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次車商車主聯誼活動中,家住省城的張先生告訴筆者,他多花了近萬元購買了目前正熱銷的某品牌導航版車型,但在使用一段時間后發(fā)現:導航儀根本派不上用場,基本就用來播放一些音樂碟片。“因為外出旅游的機會并不多,偶爾出去了,需要導航的時候,很多
道路信息根本沒有輸入,還不如買本地圖方便。”
其實,在實際駕車中,像張先生那樣在愛車上裝了無數頂級裝置而“沒有機會和時間”使用的車主大有人在。導航儀、巡航系統(tǒng)……汽車配置“無用功”大有泛濫之勢。我們不禁要問:有多少配置可以不裝?
誤區(qū):高科技成擺設
一位購買奧迪A4的江小姐的話很有代表性,她說:“30多萬元的車錢都花了,還在乎多花那幾千塊小錢嗎?”盲目追求高配置,是國內汽車消費,特別是高檔車消費的一大特點。在國內,很多車型,銷售最好的往往都是那些配置最高的。大家掛在嘴上的所謂“性價比”,實際上變成了“配置價格比”。筆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造成消費者追求高配置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消費者自己的攀比心理,如果配置低了,會覺得沒有面子。
其次是廠家不經意地“誤導”。廠商經常將諸如藍牙功能、導航系統(tǒng)等作為“高科技”炫耀的資本,但實際使用率卻極低,高科技往往成了擺設。對于消費者來說,“性價比”越高,自然越吸引目光。許多廠商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口味,增大內部空間,安裝了天窗、電視、藍牙、倒車雷達等配置。面對汽車制造廠商提供的大量“個性化配件”,消費者應該比較一下:哪些比較實用,而哪些是可有可無的擺設。
陷阱:“無用功”泛濫
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型汽車集團市場部經理透露:汽車配置越來越豐富、越來越高檔的現象已到了近乎泛濫的地步。其實從某一方面講,這也是汽車廠家給消費者布下的一個消費陷阱。因為配置水平越高的車型,廠家的單車利潤率也越高。舉個簡單的例子,最近某廠家宣布某款車的非天窗版停產,理由是天窗版車型更受消費者歡迎。其實業(yè)界有一種說法,廠家增配天窗的成本是2000元,而天窗版售價則比非天窗版高6000元。也就是說,賣一輛天窗版的車,廠家要多賺4000元。正是這一原因,導致目前國內市場存在一大奇怪現象:很多廠家宣稱的某車型最低配置款往往是有價無貨;相反配置豐富、高檔的車型卻任你挑選。
在國外成熟的汽車市場,一般的做法是提供豐富的配件包,甚至是空調,即使是豪華車,標配也不多,但是有很多配件可供選裝。這樣既方便了消費者選擇,同時也體現了廠家以人為本的造車理念。
提醒:安全實用就行了
著名學者、汽車市場專家鐘師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同國外人性化、個性化訂單銷售制相比,國內廠家體現的是自主化,利益化。所謂的訂單充其量也就是一個消費者需求的市場調查。再說難聽一點,就是廠商作秀,甚至有廠商下套讓消費者往里鉆,是一種推卸矛盾的做法。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研究開發(fā)部技術總監(jiān)徐煥新博士則表示:“定制消費將是以后車市發(fā)展的趨勢。消費者買車前一定要靜心自問,是買一件可以炫耀的配飾,還是買一個安全實用的交通工具?這對于盲目消費大有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