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100個“世界之最”備考“1”
省實驗中學教師指出,這種猜題押寶的應試方式不可取
本報濟南5月24日訊 今年高考我省將首次采用“3+X+1”模式,記者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將眾多“世界之最
”或者歷史、體育等方面的典型事例收集起來,認為只要將這些知識背誦熟練,就能順利通過“1”的考查。數(shù)所重點中學教師指出,“1”注重考查的是基本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是一個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不能把測試寄希望于猜題上。
省招考院有關負責人介紹,根據(jù)我省公布的考試政策,“1”(“基本能力”測試)以高中新課程的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活動、人文與社會、科學六個學習領域的學科課程標準為依據(jù),著眼于不同學習領域、不同科目間的有機整合和內在聯(lián)系,借助一定的生活、生產和學習情境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查。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不少學生嫌這門考試科目涉及學科多,復習起來耽誤時間,就分頭搜集涉及技術、藝術、體育健康、人文、科學等領域的“世界之最”或者“中國之最”,像“中國第一個奧運會冠軍是誰”、“世界黃金產量最大的國家是哪個”、“戛納電影節(jié)目前已經(jīng)舉辦了多少屆”等題目。
濱州一位王姓考生告訴記者,“估計只要把這些知識掌握熟練了,就能在考試中取得差不多的成績,這樣也節(jié)省了時間復習其他課程。”
但省實驗中學、山師大附中等高中的指導教師認為,如果考生采用猜題押寶的方式備考這樣的考試科目,就失去了設置這門考試科目的重要意義,而且考生采用這種方式,從單純的應試方面講,也很不可取,因為這樣的綜合類知識考查不是靠所謂的“世界之最”、“全國第一”等就能解決的,很可能考生背誦100個甚至更多,但最后命中率卻非常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