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主體】11月17日,河南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稱,由于計時不準確等因素,河南幾大電信運營商一年多收電話用戶近兩億元(11月18日《中國青年報》)。 電話計時、計費不準確的問題,在全國其他的電信運營商那里同樣存在。用河南省的情況來給全國作一個簡單的
類推,其結果,全國幾大電信運營商一年之中多收用戶電話費大致在38億元左右。〒(jù)《中國電子報》2005年9月13日報道,2005年上半年全國電信主營業(yè)務收入為2812億元。) 用戶白花了“冤枉錢”,但為什么沒有人討說法呢?我以為,一來38億元雖巨,但由7億多用戶平均下來,每部電話不過5元多。明顯處于弱勢的消費者,有誰會為了區(qū)區(qū)5元錢“自不量力”地去向“超級霸王龍”討說法呢?二來電話用戶即使有討說法的打算,由于存在事實上有意無意的技術壁壘,你又從哪里去拿出相關的證據(jù)?所以,多半發(fā)一通怨氣后也就自己忍氣吞聲了。 單個電話用戶對此也只能無可奈何,他們能夠做到的最多就是用腳投票。就在去年年底,由《經濟參考報》等30多家新聞媒體聯(lián)合發(fā)起的中國首屆“霸王現(xiàn)象”認知度調查報告中,電信、房地產、保險等被列為“十大霸王行業(yè)”,而電信“幸運地”登上了“霸主”之首。 面對計時、計費“短斤少兩”的質疑,曾經有電信運營商這樣解釋,說是通話計時、計費是電腦自動裝置,言下之意其準確性是不容懷疑的。然而筆者注意到,這次河南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的結論卻是:不準確的原因90%以上是人為因素。既然是人為因素,那么從現(xiàn)在起,電信運營商是否就能夠糾正過來呢?結果可能未必樂觀。因為電信業(yè)壟斷地位帶來的霸王意識并沒有隨著行業(yè)的飛速發(fā)展而削弱。金卯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