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園一角,家長交流子女信息

一位母親拿著自己女兒的信息牌
“***,女,28歲,碩士研究生畢業(yè),月入7000,有房子一套!币粡垙堫愃坪啔v的“相親帖”被貼在了人民公園內的樹上。
近日在人民公園舉行的一次相親會上,一個年輕女孩突然從外面沖入人群,當場撕下貼在樹上的自我介紹,并與父母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執(zhí)。
愛子心切 “樹位”成熱門
“你是女兒還是兒子?”,“你家孩子在哪里工作?”每個周六或周日,人民公園內總是人滿為患,至少有一兩百號五十歲以上的父母們聚集到這里,來為自己的孩子尋覓另一半。其中有不少人并非第一次來,他們的準備也非常充分,有寫在白紙上并貼在木板上,舉得很高為給人看見的,也有把寫有基本條件的紙貼在樹上,自己蹲坐在一邊,等待著其他父母的詢問。
吳阿姨已經是第三周來人民公園了,第一次來完全是個意外,當時他們夫妻倆準備去福州路買東西,經過人民公園時他們見到里面擠滿了中老年人,好奇之下他們就鉆進了人群。一問之下才得知原來這里是個相親會,但主要人物卻是相親雙方的父母,很少有孩子加入其中。第一次參加自然沒經驗,吳阿姨和丈夫只是為自己剛工作的兒子隨意打探了下情況。隨后的兩次他們吸取了教訓,將兒子的簡歷也寫在了紙上并張貼在一棵樹上。
記者發(fā)現,在這些前來相親的家長中,許多人都選擇將孩子的簡歷介紹貼到樹上,而位于公園中間的幾棵樹更是成為熱門。據一位家長介紹,他早上七點半就到公園來了,為的就是占據比較好的位置,以便給自己的女兒多找點機會。
未經商量 女兒當場翻臉
在采訪中,記者發(fā)現有許多父母并非專程到人民公園來替孩子相親的,有不少是經過此地,前來看熱鬧,最后順便幫自己孩子找對象的。不過此類家長大多沒有和孩子經過商量,自作主張就替孩子拿起了主意,因此與孩子發(fā)生矛盾的不在少數。
27歲的晴晴自去年與男友分手后就一直沒有再找對象,單身生活對于她來說感覺非常舒服、自在,但父母卻開始著急了,希望女兒能早點把自己嫁出去。在幾個月勸說無效的情況下,父母決定展開行動,便選擇到人民公園內替她找對象。他們將晴晴的簡歷打印在紙上,并張貼在一棵樹上,然后自己站在一旁,如果初步交談下來條件比較匹配的話,他們才會從懷里掏出珍藏的照片,再談得來,就交換聯系方式,不過這一切都是瞞著晴晴秘密進行的。
但晴晴還是發(fā)現了情況,當天中午一點左右,她突然出現在人民公園內,很快在人群中找到了父母。當她看見自己的介紹被貼在樹上時,立刻與父母發(fā)生了爭執(zhí),并表示自己已經是成年人,有自己的打算,這樣結交對象的方式自己不能接受。隨后三人發(fā)生了激烈的口角,晴晴隨即將樹上的簡歷撕下,并當場拂袖而去,留下一群目瞪口呆的父母們。
[專家解惑] 事先溝通是關鍵
自己替孩子參加相親會,卻惹來孩子的不滿,為此許多父母都很委屈,表示自己為孩子好還不能得到理解。記者采訪了華師大心理學研究室的趙雙海老師,他表示,如今代孩子參加相親會的父母越來越多,但在去之前,父母和子女要是能有個溝通,相親的效果會更好。父母代孩子相親有一定的可取之處,拿照片和介紹做證明,可信度比青年男女初次見面互相了解要高,而且如今年輕人工作忙,壓力大,父母介入可以節(jié)省許多時間。另外,父母為子女“相”的對象成功的話,能夠減少婚后出現婆媳或翁婿間的矛盾。
但現在有許多父母在來之前并沒讓子女知曉,這樣可能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雖然父母養(yǎng)育子女多年,但不一定對孩子的擇偶觀很了解,容易產生誤解。所以事先進行一定溝通和交流是非常必要的,這也有利于提高相親成功的幾率。作者:□晚報程怡報道
攝影 錢朱建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