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似乎生活在一個普遍無德的時代。身處陌生人社會,每個人從踏出家門的那一刻起,都死死抱住自己的東西,不敢有半點松懈。哪怕有好心人過來拍拍你的肩膀,提醒你錢掉地上了,都會警醒得像夢中的余則成,隨時準備拔槍。 ????昨日各大網(wǎng)站上的一條熱點新聞,就很能印證當下信任缺失中人們充滿戒備的生活狀態(tài):11月6日,江蘇淮安一賣豆餅的老太途中撿到1700元現(xiàn)金,幾經(jīng)周折找到失主歸還。失主卻堅稱丟了82 ????撿錢者因被懷疑藏錢而受失主質(zhì)問,人們很容易將其與此前發(fā)生的,攙扶跌倒老人反被索賠事件進行類比。當這種事件頻頻發(fā)生后,它至少意味著,不僅我們社會本身正遭受著巨大的信任危機,身處事件之外的人們也處于一種嚴重的道德饑渴中。失主究竟有沒有訛詐撿錢的老太,老太到底有沒有偷留撿來的錢財,一波三折的撿錢過程,本身就使撿錢真相陷入某種錯亂。然而,尚未厘清真相的人們,卻迫不及待地對失主進行道德討伐,這其實正昭示著人們在充滿戒備防衛(wèi)的社會語境中,想迫切尋回互信之感的道德焦慮。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這是曾流行于戀愛男女之間的對話,置于現(xiàn)實語境,是否可轉(zhuǎn)換為:“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用懷疑的目光打量我”。最遙遠的距離,的確就是當下陌生人社會的人際關(guān)系:當你擠上公交車,你會小心看住隨身包袱,防止突然伸出的第三只手;當你到飯館吃飯,即使去上廁所,也會隨身帶包,或囑咐朋友替你看管;當你逛商場、坐火車時,連警察都不斷警告你:不要與陌生人說話,包裹定要隨身攜帶。所以,當你丟了財物,而被歸還的錢數(shù)不夠時你會泰然處之嗎?即使你沒有當面質(zhì)問,內(nèi)心是否真的釋然以對呢?質(zhì)問撿錢者的失主心理大體正是如此。因此,充滿道德義憤的人們大可不必把“反咬一口”的失主都打入道德洼地,因為很多時候,我們自己正是這樣做的。 ????當然,這并不是說,因為陌生人社會的道德失范,失主的自我防衛(wèi)行為就一定恰當。正如老太委屈的眼淚,以及失主為了不讓別人說“我在訛她錢”,為還自己清白才訴諸法律一樣,身處這樣互不信任的社會,每個人都是道德焦慮者。 ????相比傳統(tǒng)氏族鄉(xiāng)紳進行道德調(diào)解的“熟人社會”,陌生人社會的確更需要一種類似契約合同的東西,來規(guī)范道德秩序。法律,正是那桿將人們的道德倫理強化成法律責任的天枰。從這個角度來說,失主將老太告上法庭,就如同此前的跌倒老太向攙扶人索賠一案,法律判決的過程,不僅需要力求還原事件真相,更應(yīng)在人們心中樹立起陌生人社會在道德之外的法律示范效應(yīng)。(作者 李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