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右)希望能給女兒們“招”到理想的女婿,讓她們家的生活幸福如花
■“丈母娘”要把第一道關 ■對500電話應征者全不滿 ■約好30應
征者無一露面
■姐妹征婚是患病父心愿 ■只求以誠相待不在乎錢 ■嫁不嫁還得姐妹說了算
■大家各抒己見對錯難判
“姐妹大學在讀生,漢族,西安市人,各有住房。對父母很孝順,有涵養(yǎng),素質很高,F征婚條件如下:(出生)年齡從84年至74年,本科以上學歷,有固定工作。有素質有涵養(yǎng),有責任心健康男子。電話:1357200××××,屈女士。”
12月1日,西安一位屈女士通過報紙發(fā)布征婚廣告,稱給兩個正在上大三和大一、各有住房的侄女征婚。記者昨日從征婚兩姐妹處獲悉,截至目前,已有500多人應征,其母卻無一中意。
姑媽稱姐妹“長相一般”
題為“姐妹征婚”的廣告,發(fā)布在西安一家報紙的頭版。記者當天首先以應征者的身份撥通了屈女士的手機,接電話的人聽聲音是個中年婦女。她稱自己是兩位女孩的姑媽,專門代辦此事。她說,姐妹倆一個1984年出生,一個1985年出生,老大在陜西某中醫(yī)學院讀大三,老二在西安某財經學院讀大一,都是本科生。
屈女士說:“我們是西安本地人,在這里住了好多年了!睂τ趦蓚孩子長相,她表示很一般。
母親對500應征者全不滿意
幾天來,記者一直與屈女士保持聯(lián)系,并表明記者身份,對其征婚情況表示關注。
昨日下午,經允許,記者終于采訪到了征婚的姐姐及其母親,并證實姐姐確系陜西某中醫(yī)學院大三學生。其母拿出一沓寫得密密麻麻的紙,告訴記者,她花了5000多元登那則廣告,廣告發(fā)布后,到目前已經接到500多個應征者的電話,大部分都做了登記,“這500多人中,有博士后,有公務員,還有學生等各行各業(yè)的,年齡最大82歲,最小只有15歲,最高收入每月8000多元,最少的一個月只有800多元!
但應征者雖多,其母的滿意率卻為零,“條件差不多的,年齡;年齡合適的,條件又不行。”
30應征者無一人露面
其母說:“為了見應征的前30名男子,我專門租了一套房子,讓他們12月3日早晨來見個面!笨紤]到見面時可能有些應征者完全不符合要求又不好當面拒絕,她專門準備了數十份《致征婚者的一封信》,“也不讓他難堪,讓他拿信回去對照,知道自己不符合條件也就明白我們拒絕他了”。
為了表示誠意,12月3日這天,兩姐妹從學校趕回來,待在家里,與母親一起等待應征者。然而,當天約好的30名男子無一露面!鞍,沒想到會這樣,這些男的還沒我們女兒開放!
昨日,征婚的姐姐及其家人未向記者透露更多情況,她們表示:“希望生于1979年至1984年之間,身高175厘米以上,有涵養(yǎng),孝敬父母,本科以上,不嫌貧愛富,不抽煙、不酗酒的男子能大膽應征!北緢笥浾咝l(wèi)曉寧 盧興江 劉海宏 康正
母親信心十足
“登報征婚,說明女兒素質高”
征婚姐妹的母親50歲了。
她穿著厚厚的棉衣,顏色陳舊卻十分干凈,胸前搭一條黃白相間的圍巾;她心情開朗,滿面笑容,說一口地道的陜西方言;她不愿透露自己的經濟收入,一會兒說他們老兩口都沒有工作,一會兒又說要照顧生意!拔覀兪俏靼簿用,在這住了好多年,這事不敢說出去,熟人知道了不好!
昨日,征婚姐妹的母親不但解釋了登報征婚的真實原因,講出了許多“驚世駭俗”的話,最后還托記者轉告應征者,她的手機很舊,平常要插在電源上,不然幾下就沒電了,“最好是晚上6點半到9點半打過來!
父親病重 盼女兒找到好對象
記者:為什么要登報征婚呢?
