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灰色收入”數(shù)量“天曉得” 法律漏洞仍大
中新網(wǎng)1月13日電 香港文匯報今天刊出一組報道,“審視”中國內地的“灰色收入”。報道說,不能讓灰色收入“灰”了人們的心。
報道說,在改革開放前,內地沒有“灰色收入”這個詞;改革開放后,經(jīng)濟日趨活躍,社會各類群體的收入隨之
出現(xiàn)多樣性。人們把合法的工資、獎金、補貼等稱為“白色收入”,把違法收入稱為“黑色收入”,至于還有那么一種介乎于白色與黑色之間的收入,人們說不清道不明,更多的時候是不便點明,“你知我知就夠了”,于是便有了“灰色收入”的叫法。
報道列舉了幾個行業(yè)存在的“灰色收入”現(xiàn)象。
一是導游。報道說,現(xiàn)在許多旅行社的導游根本就沒有工資,有也只是象征性的給一點。旅行社不僅不給導游發(fā)工資,甚至還要求帶團的導游按人頭費上交給旅行社一筆不小的費用!俺曰乜邸眲t是內地導游賺取“灰色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旅游商品為導游和司機提供的回扣比率一般為購物額的20%-50%不等,同時往往還要向導游和旅行社支付“人頭費”和“停車費”。所以,盡管有時游客早就沒了購物欲望和購物可能,導游和司機還是要把旅游團往商鋪里拉,因為只要停夠時間,商店就得按人數(shù)給錢!坝袝r看到一個上百人的大團來了,我們心中更多的是緊張。如果沒‘出活’,光人頭費加停車費就要付上幾千元!北本┌诉_嶺長城腳下的一位珍珠店老板對此很是無奈地說。他的無奈是不敢得罪導游和司機,否則以后導游有“好團”也不會再往這里“導”了。
二是醫(yī)療衛(wèi)生界。報道說,這可說是“灰色收入”最豐厚的行業(yè),拿紅包、吃回扣和“走穴”,已經(jīng)到司空見慣、見怪不怪的地步。普通人日?磦病,特別是動個手術,給主刀醫(yī)生、幫忙醫(yī)生、麻醉師、手術室護士分別送紅包,都是公開的秘密。一位醫(yī)生接受采訪時說,在醫(yī)院這個圈子里收紅包是很普遍的事,你可以問一下醫(yī)護人員,只要是說良心話的,誰敢說自己沒有收受過?
醫(yī)生走穴,主要是一些知名度高的醫(yī)生和外科醫(yī)生,到“下邊醫(yī)院”去一次,進帳一二千元是家常便飯,而著名醫(yī)院醫(yī)生更可拿到五千至一萬。吃藥品回扣是醫(yī)療界“灰色收入”的另一種形式。
“到醫(yī)院看病,最好穿得寒酸些,因為醫(yī)生會邊看病邊打量你的衣著。如果看出你有錢,醫(yī)生會給你開最貴的藥!币晃会t(yī)生的話可以讓人們部分明白,為什么看病時醫(yī)生總是異常熱心地詢問患者干什么工作,收入高不高,原來是在探聽病人囊中虛實。
三是教師。報道說,目前教師們最大的“灰色收入”主要來自開輔導班和“走穴”。一位大學教授說,自己一個星期有12次“友情客串”,身心疲憊。上課時有時也感到力不從心,對于收入所得,他認為都是“辛苦錢,合情合理”。另外,老師在校外搞創(chuàng)收的形式五花八門,諸如講學、做學術報告、代課、當家教、兼職顧問等等,而與社會應用、市場需求關系緊密的學科老師,如經(jīng)濟、金融、會計、法律、外語等,搞校外創(chuàng)收的機會更是多,有的一天至少千元。
報道又說,在某地的幼兒園,孩子入學要交高至萬元的擇校費(俗稱“贊助費”),此外每個月還要交1500元的食宿費,其它如書本、校服費則另收,為了讓小孩子能夠在學校里得到更多的關照,家長給老師們塞紅包更是家常便飯。一位家長抱怨說,每逢過節(jié)過年,6歲的兒子都會要求父母去看老師,不去就和家長鬧。
四是喪葬業(yè)。報道說,當今連喪葬業(yè)也成為暴利行業(yè),大大出乎人們意料之外。家里死了親人,家屬寧愿多花點錢,把后事辦得風光些,是其成為暴利的客觀原因。業(yè)者往往看準死者家屬心理,開設五花八門的收費項目。一個進口價值只有上百元的骨灰盒,轉賣到了死者家屬手中,馬上就變成了幾百元、上千元。有家殯儀館在不長的時間里,先后以這種方式賺取暴利十幾萬元。除此之外,還有名目不少的收費項目,如運尸費、抬尸費、小廳費等,并經(jīng)常任意抬高收費標準,利用其行業(yè)壟斷地位,強制死去家屬開銷,有的還要出難題,讓死者家屬不得不送上紅包、禮品。
報道引述中國經(jīng)濟學家茅于軾說,“灰色收入”是市場經(jīng)濟的產物,從某種意義上說,“灰色收入”的出現(xiàn),預示著經(jīng)濟開始活躍,個人有了更多施展所長的機會。但報道亦指出,不可忽視的另一面是,“灰色收入”帶來的諸多社會問題,如國家稅款的大量流失、貧富差距加大、貪污腐敗等,也正毫不留情地消耗著中國社會邁進的動力。對老百姓而言,重要的不是那些富有的人們有多少錢,而是這些人的錢是怎樣來的?所以有必要認真審視“灰色收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