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wǎng)8月27日訊 記者見到12歲的封晨光時,她正站在學校老師的寢室門口,倚在門檻上,津津有味地看電視劇《濟公》。她說,她最喜歡看的電視就是《濟公》,因為濟公很有意思。小晨光看起來又瘦又小,見到一同去的許多網(wǎng)友,她有些認生。和記者對話時,她把兩腳使勁合攏在一起,小手緊繃繃地貼著褲縫。 “你喜歡看什么漫畫書?”記者問。 “我沒看過漫畫?!毙〕抗庑? “其他課外說看過嗎?” “沒有......” 小晨光告訴記者,她有時也很想看漫畫或者其他課外書,特別想看的時候,就問爸媽要,但爸媽從未給她買過一本課外書。“可能因為我學習不好吧......”她有點心虛地告訴記者。 學生人均擁有課外書不到10本
8月26日上午,青島新聞網(wǎng)記者、青青島微博工作人員和愛心博友一行10人來到本次“新聞網(wǎng)36.5快樂圓夢計劃—以我微博之力 圓她書香夢想”活動的第二站——萊西,先后走訪了萊西城北前車小學和萊西沽河街道欒家寨兩所農(nóng)村小學。文章開頭記錄的就是一段記者與四年級學生小晨光的對話。 在萊西城北前車小學,校長告訴記者,全校共有180多名學生,分五個年級。而學校圖書室里共有存書1600多本,每個學生平均擁有課外書不到10本。雖然總數(shù)聽上去還可以,但按照國家相關(guān)標準,一個學生應平均配有課外讀書30本,這就遠遠低于國家標準。 若1600多本的課外讀物能像我們想象中的那種,是類似于《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或其他有利于開發(fā)孩子思維、拓展視野的課外書籍一樣,那多少也能解決一部分孩子讀課外書的要求,但事實并非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