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晚8時,成都火車北站,在帶隊老師的帶領(lǐng)下,34名四川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的在校女大學生,作為四川首個“大學生保姆團”,踏上了開往北京的列車。在元旦、春節(jié)的保姆需求旺季,她們將在北京從事高級家政服務。(12月28日《齊魯晚報》)這些年,我們經(jīng)?吹竭@樣的新聞報道:“研究生月薪四五百”、
“大學生
零薪水就業(yè)”,給人的感覺似乎是咱們中國已經(jīng)進入了人才過剩的時代。然而,別忘了這些新聞的發(fā)生地,都是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這樣的城市可以讓大學生當保姆、研究生當門衛(wèi),而貧困山區(qū),希望有一個中專畢業(yè)生來工作,都可能是奢望……
不要以為大學生熱衷于當保姆、當清潔工就是社會的進步,實際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這種看似務實的選擇背后,其實折射出了一種可怕的社會偏見。在很多年輕的大學生眼中,在貧困山區(qū)當一名化學教師可能不如在大城市打掃廁所有前途。于是,一些大學生寧可在大城市里荒廢專業(yè)、虛度年華,也不愿意到條件落后的地方奉獻青春。
是的,也許有人可以拿出一百條理由來證明大學生當保姆的合理性和并非浪費人才資源。筆者也并不認為大學生當保姆就是一種墮落。但在人才資源稀缺的我國,大學生們都擠在大城市干些技術(shù)含量并不高的職業(yè),難道真的值得敲鑼喝彩嗎?歐木華/文
責任編輯:屠筱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