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南市民實現真正的“一卡通”不遠了,即市民憑借一張IC卡電子錢包,可實現在市區(qū)乘車、交納水電費話費、到超市購物等小額消費。記者獲悉,中國銀聯濟南分公司正在與華夏銀行濟南分行聯合開發(fā)“電子錢包”,進軍小額支付卡清算業(yè)務。
據透露,電子錢包的好處是人們在支付時,只需對準刷卡器刷一下即
可,不像銀行卡需要授權及輸入密碼等,能大大方便人們小額購物消費和支付水電費。據了解,新電子錢包預計今年11月份與廣大市民見面。
據中國銀聯濟南分公司有關人士透露,電子錢包發(fā)展的方向是,濟南市民實現真正的“一卡通”,即市民憑借這張電子錢包,在市區(qū)出行(包括公交、出租)、交納水電費話費,到超市、商場等進行小額購物。但是要真正實現“一卡通”,需要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配合和幫助。
有關方面為何突然熱衷電子錢包呢?有關人士稱,一方面因為電子錢包雖然僅用于小額支付,但隨著支付領域越來越大,里面蘊藏了豐厚的利潤。以上海公交卡為例,每張卡片30元的預付金是公交卡公司的沉淀資金,除源源不斷的充值資金外,交易手續(xù)費和清算手續(xù)費也能為公交卡公司帶來固定的收入。雖然每筆交易只收1分錢的手續(xù)費,清算時只收取清算總額的0.2%-0.5%,但上海公交卡每天交易將近200萬筆,這部分收入也相當可觀。
另一方面,中國銀聯急于進軍小額支付領域,可能與國際發(fā)卡機構有意在內地市場開拓小額支付領域有關。據了解,這一業(yè)務類似于萬事達卡在臺灣等地區(qū)推出的MODEX卡,萬事達雖考慮在內地引入小額支付系統(tǒng),但需要等到2006年允許介入人民幣卡清算業(yè)務后才可進行。中國銀聯正好可利用這一段時間搶先發(fā)力小額支付,在這一業(yè)務的競爭中搶占先機。(完)(記者周愛寶)