?!比菔胸S澤區(qū)文體旅游局副局長鄭劍文卻略帶遺憾地說:“現在女人們插在頭上的花少多了,以前都是插滿頭的。” 蟳埔社區(qū)老人協(xié)會會長黃榮輝告訴記者:“婦女頭上插的花有很多種,比如粗糠花、茉莉花,還有據說是從阿拉伯傳過來的素馨花。這里的風俗是以花代禮,結婚、生小孩都要送花,別的可以不送,花是必須要送的,不送花就是看不起人。頭上扎的都是鮮花,一頭花要30元左右,這個季節(jié)差不多每三天要換一次。” 談起“簪花”習俗,鄰村30多歲的村民章鐵說:“我們金崎村也有,只不過我們這兒的簪子是純金的,蟳埔則是銀的。正式的簪花要用四五束鮮花,價值四五十塊。夏天一般能戴兩三天,冬天則是四五天。女人生小孩、男孩16歲成人式和過年等重要場合都必須佩戴?!庇浾叽致杂浰懔艘幌鲁杀荆焊鶕數氐奶鞖?,一年中應該是平均每三天換一次花,如果按每次花費40元算,一個每日都插“簪花”的婦女一個月則需要400元——這實在是一個奢侈的傳統(tǒng)。 聽說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館長丁毓玲對蟳埔女性作過專門研究,記者也向她請教“簪花”的傳統(tǒng)?!叭菖杂?0多種頭飾,"蟳埔頭"是其中的一種?!倍∝沽徭告傅纴?,“其他村的頭飾也差不多,基本都是在發(fā)髻上插花。有說法認為泉州女性"簪花"的傳統(tǒng)源于販售海鮮,各村婦女不同的頭飾就成為了海鮮的商標。如今的"簪花"早已失去了商標的功能,傳統(tǒng)也隨之慢慢消退。10年前的時候,村民甚至認為"簪花"是落后的習俗,父親常常禁止女兒佩戴?,F在由于泉州政府提倡保護傳統(tǒng)文化,"簪花"之風又開始興盛起來。如今的鄉(xiāng)土文化大多只保留在旅游產業(yè)中了?!?/p> 然而關于蟳埔女“簪花”的由來,卻沒有人能說得清楚。村里一位姓黃的老先生告訴記者:“蟳埔一共有16個姓,其中有阿拉伯人的后裔,也有東南亞人的后裔,有人說"簪花"的習俗是琉球過來的女人帶來的?!?/p> 其實蟳埔女不但愛打扮,還特別能干。村民們多以出海捕魚和海鮮生意為主要職業(yè),沿江一座挨一座的海鮮館夜夜?jié)M座,炫耀著蟳埔海鮮的鼎鼎大名。中午時分,驕陽似火,在通往海港的村口,記者看到一群群曬得黝黑的蟳埔女挑著沉甸甸的擔子從漁船上運回她們男人出海贏得的戰(zhàn)利品——一簍簍螃蟹和一筐筐叫不出名字的魚。在挑擔的隊伍中不乏花白頭發(fā)的老婦人,這讓記者非常吃驚——在城市里,這個年紀的老太太早就在家里舒舒服服地頤養(yǎng)天年了。記者忍不住向一位當地村民問道:“這樣的重體力活怎么都讓婦女承擔?”“我們這里都是這樣的”,村民若無其事地答道,“男人要出海呀!” 小洋樓與“蚵殼厝” 用海蠣殼蓋成的房子,當地稱作“蚵殼厝”。特別是在老房子集中的村落,“蚵殼厝”一個連著一個,細細看去別有風味。 從距離江邊不過幾十米的村口沿山坡向上,一條不寬的街道一直通向山頂,路邊一幢幢三四層高、裝修氣派的洋樓鱗次櫛比,不少人家還在熱火朝天地蓋著樓,一座比一座高,這令來自北京的記者咋舌不已。鄭劍文向記者解釋:“村里華僑很多,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先是華僑在國外掙了錢,衣錦還鄉(xiāng),在村里蓋起樓房。如今村民收入普遍增加,各家都開始蓋起房子來了——閩南這邊房子蓋得越高就越有面子。” 小小的漁村如今已經寸土寸金,高大的房子之間幾乎沒有間隙。黃榮輝告訴記者:“蟳埔村一共有7000人,多數都留在了村里?!?/p> 然而就在小洋樓之間,記者見到了蟳埔的另一個特色——用海蠣殼蓋成的房子,當地稱作“蚵殼厝”。特別是在老房子集中的村落,“蚵殼厝”一個連著一個,細細看去別有風味。有些人家蓋新房的時候依舊選用海蠣殼做材料,不過裝飾的意味要超過就地取材的功能了。記者在村中走訪時就看到了一處新建的院落,外墻的上半部用海蠣殼填充,裝飾得非常漂亮。院子里面男人、女人分別圍著一個大桌子吃午飯,中間隔得很遠。女人們都插著滿頭的鮮花,根據記者幾天來了解的情況分析,這一天應該是對這個家庭非常重要的日子。院子里正對大門的是祠堂,房子的女主人告訴記者,他們建這個院子花了30萬元,平時并沒有人住,這里只是供奉、祭祀祖先的地方。 姓黃的老先生說:“用海蠣殼蓋房子聽說也是從阿拉伯傳來的,古時這里阿拉伯海船很多,經常停泊在港灣里,村里也有很多阿拉伯后裔?!?/p> 記者手記 幾天來,記者多方行走于蟳埔古老漁村之中,探尋搜索著千百年前留下的秘密,體驗了考古隊員的艱辛與快樂,甚至有些不能自拔。 初到蟳埔,為它獨特的“簪花”風俗和“蚵殼厝”建筑所傾倒。然而當記者漸漸走進蟳埔,卻從心底不斷涌出一種深刻的生命感悟。 無論是將曾經的墓殼用做建筑材料或干脆在皚皚白骨上建房居住,還是在院子中間的陰公宮里堆放大量尸骨,都曾令記者難以理解。大家都說當地人膽子大,這恐怕沒錯,只是記者隱隱感覺,當地人心中有著一種不同于世人的生死觀——他們對死亡并沒有太多的恐懼和忌諱。在這里,記者更多地感受到了一種對生命的尊重。這大概與他們每日在風浪中同自然搏斗,生死難料有關。 無論是對不知何時埋葬的“矮人”遺骨還是對大海中隨波逐流的逝去生靈,他們都充滿敬意,并將其視為大自然的一部分與之和諧相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