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在北京豐臺區(qū)豐北路附近的一家酒店里,四五個初中生模樣的孩子坐在一個包間里,談笑風生,喝得一塌糊涂。而該酒店的結賬單上顯示,這頓飯共吃了1500多元。而該酒店服務員介紹,他們都是附近學校的初中生,“聽他們說過年得了不少壓歲錢,今天在一起為班長慶賀生日,每個人都為班長準備了上
百元的禮物”。(據(jù)《北京娛樂信報》2月13日報道) 禮多人不怪、禮尚往來的交際學居然被丁點大的孩子拿來活學活用,實在讓筆者啼笑皆非。如果說我們僅僅將其看作是一個玩笑的話,也就沒什么可以探究的了,但顯然,在學生給班長送禮背后有著更深層次的社會問題。 孩子除了接受學校教育外,受家庭的影響最大,他們習慣模仿與效仿成人的生活模式,再加上現(xiàn)在有些“有權力”的家長在現(xiàn)實中的“言傳身教”,一而再、再而三的潛移默化為孩子上了一堂生動的“腐敗課”。當一些孩子分辨不清是非時,可以去效仿也就不足為奇了。 腐敗看似是個與孩子天真世界相去甚遠的話題,然而社會的這個大染缸,卻時時刻刻不忘將孩子拉扯進來,如果我們的學校、我們的家庭、我們的社會不能為孩子提供一個相對廉潔的空間,那么這種娃娃式的腐敗必定難以根除。正如清華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程文浩日前在首屆中國深圳廉政文化論壇會上說,腐敗習氣已侵入低年齡階段———反腐也要從娃娃抓起!蔣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