母親:她父親下崗后患了偏癱,雖然生活尚能自理,但病情比較嚴重,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前些日子,我把給女兒征婚的想法跟他一商量,他挺高興的。我們家兩個女孩,一個男孩,現在女兒大了,她父親肯定想在有生之年看到她們找到如意的男子,如果這樣,說不定病情還能好轉呢。
記者:征婚有沒有出于給病人沖喜的考慮?
母親:這個絕對沒有!但依我看,男的跟女的起碼不能相沖。
跟隨潮流 給自己機會挑別人
記者:你不覺得應等女兒上完學再談婚嫁嗎?母親:這有啥,上大學都可以談戀愛嘛!我家孩子都是吃過苦受過窮的,會正確對待這些事,不會影響學習。
記者:一般女性談婚論嫁時都會矜持一點,你這樣做不怕別人覺得你家孩子太直接?
母親:我們敢這樣做,說明我們女兒素質高。我們經濟獨立,又是本科生,為什么要坐在家里等別人來挑,我們?yōu)槭裁床豢梢越o自己更多機會去挑選別人?
記者:為什么要選擇登報打廣告的形式?
母親:這可能屬于現在的潮流吧,這樣做多文明。
母親把關 仍然屬于自由戀愛
記者:你不怕應征者懷著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怕這種形式影響到孩子的幸福?
母親:有人來應征,首先得見我。如果他的人品等各方面差不多合我意,我還要去他的單位找他的領導落實一下情況。這些都確定后,再讓孩子跟他談。相處一段時間后,如果兩個人感情好,覺得合適,就可以在一起;如果彼此覺得不滿意,那就分手,誰又不欠誰的。所以,這整個兒還是自由戀愛。
記者:為什么那么多應征男性原本約好了,后來卻又不敢來見你呢?
母親:這說明他們害羞、膽小。其實這有什么可害怕的,來見個面有什么。來見我,就不會“縮水”,比如他多高就是多高。就算是來見丈母娘,我又不會把他給吃了,我們又不嫌他是窮光蛋,要是他不滿意了,我們又不會不讓他走。本報記者康正
女兒十分支持
相信母親,也比較相信緣分
記者昨日見到了征婚姐妹中的姐姐,她學生氣十足,戴副眼鏡,母親接受采訪時,她就坐在旁邊按著電視遙控器,一個勁兒尋找好看的頻道。她完全贊同父母為她和妹妹征婚,并強調“征婚不是結婚”,“這種形式沒有什么大驚小怪的”。問及妹妹的情況,其母說已經到學校去了,不便打擾。
還是面向社會征婚好
記者:你和妹妹都同意用這種登廣告的方式為你們征婚嗎?
姐姐:(面帶微笑)打廣告之前,媽媽給我們倆都打了電話,還要了我們的身份證,我覺得她這樣做挺好啊,就配合她做這事。
記者:難道在學校里面接觸不到中意的異性嗎?
姐姐:呵呵,那倒不是。不過學校的范圍還是挺小的,還是面向社會比較好。而且,在學校里面不可能有談婚論嫁的感覺,同學之間還只是一種純粹的情誼。
嫁不嫁還得我說了算
記者:有沒有覺得父母這樣做是一種包辦?
姐姐:(不住搖手)不不不,確定對象時,她必須尊重我的意見,嫁不嫁還得我說了算。但母親是過來人,我比較相信她的眼光。
記者:第一道關由你母親來把,如果依她的眼光把你本身中意的人給剔除掉了,你不覺得可惜嗎?
姐姐:(看了看窗外,想了想)這有啥可惜的,人一生要錯過的東西太多了,如果錯過,那說明緣分沒到。
只求對方“以誠待人”
記者:你對對方有什么要求?
姐姐:非常非常簡單,4個字,以誠待人就夠了,我不在乎他有沒有錢,人好就行。要是結婚,在他家也行,在我家也行。
記者:你覺得通過打廣告的形式征婚能替你找到幸福嗎?
姐姐:唉,先等等看,這兩天老有人打電話,發(fā)短信,有些還非常不禮貌,語言粗俗,目的不純,我們前兩天就關了機,今天才開呢,又收了十幾條。
千萬不能讓同學知道
記者:你覺得你母親這種方式合適嗎?
姐姐:其實,這只是一種形式上的東西,沒什么大驚小怪的,可以通過這種形式認識到更多的人。但征婚不是結婚啊,兩個人相識過后,還要有一個互相了解的過程。
記者:這事你同學都知道嗎?他們啥看法?
