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稼祥
????奧運火炬?zhèn)鬟f的最后一站是北京。它在北京的傳遞規(guī)格最高,場面最大,這是容易被觀察到的;不容易被觀察到的,是它對第一棒火炬手楊利偉的選擇,以及最后一棒火炬手李寧點燃主火炬臺的動作的選擇,所顯露出來的是什么。張藝謀主導(dǎo)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宏大、鋪張、新奇和震撼,是容易被感受到的;不容易被感受到的,是這個開幕式在中間和末段創(chuàng)造的“太空人”和“藍色星球”意象,要表達的是什么。
????在我看來,北京火炬接力和開幕式的未來意象,所揭示的是中國的太空雄心。
????楊利偉是中國第一位太空宇航員,他接第一棒意味著什么不用多說;李寧接跑最后一棒,并最后點燃主火炬臺,他似乎與太空沒有什么關(guān)系,但他從地上跑到天上,并且以非地球人的失重姿態(tài)和漂浮狀態(tài)跑,顯現(xiàn)的自然是太空步法。
????這就給火炬?zhèn)鬟f賦予了“薪盡火傳”的文明史含義。人類文明的火炬是從遠古燧石取火時代開始點燃的,它經(jīng)過自然漁獵時代,刀耕火種時代,游牧?xí)r代,農(nóng)耕時代,一直到跨海貿(mào)易時代……一個短短的開幕式不可能展現(xiàn)中華民族在所有這些時代的文明成就,但它在《燦爛文明》小段落里,展示了一個農(nóng)耕民族所取得的偉大精神成果——活字印刷和以“和”為內(nèi)涵的倫理文明。
????不過,歷史上的中國人,從來沒有從整體上跨入過海洋文明時代。進入這個時代,是近30多年來的事情,開幕式在《輝煌時代》這個段落里,用長矛般的槳葉遠涉重洋刻畫了這一點。作為這個時代實際成果的具體表現(xiàn),中國已經(jīng)接近成為世界第一大造船國,中國海軍第一次開始遠洋之旅,并且真正意識到了印度洋的存在。
????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可以歸結(jié)為三種基本樣式:牛背文明,馬背文明和甲板文明。沒有爭議的是,人類今天所擁有的最重要的物質(zhì)文明成果,以及主要制度文明成果,基本上是甲板民族創(chuàng)造的。首先是三個半島民族創(chuàng)造的:巴爾干半島的古希臘城邦,亞平寧半島的意大利城邦,伊比利亞半島的葡萄牙和西班牙海洋國家,接替它們的是西歐荷蘭和英倫三島,然后是法國和德國。在亞洲,先后參與甲板文明創(chuàng)造的是日本、韓國、新加坡,以及生活在香港和臺灣的中華民族。
????甲板雖然可以比馬背走得更遠,但與太空倉相比,則望塵莫及。美國是甲板文明的集大成者,但在蘇聯(lián)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把人送進太空,開啟了人類的太空時代之后,甲板文明民族第一次感受到了真正的生存危機。8年后,美國把自己的宇航員送上了月球,才松了口氣。
????中國第一次派人參與太空旅行雖然比蘇美晚了40年左右,但中國這次進入太空不是做給別人看的,好像是為了自己用。40年前,美國宇航員登月,主要是蘇美之間的冷戰(zhàn)在太空的延續(xù),追求的是意識形態(tài)利益。中國的“嫦娥”奔月,顯然不僅僅是為了看看月球上到底有沒有兔子,也不是為了證明這種制度比那種制度牛,而是想瞧瞧月球上是不是真有一種“藥”,可以治愈地球上的“能源耗竭癥”。
????開幕式中那些圍繞中國畫軸展開的全身可以發(fā)光的“太空人”,在藍色燈光的籠罩下,排成大塊面弧形,很像是在月球上,或有待開發(fā)的其他什么星球上。從地下升起來的那個“藍色星球”,起初也像是從地球出發(fā)到太空里旅行的探測器,然后變成黃色,像是土星,最后變成藍色的地球,仿佛是從太空里看到的人類家園。
????從牛背到太空,這是真正的跨越時代的飛行,這或許就是當(dāng)代中國的雄心。據(jù)此可以認(rèn)為,爭奪金牌第一,并非中國舉辦這屆奧運會的目的,中國的目的,是為她的太空之路壯行。當(dāng)然,這個跨越比劉翔要跨越的東西多很多,比如甲板民族創(chuàng)造的許多制度文化,跨的是欄架還是肩上的翅膀,值得深思。我們不要蝸行龜步,但也不要揠苗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