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問題
1 農(nóng)村中小學被逼亂收費
張保慶認為,目前許多地方以收費代替政府對教育的投入,是造成農(nóng)村義務教育亂收費問題的癥結(jié)。
張保慶反復強調(diào):“我調(diào)查的結(jié)果是,中小學亂收費主要是地方政府的亂收費。不是學校在亂收費,都是地方政府逼著學校亂
收費。”他認為,農(nóng)村義務教育亂收費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投入不到位,導致一些地方教育機構(gòu)、學校,包括省級政府通過各種變相的名目收費來代替政府對教育正常投入!罢撃玫腻X一定要拿足,現(xiàn)在政府該拿的錢不拿,結(jié)果通過亂收費的辦法轉(zhuǎn)嫁到老百姓頭上去了!彼f。
2 高校變相亂收費上癮
與農(nóng)村義務教育學校亂收費的原因不同,張保慶認為,高校亂收費的主要責任在高校本身。
張保慶說,現(xiàn)在的高校收費上癮了,相當多的高校校長在高校收費問題上的回答是不負責任的。張保慶透露,從1998年至今,高校在校生人數(shù)凈增1000萬。這個增加量不是靠政府投入才發(fā)展起來的,因為按照教育部的成本計算,每增加一個本科生,國家要拿出5萬塊錢來搞基建建設。按照這個標準推算,國家在高等教育上投入要比1998年增加5000億。
張保慶不無擔憂地說,現(xiàn)在全國高校貸款已達1000億,如果在“十一五”期間,政府還不想辦法還一部分錢的話,高等教育就會難以維系。
3 銀行助學貸款嫌貧愛富
張保慶認為,部分銀行在承辦高校貧困生助學貸款時存在嚴重的嫌貧愛富現(xiàn)象,致使部分地方高校特別是高職院校難以解決國家助學貸款承辦銀行招標問題。
張保慶透露,去年在搞政策設計時,本來想實行屬地化政策,即把每個地方的高校都按屬地一起招標,包括部屬高校,但后來教育部發(fā)現(xiàn)各地都沒有精心準備,都不愿搞得太快。于是,教育部就把部屬高校抽出來全部面向一家銀行招標。因為部屬高校都是重點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比較好,因此銀行愿意干。但是部分高校,特別是高職,有些高等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是省屬的,有些是地市辦的,招標就困難了。
4 高校未圈地地反被圈
針對有關高校大肆圈地的報道,張保慶表示,其實從文革到改革開放再到目前,很多高校用地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有些用地還被瓜分了。
張保慶說,最初北京八大學院的規(guī)劃是一個大學1000畝地,但現(xiàn)在惟一不失地的是清華,其他大學都在失地。北京科技大學還有800畝地,有些高,F(xiàn)在只有300多畝地。即使現(xiàn)在有些高校在擴建,但也都需經(jīng)過教育部和國家其他有關部門審批。如果說開發(fā)區(qū)用地情況不好,那都不是高校行為。
相關對策:
教育部擬強制推進助學貸款
民辦高校尚未納入國家助學貸款政策范圍
教育部學貸中心主任崔邦焱29日表示,針對助學貸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擬采取幾項強制性措施,進一步切實推動工作不力的有關省、自治區(qū)的國家助學貸款工作。
崔邦焱說,自去年6月實施國家助學貸款新機制以來,全國已新增審批貸款學生65萬多人,審批合同金額51.5億元。但是,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認為,中國高校本專科學生目前總計1400萬人,困難學生約270萬人。從理論上說,一年貸出160億是很正常的,但是考慮到一些特殊情況,正常情況下國家助學貸款貸出100億就比較理想了。
為推動助學貸款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崔邦焱表示將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推進:加大檢查督辦力度,力爭在新學期開學后全面落實國家助學貸款工作;認真做好國家助學獎學金的評定和發(fā)放工作;督促各地、各高校,按日前教育部發(fā)出的通知,在新生入學時認真做好“綠色通道”工作;進一步做好正面宣傳報道工作;繼續(xù)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對財政困難且國家助學貸款工作開展得好的省份,給予獎勵支持等。
崔邦焱還透露說,民辦高校屬于新的辦學模式,學生就讀民辦高校本來就會考慮自己的經(jīng)濟條件,因此尚未列入國家助學貸款政策范圍。
(記者郭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