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塵號探測器展開時的效果圖。(新華網(wǎng)圖片)
這是1998年2月5日,科技人員在察看星塵號返回艙成功完成測試試驗。(新華網(wǎng)圖片)
星塵號無人探測器的模型在美國宇航局下屬噴氣推進實驗室的記者招待會上展出。(新華網(wǎng)圖片)
星塵號探測器的氣凝膠“海綿”收集器(圖片來源:美宇航局網(wǎng)站)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5日18時12分,裝有彗星塵埃樣本的美國星塵號飛船返回艙在美國猶他州沙漠著陸。
美國星塵號飛船于北京時間1月15日13時57分左右,已按計劃釋放出回收艙。
7年之旅 行程近40億公里
1999年2月發(fā)射的美國星塵號探測器于2004年1月飛抵懷爾德2彗星,探測器上伸出的一個網(wǎng)球拍形狀的設備采集了彗星塵埃及氣體樣本。這些樣本可為宇宙形成和地球生命起源研究提供重要線索。
彗星探測一直是科學家研究了解太陽系、行星和生命起源的重要途徑。但由于技術限制,科學家直到近年來才開始拿到彗星成分的一手資料。2005年7月的“深度撞擊”計劃讓美國宇航局獲得了彗星內部的圖片,而星塵項目是人類第一次用航天器對彗星進行取樣研究。美國宇航局曾將該項目形容為“將彗星帶回地球”。
開始于1999年的星塵項目總投資約1.68億美元(不包括飛船發(fā)射費用),其中約1.28億美元用于星塵號飛船的研發(fā),其余用于項目控制。整個項目由美宇航局下屬的噴氣推進實驗室負責。
帶回彗星物質粒子
自1999年2月7日發(fā)射后,星塵號飛船飛行了近40億公里,為了和彗星“維爾特二號”接近,它繞太陽飛行了三圈。2004年1月,飛船繞太陽飛行第二圈時,與彗星軌道交會并飛到距彗核240公里處。在這次“碰面”中,飛船不僅用其搭載的儀器初步分析了彗星物質,還用特殊的塵埃采集器捕獲了彗星物質粒子。
此外,飛船還捕獲了由人馬座星云噴發(fā)到太陽系內的星際塵埃粒子?茖W家認為,這些星際塵埃粒子很可能保留了太陽系誕生之前宇宙構成的信息。因此,科學家將飛船的旅程比作“穿越太陽系45億年歷史的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