姐姐:啊,這事千萬不能讓他們知道啊,他們知道了不得了,會笑話我的。
記者:既然自己覺得這樣沒什么大驚小怪的,為什么不敢面對同學?
姐姐:(笑了笑,顯得無可奈何)畢竟許多人的觀念和我們不一樣吧。本報記者康正
各方觀點碰撞
大學生們看法不一
正方:擇婚不拘形式
反方:形式影響擇婚
本報訊(記者 康正)在許多高校學生家長還十分介意孩子在校戀愛時,西安兩姐妹卻享受了母親的“開明”政策,大膽通過媒體打廣告尋找自己的“另一半”。身為高校學生,他們怎樣看待這種擇婚方式呢?昨日,記者隨機采訪了西安幾所高校的在校生。
西安石油大學大四學生徐金鋒認為,這種形式沒有什么可奇怪的,登報打廣告也好,到婚介所登記擇婚也好,無非都是認識異性的一種途徑。通過打廣告認識了一位異性,然后相處,相互了解,直到這個時候,還與戀愛、婚姻無關。婚姻仍要等到兩人感覺都非常好時才能涉及,誰也強迫不了誰,誰也約束不了誰。
長安大學女生朱敏更表示,擇婚就應該不拘形式,因為歷來人們對婚姻的追求都不會脫離“自由”這個核心。現在,學生封閉在校園里,“三點一線”的生活讓他們沒有更多機會去接觸社會上的人,“通過這種形式多接觸認識一些社會上的人,未必就是件壞事,反過來有可能增加學生對社會的認識,讓我們更快地成長起來。”
然而,也有學生持不同意見。西安體育學院女生孫靜說:“畢竟還是學生,應該慎重考慮婚姻問題,如果遇見了自己真愛的人,由此產生感情并相互愛戀,也許無可厚非。而完全沒有對象,憑空來征一個異性戀愛、婚嫁,真有點讓人不敢想像!彼認為,擇婚既然追求一種自由狀態(tài),那就更不應該給擇婚留下“人為”的痕跡,否則,形式會反過來約束甚至干擾擇婚。
專家分析解讀
給社會出了道考題
本報訊(記者 康正)昨日,陜西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副所長江波就此事接受記者采訪,他表示,姐妹倆的做法給社會、家庭、學校和男性出了一道并不簡單的考題,他提醒人們,作為一個新事物,必須保持相當的敏感和警惕,不能簡單說這件事是對還是錯。
江波分析認為,此事出現有其必然性,“社會越來越呈現出文化的多元性,人們對各種文化背景下的文化現象、新事物的接納程度越來越高了,同時,人們也自發(fā)或自覺地追求多元文化,這種情況下,類似登報征婚的反傳統(tǒng)文化現象勢必出現!绷硗,這種標新立異的做法也可能獲得意想不到的社會評價,從而帶來人際關系、社會地位的巨大改變,比如“超女”,因此,這種做法也有其存在的現實土壤。
事實上,姐妹倆的做法是對傳統(tǒng)提出的挑戰(zhàn),一改從前由男性主導婚嫁的境況,由女性提出擇婚標準,讓男性來接招。這是新時代女性追求自我的一種表現。同時,她們也對現存學校的管理體制、家庭關系提出了自己的抗爭?偟恼f來,兩位姐妹給全社會出了一道考題,它需要社會、學校、家庭以及男性積極思考,認真作出回應。
江波同時提醒,盡管這種做法有諸多積極因素,但簡單肯定或否定該做法都可能失之片面,“我們必須對這種做法保持警惕和敏感,密切關注它的未來走向,作為一種新事物,它也可能往不好的方向發(fā)展!
背景資料鏈接
在校大學生結婚 不禁止也不提倡
教育部于2005年3月29日頒布了修訂后的《普通高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于2005年9月1日起施行。新規(guī)定取消了與目前國家基本法律不一致的特殊規(guī)定,刪除了原《規(guī)定》中“在校期間擅自結婚而未辦理退學手續(xù)的學生,做退學處理”的規(guī)定。學生能否結婚,根據《婚姻法》和《婚姻登記條例》執(zhí)行,不再需要獲得學校同意,學校不干預和不禁止。但并不等于教育部門提倡在校學生結婚。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