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高達數百億元的大學收費,竟沒有幾個人能說得清是根據什么標準收的!靶氯A視點”記者最近采訪了大量教育界人士,試圖探究大學收費的標準,卻發(fā)現這是一團亂麻!艾F階段我國高校教育成本的評估與分攤體系均存在問題,‘高校教育成本’如何計算沒有清晰的標準,也沒有經過任何科學論證!倍嗄隄撔难芯拷逃龁栴}
的熊丙奇教授說。(12月29日《中國青年報》)
教育部原副部長張保慶說,對學費有兩種核收方法,一種是按實際成本,一種是按日常運行成本?紤]到中國國情和成本計算的復雜性,選取了后一種辦法。有關部門對高校學生年均日常的運行經費進行過調研,高的超過1.4萬元,低的在1萬元左右,綜合一下,按25%提取,每個學生每學年的學費定在3500元。
這樣的核算方法當然有其道理,但是既然要分擔大學生的培養(yǎng)成本,那么首先就應該有合理的“成本核算”。而只有在市場機制中確立的成本核算與價格才具有“合理性”。目前這種壟斷條件下的“成本核算”,不僅困難重重,而且未必合理。
毋庸諱言,中國大學的效率并不高,這首先表現在大學自身的行政化管理體制上!2002年全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顯示,當年我國普通高校在校生903.36萬人,教職工130.36萬人,其中專任教師61.84萬人?梢钥闯,每個教師平均要負擔7名學生,而國外大學師生比例通常為1∶16~1∶20。這僅僅是專任教師與學生數量之間的對比,而專任教師在大學教職工總數中僅占47%。將所有人員開支統(tǒng)統(tǒng)計算進大學生培養(yǎng)成本中,成本豈能不高?
大學的實際辦學成本既包括剛性的管理成本,也包括軟性的運營成本。隨著擴招的持續(xù),教職工數量不斷增加,他們的薪酬正是剛性成本支出的首要項目。而政府撥給大學的經費是以在校學生人數來定,與教職工數量并無關系,因此為了保障運營,大學必然會想方設法把這部分開支以學費方式轉嫁于學生。所以才會出現大學逐年擴招,學費隨之提高的現狀。
在公立大學壟斷高等教育的前提下,大學教育成本的高低完全是校方說了算,不管大學收費是“一個謎”也好,“一團麻”也罷,學生和家長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只能接受并分擔這些成本。要改變現狀,關鍵是要引進競爭機制。而目前大學教育中,最欠缺的就是競爭。
雖然各地陸續(xù)開辦了1000多所民辦大學,但是絕大多數只能發(fā)放國家文憑考試證書,而沒有學位證書;有些甚至不能發(fā)畢業(yè)證書,只能發(fā)結業(yè)證書。這些限制使得民辦大學的社會地位與公立大學相去甚遠,也就根本談不上對公立大學構成競爭。只有允許并鼓勵更多的社會資金參與高等教育,才能使它們真正有資格、有實力與公立大學展開競爭,在競爭中確定出大學教育的合理成本。也只有具備了合理的大學生培養(yǎng)成本,才能談得上如何去分擔這些成本。
市場競爭最大的好處就是,面對質量相同的商品,消費者無需去計算商品的成本,只要貨比三家,就不難作出自己的選擇。如果給了老百姓自主選擇的權利,不用教他們如何算成本,大學收費的謎團自然會被揭開。而如果毫無選擇余地的話,看透了里面的奧秘又有什么意義呢?
(趙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