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報全文檢索    版式檢索 新聞中心> 專題> 綜合類 > 正文

筒子危樓何時“拔除”?

1

新聞背景: 2008年12月5日,市北區(qū)政府展示了2009年重點工程項目規(guī)劃設計。其中,館陶路將被改造成為德國風情街,成為市北區(qū)另一條特色街區(qū)。改造范圍北起恩縣路,南達堂邑路,還包括吳淞路、上海路、寧波路和廣東路與館陶路交會路段,全長1000余米。德國特色街上的部分德式建筑只需清洗翻新,還有一部分則要修改樓體外立面以順應“德風”。改造后的館陶路將成為集金融商貿(mào)、特色旅游、影視文化、休閑娛樂為一體的

德國街。預計,明年6月底整個改造工程將完工。

隆冬已至,瑟瑟寒風摧折枯葉落地。記者帶著德國風情街的喜訊來到冷清許久的館陶路?;野党良诺牡率浇ㄖ恢瓉淼趲讉€蕭瑟寒冬。然而,春天即將來臨。如今,它們腳前的人行道已經(jīng)開挖翻新,明年6月,它們將“盛裝登場”、“喜笑開顏”。沿街的企業(yè)家們似乎并不在意館陶路將如何改造,企業(yè)棲身此地不過是“歷史遺留問題”。他們正忙著開會,應對金融危機。當記者向青紡聯(lián)控股集團辦公室提出采訪請求時,他們的答復簡練干脆:“沒空?!?可在館陶路上,有這么一群人,他們用復雜的眼神關注館陶路改造。他們祖輩生活在這里,與古老建筑一同經(jīng)霜歷雪。德國風情街對于館陶路的歷史建筑來說,或許有了奔頭,添了指望;但對于那些“寄生”在“歷史建筑”里的居民來說,這或許又是一次華麗的“夢”——

本周三,記者步行于館陶路,循著一位居民,來到一處黑暗的門洞里。若不是有人拎著兩顆大白菜走了進去,不敢相信那里仍有人居住—— 過道兩側的墻皮變得霉黑,且已脫落殆盡。墻皮與磚頭中間的白灰還摻雜著些許麥秸。裸露出的磚頭隨處可見,磚與磚之間不再嚴絲合縫,稍稍用力便可松動磚頭。窗戶早已用木板釘上,木頭窗框霉爛成朽。天花板更是令人心驚肉跳:頂板石灰部分“罷工”,只留透風漏雨的木柵“打馬虎眼”。木柵下面的“中低空”被五彩斑斕的“防凍布衣水管”、蟲叮鼠咬的“膠布創(chuàng)可貼電線”和“空中漏油”吸排油煙機管 “霸占”著。有些地方,連木柵都集體陷落,透過頂棚可見梁木。仰看屋頂,天光猶如夜空繁星。腳踩著樓梯也要留神,因為它會和你玩“蹺蹺板”……

被遺忘的人群

1995年,館陶路開始拆遷改造。館陶路4-6號和上海路60號的70多戶居民有望成為首批告別筒子樓的“幸運兒”??烧l知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和他們玩起了“捉迷藏”?!爱敃r,是華青房地產(chǎn)開發(fā)公司負責館陶路拆遷改造的。1995年底,70多戶居民中,有一半左右被安置在廣電大廈后面的天臺小區(qū)了。我們本想過了年再搬過去,可沒成想,過完年,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就音信全無了。我們只好繼續(xù)留守?!闭劶斑@段往事,家住館陶路4號的夏大爺深有感觸。他背窗坐在床頭上,左手雖扶在床邊寫字臺上仍不停地抖動,他說話并不激動,只因老人已入耄耋之年。夏大爺和老伴孫大娘已在館陶路4號住了近40年,三世同堂。四十多平方的六和空間里吃喝拉撒睡六七號人。本來可以走出筒子樓的他們,卻因為這次“不測風云”成為“黑”戶,被人遺忘—— “1995年,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由于拆遷安置新房緣故,拿走了我們的房單。我們現(xiàn)在手里什么房產(chǎn)證明都沒有,弄得有理說不清了。”孫大娘說到這里,緊閉雙眼,搖著頭。眼角的皺紋就這樣一瞬間將苦不堪言的憂愁“放射”出來。她說,噩夢還不算完:“2002年,我和老頭去市政府信訪辦反映房子的情況,得到的答復是:‘根據(jù)我們這里的記錄,你們的筒子樓已經(jīng)拆遷完畢,你們已在天山小區(qū)了?!?,天山小區(qū)的居民都開始嚷嚷著拆遷了?!?于是,余下的館陶路4-6號和上海路60號的30多戶居民,就這樣無端端地被“黑”,又“順理成章”地被“劃”為“陽光下的人群”,爾后被徹底“遺忘”了。

