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有很多路,但關鍵之處往往只有幾步。尤其是在年輕的時候!边@句話大家一定不陌生,說起來也都會有感觸。就像少年維特一樣,十幾二十歲的孩子,總會有這樣那樣的煩
惱。學業(yè),家庭,感情……生活中這幾個主要的方面,在我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尚未成熟的時候,也總會出其不意的給我們設下幾道坎,邁過去了,人也就隨之長大了成熟了;邁不過去,人生也許就此改寫。
而在這樣的關鍵之處,能伸手攙扶一下、點撥迷津的,往往是我們的老師。哪怕就是幾句簡單的鼓勵,也能讓不知該何去何從的孩子獲得面對現(xiàn)實的勇氣。搜索一下自己的回憶,是不是也有這樣一位或幾位老師,曾經(jīng)站在你人生的轉(zhuǎn)折之處,給予你寶貴的建議和做出選擇并勇敢走下去的力量呢?如果有的話,他們,就是值得我們用一生去懷念、去感恩的人。
古人言,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老師對學生講臺式的授課模式,和家長式的管教方法,往往使師生之間無法形成一種平等交流的關系,學生對待老師的態(tài)度,也往往要么是仰視的崇敬,要么是叛逆的排斥。其實呢,走下講臺的老師,放下“園丁、蠟燭、孺子牛、靈魂工程師”這些身份之后,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記得看過這樣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敘述了當他還是學生的時候,有一天在菜市場很偶然的看到了自己的老師,正在和一個賣菜小販討價還價?粗@一幕他突然覺得,此刻的老師是那么真實,是像我們一樣要面對柴米油鹽這些生活瑣事的普通人。所以,做為兩個完全平等的個體,學生和老師,有什么不可能敞開心扉平等的去交流去溝通呢?
以上這些,是小林在教師節(jié)到來之際所想到的。05年的9月10日,是我們所有的人民教師的第21個教師節(jié),在這樣的日子里,不管學生(或曾經(jīng)是學生)還是老師,應該都有話想說,說說對我們的人生有過重大影響的老師,說說一直想對老師表達但從未說出口的心里話,說說對教師這個職業(yè)的感觸和理解,只要是你能想到的,想要表達的,小林都樂意傾聽并與你交流。
傾訴郵箱:listen@qingdaonews.com
傾訴QQ:1660418 MSN:lytecho@hotmail.com
——小林
附文:中國教師節(jié)的由來
“我也不知道為什么,那天早上一起床就忽然想到老師應該有自己的節(jié)日!苯處煿(jié)的最早創(chuàng)意人、中科院院士王梓坤教授這樣說。
那是1984年12月9日,王教授當天就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北京晚報》。第二天,《北京晚報》就刊出文章
《王梓坤校長建議開展尊師重教月活動》,引起了讀者強烈反響。12月15日,北師大鐘敬文、啟功、王梓坤、陶大鏞、朱智賢、黃濟、趙擎寰聯(lián)名,正式提議設立教師節(jié)。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作出決議,將每
年的9月10日定為教師節(jié)。
其實早在1931年5月,教育家、南京中央大學教授爽秋、程其保等發(fā)起,擬定每年6月6日為教師節(jié)。1932年,國民黨政府曾規(guī)定6月6日為教師節(jié)。解放后廢除了6月6日的教師節(jié),195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全國總工會共同商定,將教師節(jié)與“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合并一起。改用“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同時為教師節(jié),但教師沒有單獨活動,沒有特點。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決定,9月10日為教師節(jié)。將教師節(jié)定在9月10日是考慮到全國大、中、小學新學年開始,學校要有新的氣象。新生入學伊始,即開始尊師重教,可以給“教師教好、學生學好”創(chuàng)造良好的氣氛。有利于全范圍內(nèi)形成尊師重教、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風尚。
1985年9月10日,是中國恢復建立第一個教師節(jié)的日子,而從此以來,老師便有了自己的節(jié)日。今年已是第21個教師節(ji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