年年評危房,至今沒動靜

難道他們真的被遺忘了嗎? “小到居委會大到市北區(qū),都知道館陶路4-6號的現(xiàn)狀。每年都有自稱是負責拆遷工作的人來我家看房子,看完走了,就沒有音信了。拆遷是一拖再拖,如今也沒有搬出這筒子樓。街道上每年都把我們的房子作為倒危樓房報到區(qū)里面,可報上去也沒有下文了?!毕拇鬆斦f,政府沒有遺忘我們,但只是給“診斷”,不給“抓藥”、“治病”。隨后,記者查看了2008年市北57棟筒子樓改造清單,館陶路4-6號未在其中。然而,其周邊的“鄰居樓”頻頻“上鏡”:館陶路15-19號、寧波路37號、寧波路37號甲、寧波路37號乙、恩縣路1-7號、恩縣路9-19號、陵縣路79-81號…… 2009年市北區(qū)舊城改造計劃中,市北區(qū)共投入48億元,除完成吉林路泰山路改造、海泊河遺留片、膠州路東側、海泊河33號地塊和廣饒路西側5個舊城改造項目外,新增工人文化宮南側改造項目、人和路周邊改造項目和延安三路舊城改造項目。館陶路周邊改造未被列入明年“兩改”項目。本周二,市北區(qū)區(qū)長王京文做客青島新聞網(wǎng),當談及明年館陶路改造時,他表示,根據(jù)市北區(qū)舊城改造規(guī)劃,館陶路上的筒子樓已納入規(guī)劃改造范圍,但目前尚未確定具體拆遷時間。為何像館陶路4-6號和上海路60號這樣的“蟲牙”難以“拔除”?市北區(qū)民生辦主任王占平透露,今年,市北區(qū)通過三種方式改造筒子樓,即“擴建改造、拆舊建新、捆綁舊城改造”。對于館陶路4-6號這樣的倒危樓房,應采取拆除舊樓,原址擴建的方式進行恢復性建設??深愃起^陶路4-6號這樣的筒子樓住宅居住現(xiàn)狀復雜,給改造帶來很大的難度。例如,樓內(nèi)居民既沒有房單,也沒有產(chǎn)權證,甚至不能證明樓內(nèi)住戶是租客還是房主,所以出現(xiàn)很多分產(chǎn)權及團結戶。再加上地塊占地小、現(xiàn)狀容積率高,因此很難滿足每戶加建廚衛(wèi)等設施的要求。如果按照現(xiàn)有人口進行原址擴建,新建樓房的日照間距和消防間距將不能達標。而且,根據(jù)市政府辦公廳25號文件要求,筒子樓改造必須經(jīng)全體居民一致同意后方可實施。在是否異地安置問題上,很多住戶也未達成一致意見。

“十樓、八樓的高層也成”

1978年,島城人口突破百萬大關。而1949-1978的30年間,市區(qū)住宅建設投資僅為1.7億元,占同期全部基本建設投資的12.12%。1975年較之1949年,是人均居住面積竟下降了0.13平方米。1978年底,市區(qū)人均居住面積3.88平方米,比全國城市人均居住面積少了近1平方米。居民需求與住房現(xiàn)實嚴重失衡。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夏大爺常去市南房辦對面的第六公園——一個百姓公認的“法定”換房自由市場?!暗诹珗@南端大雪松的樹干上、樹枝上和樹叉上,貼著的、掛著的、釘著的,盡是各式各樣的換房啟事,有白紙的、紅紙的、紅紙的、復寫的……保準叫你眼花繚亂。換房的人,男女老少皆有,或站著、或蹲著、或坐著?!毕拇鬆斦f,直到1984年9月1日,“官方”換房市場,市房產(chǎn)局換房站才“出世”。換房子并非易事,夏大爺為了館陶路4號的房子,在第六公園“泡”了數(shù)月?!耙淮笄逶缇痛罄线h地趕來,在這里一站就是一天。風吹日曬,口干舌燥,肚子又餓,真是遭罪!” 房子雖然置換成功了,可這房子已入“古稀”之年,不堪重負。如今,這筒子樓成為名副其實的危房。每年,光維修屋頂?shù)馁M用就在2000元至4000元之間。平時,整個樓多出來的水、電費還需墊付。樓梯朽壞、廁所堵塞、過道漏雨都成了夏大爺家的“一攬子工程”。 “我腰不好,每次上廁所要蹲個三、四次,蹲下順溜了才能蹲下。到醫(yī)院看病,大夫說要我換個坐盆。我說,我們家住筒子樓,沒這條件。醫(yī)生總不能建議我買房吧,所以,兩個人相互苦笑一下。這還不算完,一到下雨天,我們就得打著傘上廁所。在廁所房頂釘?shù)奶炫锉幌萋涞氖覊K和木頭壓成了布袋,搖搖欲墜?!毕拇鬆斦f,不用說廁所,家里的頂棚上面都大嘎啦套小嘎啦。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說起水,夏大爺和老伴還有一段“搬水工迎新世紀”的故事?!?000年大年三十晚上,整個樓上就剩我們一家人了,鄰居都出去過年了。就在這檔趕,一樓的水管凍爆了。樓下鄰居不在家,水嘩嘩地往家里淌。于是,我們就把樓上所有能打開的水龍頭都打開了,廚房里的大桶、小瓢都用上了。接滿水就往水池子里倒,整整忙活了一晚上。第二天,等水管修好了,我和老伴倆累得在家躺了一天?!毕拇鬆斂人赃B連,他說,最近有點感冒了。談到裝修房子時,老人說,房子太老根本沒法裝修,“摳摳墻都能抽出磚頭來,這樣的房子如何裝修?”二是說不定哪天就搬走了、拆遷了,裝修的銀子就“打水漂”了??吹嚼先艘惶焯煸谖7坷锒热眨麄兊拇笈畠簩τ浾哒f,住在筒子樓里的居民都是貧困戶,買房子根本不現(xiàn)實。眼下,就指望能拆遷,分套現(xiàn)成的房子,能讓老人搬出筒子樓就可入住。他們很不希望自己的父母在老房子里出什么意外?!叭绻先擞袀€三長兩短,我們這些做兒女的就后悔死了,”大女兒眉頭緊鎖。夏大爺和孫大娘最大的愿望是能在有生之年搬出筒子樓,住上一套新房,哪怕是十樓、八樓的高層也成。

現(xiàn)有新聞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網(wǎng)友評論
1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發(fā)表 新用戶注冊
相關鏈接


下一篇:青島保護流浪貓組織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